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它含有噁喹酸、维生素C、淀粉。该抗菌药在特殊的工艺中制得,并且针对鳜鱼等水产动物采用特殊的方法喂药。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该水产动物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较低,使用安全,对由气单胞菌引起的鳜鱼细菌性出血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防治的有效率在80%左右,且该抗菌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的稳定性较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喂药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产养殖中各类新病不断出现,使得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大量使用药物对养殖水环境消毒、改良及水产养殖动物进行预防和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大剂量的药物浓度,很容易造成水产养殖动物及养殖水环境中药物残留甚至严重超标,药物的大量投放,还容易引起水体理化指标的改变,破坏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如当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对细菌病的防治大多采用抗菌素为主的药物治疗方法,抗菌素对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的确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抗菌素使用种类、剂量及频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医用喹诺酮(qunolones)类等抗菌素已成为各种渔药制剂中的主要成分,此外一些医用的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等也在养殖生产中大量使用。但在许多细菌中,一些与抗菌素抗性相关的移动基因可以转移到其它细菌中,从而有可能导致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细菌也有可能对此类抗菌素产生耐药性。同时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降低水产品质量,对人类产生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水产动物抗菌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喂药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它含有噁喹酸、维生素C、淀粉。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淀粉于105℃~11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2小时,冷却后过40目筛;(2)、按比例称取噁喹酸和维生素C;(3)、取与噁喹酸和维生素C的总重量相等的淀粉,使得淀粉与噁喹酸、维生素C充分混合制成母粉;(4)、将母粉与剩余的淀粉再进行充分混合。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的喂药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饵料中添加本药物;(2)、将饵料投喂活体饵料鱼;(3)、将活体饵料鱼投喂水产动物。噁喹酸(Qxolinic acid(OA))又名奥基索林酸,喹菌酮等,属一代喹诺酮类,是我国推荐使用的水产专用抗菌素。噁喹酸杀菌范围广、杀菌力强,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孤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均有强烈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安全性高,无副作用,口服易吸收,组织穿透力强,几乎完全从尿中排泄,与各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噁喹酸对水产动物因细菌性感染引起疾病如竖鳞病、赤皮病、烂鳃、烂尾、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鳗的爱德华氏菌病、弧菌病、赤鳍、溃疡、赤点、烂尾、烂鳃,牛蛙的红腿、腹水、肠炎、烂皮病,虾、蟹的烂鳃、黑鳃、红腿病、荧光病、甲壳附肢溃疡病等,甲鱼的白斑、底板出血、白板、腹甲红肿、细菌性肠炎、腹水、烂颈尾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在残留方面,噁喹酸在鱼肉及鱼皮内的残留量较少。作为噁喹酸的主要辅剂的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是鱼类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物质。自从Kitamura等(1965)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鱼类的正常生长需要摄人维生素C之后,更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对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抗病和存活率提高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C为鱼类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功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在胶原蛋白的合成过程中维生素C作为脯氨酸羟化酶的辅酶,直接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参与细胞间质的生成。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刺激凝血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作用,并参与解毒功能。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以增强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的辅助治疗。此外,在体内几种药物的解毒反应中必须有维生素C存在,维生素C还可促进铁的吸收,有益于造血功能。维生素C还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叶酸、钙等的代谢及类激素的合成。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方面,经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影响鱼类伤口的愈合速度,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时,大马哈鱼出现椎前、眼损伤等症状;在沟鲶中也观察到维生素C能增强其对细胞感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试验报告如下样品临床试验报告 抑菌试验的报告一、试验材料白色粉未状的样品;试验菌株河蟹的气单胞菌致病菌CL990909-3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致病菌TL97424嗜水气单胞菌致病菌ATCC51208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BSK-10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DF-30鳗弧菌鳗爱德华氏菌鱼害粘球菌二、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农业部《新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暂行)和国家环保局等编著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及中的有关细菌学方法进行。三、样品对8株不同水产动物致病抑菌、杀菌浓度的测定培养基细菌培养基用肉汁胨培养基。菌液的制备用接种环沾取纯化的试验菌株,接种到肉汁胨培养基上,28℃培养18小时后,将菌液稀释到200万个细菌/ml。测定方法取灭菌试管10支,再以无菌操作每管加灭菌生理盐9ml(第1管)、5ml(第2-10管)。无菌操作吸取待测纯噁喹酸稀释液1ml入放第1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第2管中,混匀后吸取5ml放入第3管中,以此作逐管稀释第9管,混匀后吸取5ml弃去,第10管不加药物作对照。每管加稀释好的菌液0.5ml,混匀后28℃培养。24小时后移取1ml至无菌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肉眼观察,含最小量尚呈不混蚀的试管所含药物的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样品对河蟹的气单胞菌致病菌CL990909-3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1mg/L。样品对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致病菌TL9742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1.8mg/L。样品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菌ATCC51208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0.91mg/L。样品对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BSK-10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91mg/L。样品对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DF-30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1mg/L。样品对鳗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91mg/L。样品对鳗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91mg/L。样品对鱼害粘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82mg/L。对淡水青虾的急性毒性试验一、试验材料样品、健康青虾。二、试验方法在面积0.5m2、深0.5m的网箱内饲养淡水青虾40只,暂养7天后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前三天停止喂食。试验采用拌饵口服法,饲料投喂量为淡水青虾体重的5%。试验前,将淡水青虾饲料粉碎后,加入20%的鱼粉和0.5%的饲料粘合剂,将适量的样品拌入已粉碎的淡水青虾饲料中,加水重新制成颗粒饲料并45干燥。药物饵料中含有样品分别为2、4、6、8和10g/Kg,按5%的投饲量计算,则相当于每公斤淡水青虾每天摄入100、200、300、400和500mg样品。试验时,每天投喂含样品的药饵一次,连续投喂四天后统计每只网箱内淡水青虾数量并计算成活率。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每24小时至少观察三次,记录死亡数,进行96小时观察记录。试验期间的水温为22±2℃,PH为7.50。三、试验结果各给药组和对照组的淡水青虾未出现大量死亡,对照组淡水青虾的成活率为90%,100mg/Kg组成活率为95%;200mg/Kg组成活率为90%;300mg/Kg组成活率为97.5%;400mg/Kg组成活率为92.5%;500mg/Kg组成活率为90%。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因此结果表明样品对淡水青虾的96小时LD50≥500mg/kg体重。结果见表表 对青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四、基本结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噁喹酸、维生素C、淀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噁喹酸、维生素C、淀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动物抗菌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噁喹酸的重量配比为5%~10%,所述的维生素C的重量配比为1%~4%,所述的淀粉的重量配比为88%~9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动物抗菌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噁喹酸的重量配比为7%~8%,所述的维生素C的重量配比为2%~3%,所述的淀粉的重量配比为89.5%~9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动物抗菌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C为稳定型维生素C。5.一种水产动物抗菌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春,惠永乐,孙涛,谭云娥,鲍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鱼病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