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9915 阅读:4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芯管属于一种管道,具体讲是属于一种同向通道的管道,它是由芯棒、子管(金属管、高分子管)、内衬和外套组成。芯棒为圆棒体构件,以芯棒为中心轴,环芯棒外圆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芯棒和子管共同处于外套管中,子管与外套管之间充填内衬构成整体结构。芯棒和外套管的材质是聚乙烯,内衬的材料是聚丙烯。金属材质的子管处在高分子材料包裹之中,位置固定,相互无磨擦,承压能力强,抗腐蚀。另外,该多芯管铺设方便、占地少、有序排列,便于管理,特别适合船舶、大型机械设备中的气动和液压控制系统及计量和监控系统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ulticor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core pipe, belonging to a pipeline, in particular to a pipe with a same direction passage, comprising a mandrel, a tube (a metal pipe, a macromolecule pipe), an inner lining and a coat. The mandrel into rod component, with mandrel as the central axis,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coaxial ring mandrel to the arrangement of 2 - 10 pipe, pipe and mandrel together in outer tube,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is filled between the lining of an integral structure. The core and outer sleeve are made of polyethylene and the lining material is polypropylene. The metal material tube is placed in the polymer material package, and the position is fixed, without friction, pressure bearing 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addition, the multi-core pip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laying, little occupation, orderly arrangement and easy management, and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pneumatic an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of ships and large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the use of meter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有多只同向通道 的管道。
技术介绍
船舶、大型机械设备中的气动或液动控制系统及计量和监控系统中有许多 管道,特别是小口径管道通过点对点直接连接,系统中纵横交错的小口径管道 既不美观又不便于管理,特别是裸露在外的小口径管道更易受到外界的磕碰造 成机械损伤、运动磨损或腐蚀。现有技术采用护套管能够有效保护所套小口径 管道不被损伤。但是,现有技术不能改变小口径管道的有序排列,而且抗机械 损伤能力十分有限。现有技术与实际需求仍有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横截面呈蜂窝状的多芯管。 由多只子管集束成缆状的多芯管整体强度高,抗机械损伤能力强,各子管互不 相通,密封性好,便于管理。 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多芯管由芯棒、子管、内衬和外套管组成,所述芯棒为圆棒体构件,外套 管是圆形管;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芯棒外圆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芯棒和 子管共同处于外套管中,子管与外套管之间充填内衬构成整体相嵌结构。上述结构中的芯棒和外套管材质为聚氯乙烯,内衬的材质是聚丙烯,金属 材质的子管环芯棒外壁同轴向排列,子管与外套管之间充填内衬。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环芯棒外壁同轴向排列的子管,再由高分子材料的内衬和外套管包裹集束成 缆状多芯管,多芯管整体强度比现有技术产品强,抗机械损伤能力大。32、 子管由金属材料管外套高分子材料组成,内衬嵌入固定,相互之间无摩擦, 使用寿命长。3、 子管处在内衬和外套管内,既提高了承压能力,又不受外界腐蚀介质的侵蚀, 子管安全性能好。4、 多芯管铺设方便、占地少、有序排列、便于管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设有8根子管的截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设有8根子管的截面示意图,子管外挤包一层高分子 材料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所示的多芯管由芯棒l、子管2、内衬3和外套管4组成,所述芯棒l 为圆棒体构件,以芯棒为中心轴,环芯棒1外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2,芯 棒1和子管2共同处于圆形外套管4中,子管2与外套管4之间充填内衬构成 整体相嵌结构。本实施例中设有8根不锈钢材质的子管2,芯棒1和外套管4的 材质是聚氯乙烯,内衬的材质是聚丙烯,由8根子管2集束成缆状的多芯管整 体强度高,有效提高了抗机械损伤的能力。处在外套管4和内衬3包裹的子管2 位置固定,相互无磨擦,外界的腐蚀性介质也侵蚀不到子管2外壁。所以说, 多芯管具有承压能力强、抗腐蚀、无磨损的显著特点。另外,本技术铺设 方便、占地少、有序排列,便于管理。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本技术的子管2可改成钢或铜质材料,仍具有 以上特点和优点。本技术根据子管2直径和数量确定定尺长度。小直径的多芯管可制成盘状, 大直径多芯管为直管。本技术根据小管2,可由金属材料管(21)和不同颜色的高分子材料(22) 挤包在金属材料管(21)上,也可以在金属材料管(21)直接用数码标识。权利要求1、一种多芯管由芯棒(1)子管(2)内衬(3)和外套管(4)组成;所述芯棒(1)为圆棒体构件,外套管(4)是圆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外圆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2),芯棒(1)和子管(2)共同处于外套管(4)中,子管(2)与外套管(4)之间充填内衬(3)构成整体相嵌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2)是金属材质的 圆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2)是金属材质的圆管(21)和外层是不同颜色的高分子材料(2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管(2)的表面喷印标 记。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棒(1)、内衬(3)和外套管(4)的材质是高分子材料。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和外套管(4)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内衬(3)的材质是聚丙烯。专利摘要多芯管属于一种管道,具体讲是属于一种同向通道的管道,它是由芯棒、子管(金属管、高分子管)、内衬和外套组成。芯棒为圆棒体构件,以芯棒为中心轴,环芯棒外圆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芯棒和子管共同处于外套管中,子管与外套管之间充填内衬构成整体结构。芯棒和外套管的材质是聚乙烯,内衬的材料是聚丙烯。金属材质的子管处在高分子材料包裹之中,位置固定,相互无磨擦,承压能力强,抗腐蚀。另外,该多芯管铺设方便、占地少、有序排列,便于管理,特别适合船舶、大型机械设备中的气动和液压控制系统及计量和监控系统使用。文档编号F16L9/19GK201348098SQ20082023822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徐亚东, 王子纯, 陈子洪, 陈彩云 申请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芯管由芯棒(1)子管(2)内衬(3)和外套管(4)组成;所述芯棒(1)为圆棒体构件,外套管(4)是圆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外圆周同轴向排列2-10根子管(2),芯棒(1)和子管(2)共同处于外套管(4)中,子管(2)与外套管(4)之间充填内衬(3)构成整体相嵌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纯陈子洪陈彩云徐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