一种筒状混凝土结构倒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73987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状混凝土结构倒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第一段混凝土施工;二)第二段混凝土施工;三)第三段混凝土施工;四)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拆除第一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以及施工平台,并将其作为第四段模板使用,然后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第四段混凝土施工;五)第四段以上混凝土施工:按照第一段至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方法循环施工以上各段混凝土,即将第一段至第三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和施工平台周转使用,直至筒状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高度。其优点在于:只使用三套模板周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A cylindrical mol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ylindrical mol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the first section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second; two) three) third) four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fourth sections: the dismantling of the template and construction plat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will use it as the fourth temp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th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urth paragraph and second paragraph five paragraph fourth above) concre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first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s fourth to above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ircular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o be used first to third paragraphs in the template and construction platform turnover, until the cylinder shaped concrete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igned heigh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urnover of the three sets of formwork is use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筒状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了一种筒状混凝土结构倒 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直径筒状混凝土结构滑模施工方法近几年在实际施工中普遍采用,其相对于原 有的通体模板施工方法大大提高施工小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但是,由于滑模 装置初期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对于一般的施工企业来说较难承受,同时由于滑模施工装置 一般采用一套模板进行滑动周转,在施工高度较大的筒状混凝土结构时施工周期较长,间 接提高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它不仅能 够有效提高筒状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还能降低施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状混凝土结构倒模施 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第一段混凝土施工1)绑扎钢筋在混凝土基础顶部接茬绑扎筒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段钢筋;2)支设模板并搭设施工平台,在基础顶部用标准钢模拼装内模和外模,在外模和内模 上穿设两层水平的径向对拉螺栓;在外模的外壁和内模的内壁上借助于对拉螺栓固定设置 环形施工平台;在环形施工平台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安装设有花篮螺栓的钢丝绳;3)在支设好的第一段环形模板内浇筑筒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段混凝土;二)第二段混凝土施工在第一段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其顶部按照第一段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第二段混凝土, 其中所使用的的钢丝绳末端安装在第一段环形模板上设置的施工平台上;三)第三段混凝土施工在第二段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其顶部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第三段混凝土 ;四)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拆除第一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以及施工平台,并将其作为第四段模板使用,然 后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第四段混凝土施工;五)第四段以上混凝土施工按照第一段至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方法循环施工以上各段混凝土,即将第一段至第三段 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和施工平台周转使用,直至筒状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高度。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借助于对拉螺栓固定安装在外模外壁上和内模内壁上的环形 抱箍以及借助于对拉螺栓竖向固定安装在内模内壁上和外模外壁上的三角支架;所述安装在内模内壁上的三角支架和安装在外模外壁上的三角支架的数量与单层对拉螺栓的数量 相同;所述相邻两个三角支架水平杆之间固定安装脚手板;所述三角支架端部还固定设有 防护栏杆,并在所述防护栏杆上围挂小安全网。在第二段混凝土以上各段进行施工时,在拆除模板层上一层三角支架的水平杆和 斜杆上挂设模板拆除架;在拆除模板的上层模板的三角支架水平杆的端部和模板拆除架底 端之间设置安全网。所述环形抱箍包括两根对肢焊接的环形角钢;所述两根对肢焊接的环形角钢焊接 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对拉螺栓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倒模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只需 要利用三套模板和配套装置进行周转使用,始终使用最底一段模板和配套装置作为最顶段 模板,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所使用的模板和配套装置成本远远低于滑模,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层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层以上模板安装结构示意1、三角支架;2、钢丝绳;3、花篮螺栓;4、外模;5、混凝土基础;6、环形抱箍;7、对拉螺 栓;8、内模;9、安全网;10、安全栏杆;11、模板拆除架;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 详细的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一)第一段混凝土施工 1)绑扎钢筋在混凝土基础顶部接茬绑扎筒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段钢筋;2 )支设模板并搭设施工平台,在基础顶部用标准钢模拼装内模8和外模4,在外模4和 内模8上穿设两层水平的径向对拉螺栓7 ;在外模4的外壁和内模8的内壁上借助于对拉 螺栓7固定设置环形施工平台;在环形施工平台与混凝土基础5之间安装设有花篮螺栓3 的钢丝绳2 ;3)在支设好的第一段环形模板内浇筑筒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段混凝土 ;二)第二段混凝土施工在第一段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其顶部按照第一段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第二段混凝土, 其中所使用的的钢丝绳末端安装在第一段环形模板上设置的施工平台上;三)第三段混凝土施工在第二段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其顶部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第三段混凝土 ;四)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拆除第一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以及施工平台,并将其作为第四段模板使用,然 后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第四段混凝土施工;五)第四段以上混凝土施工按照第一段至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方法循环施工以上各段混凝土,即将第一段至第三段 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和施工平台周转使用,直至筒状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高度。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借助于对拉螺栓7固定安装在外模4外壁上和内模8内壁上的 环形抱箍6以及借助于对拉螺栓7竖向固定安装在内模8内壁上和外模4外壁上的三角支 架1 ;所述安装在内模8内壁上的三角支架1和安装在外模4外壁上的三角支架1的数量 与单层对拉螺栓7的数量相同;所述相邻两个三角支架1水平杆之间固定安装脚手板;所 述三角支架1端部还固定设有防护栏杆10,并在所述防护栏杆10上围挂小安全网。在第二段混凝土以上各段进行施工时,在拆除模板层上一层三角支架1的水平杆 和斜杆上挂设模板拆除架11 ;在拆除模板的上层模板的三角支架1水平杆的端部和模板拆 除架11底端之间设置安全网9。所述环形抱箍6包括两根对肢焊接的环形角钢;所述两根对肢焊接的环形角钢焊 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对拉螺栓7的直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内模和外模均采用3015和1015标准钢模板拼装,两块3015钢 模中间固定连接一块1015钢模组成一个小单元,然后将所组成的小单元围成整体环形的 内模和外模,在1015钢模上下均设置对拉螺栓穿过孔,内模和外模的1015钢模对应设置, 对拉螺栓固定安装在1015钢模上,拼装完环形的内模和外模以后用对拉螺栓将环形抱箍 分别固定安装在内模内壁上和外模外壁上,环形抱箍使用角钢弯制而成,环形抱6包括两 根对肢焊接的环形角钢;所述两根对肢焊接的环形角钢焊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对拉螺栓的 直径,每根环形角钢均使用多根被弯成弧形的角钢制作而成,每段弧形角钢端部均焊接有 中间开孔的三角钢板,两段弧形角钢连接时,将螺栓穿过其连接端设置的三角钢板即可,对 拉螺栓穿过内侧和外侧的环形抱箍,且每块环形模板中的1015钢模对应一个三角支架,每 个三角支架对应一根中部安装有花篮螺栓的钢丝绳,第一段环形模板的钢丝绳另一端固定 安装在混凝土基础顶面上,第二段以上的环形模板对应的钢丝绳固定安装在下一段环形模 板的三角支架端部,钢丝绳的作用在于调整环形模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垂直度;在具体施工 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在相邻两个三角支架横向部分搭设脚手板,在其端部竖向部分 之间挂设小安全网,在拆除周转环形模板和配套装置的时候使用专用模板拆除架,在拆除 模板的上层模板的三角支架1的水平杆和斜杆上挂设模板拆除架11。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第一段至第三段混凝土施工时分别使用一套模板进行分段施 工,在进行第四段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将第一段混凝土中使用的模板和施工平台拆除以后作 为第四段模板和施工平台,在第四段以上各段施工的时候将最底一端的模板拆除下来作为 将要施工该段混凝土的模板使用,各段循环使用第一至第三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和 施工平台,直至筒状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高度。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状混凝土结构倒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第一段混凝土施工1)绑扎钢筋在混凝土基础顶部接茬绑扎筒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段钢筋;2) 支设模板并搭设施工平台,在基础顶部用标准钢模拼装内模(8)和外模(4),在外模(4)和内模(8)上穿设两层水平的径向对拉螺栓(7);在外模(4)的外壁和内模(8)的内壁上借助于对拉螺栓(7)固定设置环形施工平台;在环形施工平台与混凝土基础(5)之间安装设有花篮螺栓(3)的钢丝绳(2);3)在支设好的第一段环形模板内浇筑筒状混凝土结构的第一段混凝土;二)第二段混凝土施工在第一段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其顶部按照第一段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第二段混凝土,其中所使用的的钢丝绳末端安装在第一段环形模板上设置的施工平台上;三)第三段混凝土施工在第二段混凝土终凝以后,在其顶部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施工第三段混凝土;四)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拆除第一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以及施工平台,并将其作为第四段模板使用,然后按照第二段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第四段混凝土施工;五)第四段以上混凝土施工按照第一段至第四段混凝土施工方法循环施工第四段以上各段混凝土,即将第一段至第三段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和施工平台周转使用,直至筒状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红张世伦姜典僧张彦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