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安良专利>正文

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668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池,它包括养殖池;养殖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通过隔板隔分成的若干养殖单元,下层为相贯通的底池;所述的各养殖单元内壁四周设有多个格式巢穴;在养殖池的外池壁上端有吊装孔;在所述养殖池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及溢水孔;在所述养殖池的池壁下端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水体生态资源和空间,提高了水产动物单独的栖息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水体的放养密度,同时,避免了水污染,减少了对水产动物的危害,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成活率,使得养殖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有效的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水产养殖装置,具体涉及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用的养殖池。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水产动物养殖多数为两种,一种为江、河、湖泊的散养,该养殖方法容易受气候的影响,水质量容易受外界污染;另ー种是人工挖的池子,这种池子换水比较复杂,如得不到及时换水,水质长期使用,水质变坏,会严重影响水产动物的存活率及产量;同时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在细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产生有害的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气体和有害物质,也对水产动物的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另外也有ー些养殖水池存在着水体生态资源和空间利用率较低,放养密度较低等缺点,从而导致単位面积的水产动物产量较低,而且捕捞成本及移场成本较高,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阻碍了水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高ー种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池,不与传统养殖方式争夺水面,更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不但提高了放养密度,还可以有效的解决污染等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所述的养殖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通过隔板隔分成的若干养殖单元,下层为相贯通的底池;所述的各养殖单元内壁四周设有多个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所述的养殖池(1)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通过隔板(2)隔分成的若干养殖单元(8),下层为相贯通的底池(9);所述的各养殖单元(8)内壁四周设有多个格式巢穴(3);在养殖池(1)的外池壁上端有吊装孔(4);在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上设有进水口(7)及溢水孔(5);在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下端有排水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安良
申请(专利权)人:朱安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