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5382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用装置,其具有托架、线圈、上方弹簧、下方弹簧、磁轭、磁铁以及下方部件。托架为圆筒状,并形成有能够安装透镜的沿着上下方向的中空部。线圈固定在托架的外周面。上方弹簧配置在托架的上方,并固定于磁轭。下方弹簧配置在托架的下方。磁轭为具有侧壁和下方开口的箱型形状,并配置在托架的周围。磁铁在磁轭内与线圈对置配置。下方部件位于比磁轭靠下方的位置。下方部件具有与磁轭接合的突起部。突起部插入磁轭的侧壁的内表面与磁铁的外表面之间而与磁轭接合。因此对磁轭内的磁铁的配置空间影响程度少且能够将磁轭与下方部件结合。

Device for driving len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driving a lens, comprising a bracket, a coil, an upper spring, a lower spring, a yoke, a magnet, and a lower part. The bracket is cylindrical and forms a hollow part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that can be fitted with a lens. The coil is fixed to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bracket. The upper spring is disposed above the bracket and fixed to the yoke. The lower spring is disposed below the bracket. The yoke is of a case shape with sidewalls and openings below, and is disposed around the bracket. The magnet is oppositely arranged with the coil in the yoke. The lower part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yoke. The lower member has a protrusion attached to the yoke. The protrusion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yok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gnet to engage the yoke. Therefore, the magnet in the yoke has less influence on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and can combine the yoke with the lowe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携带式电话机等的小型相机的透镜驱动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携带式电话机的普及,其功能也不断提高,搭载小型相机的结构成为主流。以下,参照附图,说明该小型相机的透镜驱动用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2008-33252 号公报)。图9是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简略示出图 10的11-11线处的剖面。该透镜驱动用装置具有基体201、下方弹簧205、托架210、线圈 12、磁轭15、绝缘间隔件14、磁铁20、上方弹簧22、罩部件25。基体201在俯视下形成为矩形形状,且在中央具有孔。向上方延伸的第一突起2 分别与基体201 —体地形成在基体201的四角的上表面部。基体201由绝缘树脂形成。两个下方弹簧205在基体201的上表面互不重叠地配置,而成为相互电独立的状态。各下方弹簧205通过周围部分固定在基体201上。通过将其周围部分的一部分向下方弯曲加工而设置端子206。而且,在周围部分与下方保持部7之间延伸设置形成有两个弹性臂。下方弹簧205的下方保持部7固定在托架210的下部。托架210为大致圆筒状。在托架210的外周固定有环状的线圈12。构成线圈12 的线材的各自的端部分别与各下方弹簧5连接。绝缘间隔件14重叠在下方弹簧205的上方。磁轭15为将矩形的角部倒角得到的俯视大致八边形状。磁轭15形成为下方开口的箱形状。磁轭15载置在绝缘间隔件14的上方。磁轭15将固定有线圈12的托架210收纳在外壁内部。在磁轭15的四角的被倒角的角部位置的内侧分别固定有四个磁铁20。磁铁20具有在俯视下与在磁轭15的四角的各自上邻接的三个外壁内表面分别对置的第一外表面20A、第二外表面20B、第三外表面20C。而且与第三外表面20C的两端侧的第一外表面20A、第二外表面20B相连的内表面侧成为圆弧状面20D。并且,各磁铁20以第一 第三外表面20A 20C分别与磁轭15的邻接的三个外壁内表面抵接的方式粘结、固定在磁轭15内。在该固定状态下,各磁铁20的圆弧状面20D侧在高度方向整体成为N极 (或S极),并且三个第一 第三外表面20A 20C侧在高度方向整体成为S极(或N极)。 即,圆弧状面20D侧和第一 第三外表面20A 20C侧构成为互不同极。磁铁20的圆弧状面20D相对于线圈12的外周面隔开少许间隙对置。上方弹簧22配置在磁轭15的上表面。上方弹簧22具备从外框部向内周侧延伸设置的同一形状的四个弹性臂。弹性臂的一端与形成为圆形环状的上方保持部23相连。上方保持部23固定在托架210的上部。罩部件25配置在上方弹簧22的上方。罩部件25在俯视下形成为矩形形状,且在中央具有孔。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突起26—体地形成在罩部件25的四角的各个角部。罩部件25由绝缘树脂形成。上方弹簧22的外框部固定在罩部件25与磁轭15之间。罩部件25的第二突起沈和基体201的第一突起2设置成位于磁轭15的倒角的角部位置的外侧。沿上下方向相对应的一个第二突起沈和一个第一突起2从上下方向对合,且该对合部位被粘结固定。同样地,全部4组的第二突起沈和第一突起2被粘结固定。如上所述构成的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在托架210上安装具有透镜的透镜筒,并搭载在设备内。在两个下方弹簧205的各自的端子206之间施加电压时,电流流过线圈12。其结果是,电流沿相对于来自磁铁20的磁通正交的方向流过线圈12。由此根据电流的流动方向而上下方向的力作用于线圈12,其结果是,与线圈12固定的托架210向上方或下方(光轴方向)移动。托架210移动而停止在与下方弹簧205及上方弹簧22的各弹性臂的弹力相平衡的上方位置或下方位置。通过控制向端子206之间的施加电压,即通过控制流过线圈12的电流,而能够控制托架210的向上下的移动。其结果是,能够调整与托架210—体化的透镜筒的位置。磁轭15具有对矩形角部进行了倒角后的俯视大致八边形的外形。罩部件25的第二突起26和基体201的第一突起2在进行了倒角的角部的外侧的位置对合而粘结。然而, 在此种结构中,第一突起2和第二突起沈仅在上下方向的端面进行粘结。为了得到规定的粘结强度而需要确保粘结部位的粘结面积,因而需要使第一突起2和第二突起沈变粗。然而,第二突起26及第一突起2变粗时,磁轭15的倒角部分变大而磁轭15内的区域相应地缩小该倒角量。由此,在磁轭15内难以确保用于配置磁铁20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透镜驱动用装置具有托架、线圈、上方弹簧、下方弹簧、磁轭、磁铁以及下方部件。托架为圆筒状,并形成有能够安装透镜的沿着上下方向的中空部。线圈固定在托架的外周面。上方弹簧配置在托架的上方,并固定于磁轭。下方弹簧配置在托架的下方。磁轭为具有侧壁和下方开口的箱型形状,并配置在托架的周围。磁铁在磁轭内与线圈对置配置。下方部件位于比磁轭靠下方的位置。下方部件具有与磁轭接合的突起部。突起部插入磁轭的侧壁的内表面与磁铁的外表面之间而与磁轭接合。根据此种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在对磁轭内的磁铁的配置空间影响程度少的同时将磁轭与其他结构部件结合的结构的透镜驱动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图4中的5-5线处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图1中的6-6线处的水平剖视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磁回路结构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另一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以往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用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5-5线处的剖视图。图 6是图1的6-6线处的水平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表示图4的1-1线处的剖面的图。透镜驱动用装置具有基体31、托架58、线圈102、上方弹簧80、下方弹簧40、磁轭 71、磁铁90、加强板45、板77、下方部件即间隔部件61。托架58为圆筒状,且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的中空部从而能够安装透镜。线圈102固定在托架58的外周面。上方弹簧80配置在托架58的上方。下方弹簧40配置在托架58的下方。磁轭71为具有顶面和侧壁且在下方具有开口的箱型形状,其配置在托架58的周围。磁铁90在磁轭71内以与线圈102对置的方式配置。间隔部件61位于比磁轭71靠下方的位置。间隔部件61具有与磁轭71接合的突起部63。突起部63插入到磁轭71的侧壁的内表面与磁铁90的外表面之间而与磁轭 71接合。基体31在俯视下形成为矩形形状,且在中央具有孔。基体31由树脂形成。两个下方弹簧40相对于在俯视下通过基体31中央的线,以彼此轴对称的方式以独立的状态固定在基体31的上表面。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用装置,其包括: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的中空部从而能够安装透镜的圆筒状的托架;为具有侧壁和下方开口的箱型形状且配置在所述托架的周围的磁轭;设置在所述托架的外周面上的线圈;配置在所述托架的上方且固定在所述磁轭上的上方弹簧;配置在所述托架的下方的下方弹簧;在所述磁轭内与所述线圈对置配置的磁铁;位于比所述磁轭靠下方的位置的下方部件,所述下方部件具有插入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磁铁的外表面之间而与所述磁轭接合的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本慎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