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97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当归25-35g、白芍35-45g、川芎15-25g、熟地45-55g、枸杞子25-35g、女贞子35-45g、覆盆子25-35g、五味子15-25g、葱算子20-30g、黄芪25-35g、小茴香25-35g、香附子25-35g、枳壳25-25g、淫羊藿25-35g、阳起石25-25g、益母草55-65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中药成分洗净,晒干后粉碎,过80目筛即可,然后按每包400g,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包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利用传统中药理论优化组合,使用的均是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院的872例的临床实践证明,对治疗奶牛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6%,无任何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兽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奶牛不孕症的药物,多以乙烯雌酚、苯甲酸雌二醇、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应用现代繁殖技术。治疗奶牛不孕症使用抗生素虽有一定疗效,但它诸多弊端却不容忽视,特别是乳品中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现代繁殖技术主要包括周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性别控制、核移植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是高科技技术,需要有相应的实验仪器,代价高而且效率低,不宜推广。因此应该研制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速效、无抗生素残留、不用弃奶的特效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该药疗效好、无残留、无副作用。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该中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当归25-35g、白芍35-45g、川芎15-25g、熟地45-55g、枸杞子25-35g、女贞子35-45g、复盆子25-35g、五味子15-25g、葱算子20-30g、黄芪25-35g、小茴香25-35g、香附子25-35g、积壳25-25g、淫羊藿25-35g、阳起石25-25g、益母草55-65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各中药成分洗净,晒干后粉碎,过80目筛即可,然后按每包400g,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包装即可使用,在外包装袋上按国家规定印刷有关资料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使用的均是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院的872例的临床实践证明,对治疗奶牛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6%,无任何不良反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该药物的药效学和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及其专利技术人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且有肝肾同源之说,又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肝肾功能虚损,常会导致不孕,而本配方中的枸杞子、五味子、葱算子、女贞子、复盆子为传统医学的五子衍宗丸,善补肝肾之阴阳,是治疗不育的名方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配方可增强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生殖内分泌,增加体内生殖激素的含量。其中的当归、白芍、熟地为补血之剂,对于气弱者带血不足的现象,加入补气之品黄芪,以增补气生血之效,以助养肝之体,助肝之用,获取阳生阴长之妙;淫羊藿,阳起石能增强性激素的分泌,并可增强体质,促使发情周期的产生,又因久病不仅体虚,久病且多有血瘀,故加入益母草、小茴香、积壳、香附子以达行气散结,活血止痛、散瘀水表肿,疏畅合力气机的功能,全方共奏补先天而强后天,强肝肾而促排卵,从而达到促孕产犊之效。1.药效学试验按上述配制生产的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院从1998年3月至2004年5月,用该药治疗奶牛不孕症872例表明,该兽用中成药对奶牛卵巢机能不全及减退所致的不孕症疗效好,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6%,明显地优于激素疗法,且费用低,用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具体试验数据见表1)。 2.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以小鼠能耐受的最大浓度(3g/ml)、0.8ml的药量一次灌胃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连续观察7天,未发生死亡。给药量为120g/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79.1倍。在观察期间,未发现动物有明显中毒症状。3.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大鼠分别灌胃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5g/kg/d、15g/kg/d(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7.4、22.2倍)连续四个月,两剂量组大鼠药后的一般活动,精神状态、毛发、粪便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给药前后外周血象,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对三项肝(SGPT、SGOT)、肾(尿素氮、肌酐)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试验结束时,动物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各主要脏器肉眼检查未见明显肿大、充血、坏死等病理形态学变化。心、肝、脾、肺、肾、胸腺、肾上腺、子宫、睾丸的重量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以上结果说明该药比较安全,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并无明显毒副作用。(原始资料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院)。4.本专利技术的中成药的临床验证 说明1.临床验证所用材料与方法药物使用前述配方和生产工艺制做的中成药。观察方法选择按《兽医临床学》规定标准诊断的寻常型不孕症。连续服用促孕散4-6包,每天1包(400g/包),待出现发情可适时输精。对发情周期正常,但发情外表征象不明显,或排卵延迟者,在下一情期前3-5天,内服促孕散2-3包,每天1包,发情后按时配种。2.副作用872例受试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实施例1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的最佳配制当归30g、白芍40g、川芎20g、熟地50g、枸杞子30g、女贞子40g、复盆子30g、五味子20g、葱算子25g、黄芪30g、小茴香30g、香附子30g、积壳30g、淫羊藿30g、阳起石30g、益母草60g;将上述药物洗净,晒干后,粉碎,过80目筛,按每包400g,用双层塑料袋严封备用。实施例2当归25g、白芍35g、川芎15 g、熟地45g、枸杞子25g、女贞子35g、复盆子25g、五味子15g、葱算子20g、黄芪25g、小茴香25g、香附子25g、积壳25g、淫羊藿25g、阳起石25g、益母草5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同样也可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实施例3当归35g、白芍45g、川芎25g、熟地55g、枸杞子35g、女贞子45g、复盆子35g、五味子25g、葱算子30g、黄芪35g、小茴香35 g、香附子35g、积壳25g、淫羊藿35g、阳起石25g、益母草65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同样也可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果用于批量生产,可按上述配方成比例放大。本专利技术的兽用中成药适用于奶牛的如下症状1、发情周期延长或长期不发情。2、发情的外表不明显或外表征象发情但不排卵。3、卵巢形状和质地没有明显变化,也摸不到卵论和黄体,有时卵巢上有很小的黄体遗迹。4、卵巢萎缩时,则质地硬实,体积缩小,表面光滑,子宫体积偏小,收缩反应差。本专利技术的兽用中成药使用方法对发情周期延长或长期不发情者,连续服用促孕散4-6包,每天1包(400g/包),待出现发情可适时输精。对发情周期正常,但发情外表征象不明显,或排卵延迟者,在下一情期前3-5天,内服促孕散2-3包,每天1包,发情后按时配种。3、具体病例病例1,2000年7月10日杨凌区大寨乡何某饲养一头4岁奶牛,产后3个月未见发情,体况中等。直肠检查卵巢静止,子宫收缩反应差。服用促孕散4包,3天后发情,输精一次后受孕。病例2,2002年5月6日,宝鸡市天王镇张某饲养一头5岁奶牛,据养牛主称该牛发情周期正常,子宫分泌物肉眼观察无异常,屡配不孕已持续近半年。诊为卵巢机能性不孕,嘱其休息一个情期,在下次发情前3天,服用促孕散2包,发情后输精一次即受孕。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为治疗奶牛卵巢性不孕症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奶牛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当归25-35g、白芍35-45g、川芎15-25g、熟地45-55g、枸杞子25-35g、女贞子35-45g、复盆子25-35g、五味子15-25g、葱算子20-30g、黄芪25-35g、小茴香25-35g、香附子25-35g、积壳25-25g、淫羊藿25-35g、阳起石25-25g、益母草55-6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奶牛不孕症的兽用中成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当归25-35g、白芍35-45g、川芎15-25g、熟地45-55g、枸杞子25-35g、女贞子35-45g、复盆子25-35g、五味子15-25g、葱算子20-30g、黄芪25-35g、小茴香25-35g、香附子25-35g、积壳25-25g、淫羊藿25-3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安宋明德昝林森刘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