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418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生产方法,以白、红、黄、蓝、紫、橙、绿、黑色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以上混纺得到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利用有色纤维素纤维,不增加水和能源的消耗,不增加污水的排放,下游纺织印染企业即可获得有色纤维素纱线及其纺织品,与染色纱相比较,每吨可减少水的使用和污水排放50吨,降低蒸汽消耗5吨,省电1000度。七种基本颜色的有色纤维素纤维,可以在纤维生产企业稳定生产,解决频繁更换颜色为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七种基本颜色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混合后所得色纺纱时尚、环保、健康。棉型粘胶纯纺色纺纱可以在现有棉纺设备上生产,无需进行新设备购买或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的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生产方 法。
技术介绍
再生纤维素纤维取之于大自然,其原料是天然的纤维素,比如木浆、竹浆、棉浆等, 再生纤维素纤维又可以通过自然界的生物降解作用回归自然。因此,再生纤维素纤维属于 环保可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在13%左右,其含 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用再生纤 维素纤维制作的面料质地柔软、光泽亮丽、垂感好、超强吸湿、穿着光滑舒适。即使经多次水 洗后仍能保持鲜艳色彩,在国外也经常被用做是高级成衣的材料。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特点是将天然纤维豪华质感与合成纤维的实用性合二为一。具 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麻的滑爽,而且其吸水、透气性能都优于棉,具有较高的上染率,织 物颜色明亮而饱满。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与其他纤维混纺,如棉、麻、丝等以提升这些布料的 品质,使面料能保持柔软、滑爽。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经过多次水洗后,依然保持原有的光 滑及柔顺手感、柔软与明亮。由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优良特性和环保性,已被纺织业一致公 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潜质的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以通过纺纱加工得到纱线,纱线可以通过织造得到坯布,坯布 通过染整加工成为面料。面料颜色的获得通常是在染整工序,即对坯布进行染色或印花,称 为染色布或印花布;也可以对纱线进行染色,然后进行织造,称为色织布;也可以对纤维进 行着色获得有色纤维,然后进行纺纱,其产品称为色纺纱。色纺纱在同一根纱线上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用色纺纱织成的面 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做出服装后颜色含蓄、自然,这种返璞归真的风格受到了欧美国家 以及国内年轻人的喜欢,符合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的服装发展趋势。色纺纱将传统的纺织工序进行了颠倒,把着色的环节提到纺纱之前,工艺改变之 后,能够做成由棉、麻、毛、丝、化纤等多种原料混纺而成的纱线,其优点一是完全解决了坯 布染色的缸差问题,色纺只要颜色确定,可以做到批量无限;二是色纺解决了各种不同物理 特性织物的染色问题,各种纤维混合纺制,可以产生性能互补的作用,色纺给予了面料无限 的发展空间。由于色纺纱直接对部分纤维染色,染色纤维的平均占比在35%左右,因此使用染 料和耗费水的比例也较小,对总体环境污染比传统的“先纺后染”产品减少50%以上,符合 “低碳制造”的时代要求,是纺织业中的“节水减排”产品。色纺纱得以生产的前提是,获得有色纤维。CN1073997A “棉花散纤维染色方法”和 CN1266120A “棉花散纤维染色加工方法”,分别公开了一种有色棉纤维的生产方法。虽然利 用有色棉纤维进行色纺纱的加工,可以比传统的“先纺后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该专利中披露的技术仍然属于传统的染色方法,棉纤维精练过程中浴比1:15,升温到100°C保温 3(Γ60分钟;染色过程中浴比1:15 1:20,升温到100°C保温60分钟。在精练过程和染色过 程后还要换水清洗干净,加工1吨棉纤维,整个过程中消耗的水量将会是50吨 100吨,能 量的消耗也非常大。色纺纱属于时尚产品,纺织品的颜色也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变 得越来越多样化。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其产品的生产要求是“小批量、多品种”。有些纺纱企 业的产品批量甚至小至几十公斤甚至几公斤,而多品种方面,颜色的变化可谓千变万化。中 国纺织信息中心建立的中国国家标准色彩体系一CNCS色彩体系,其CNCS时尚色卡就包 含了 900种颜色,一般面料或有色纱生产企业的色彩品种都多达上千种。作为上游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生产线来说,其生产线高的已经超过10万吨/年 的生产能力,低也都在5万吨/年,上游的大型生产设备与下游“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之 间的不能衔接。试以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生产线每小时的生产能力即为7000 公斤,而色纺企业棉花染色的批量仅为100公斤。同时,一种颜色的有色纤维品种生产结束 后,更换下一个品种,由于色浆附着在生产管道内,需要清楚上一批次产品的影响,至少需 要一个小时的放胶和清污。这就意味着再生纤维素企业不可能接少于10吨的订单,即使接了订单,其生产成 本也将远远高于常规品种,其浪费量非常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大型纤维素纤维生产企 业虽然开发出了有色纤维,但却无法走向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 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利用七种有色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 通过这些有色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复配,获得千变万化的色彩品种,可以解决上游纤维企业 “大批量、生产稳定”的要求,同时满足色纺纱“小批量、多品种、颜色多变”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下述生产步骤(1)配纤配色根据色纺纱的花色效果,依据配色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白色、红、黄、 蓝、紫、橙、绿、黑色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以上通过配棉设备进行初步的混合与开松,制 成棉卷或直接送给下道梳棉设备,棉卷或棉丛定重为35(T450g/m ;(2)梳理经过配棉设备初步混合后,棉卷或棉丛定量送至梳理设备,经过梳棉机的进 一步混合与开松、集束成棉条,称之为生条,生条定重为20g/5m ;(3)并条生条进一步进行并条工序,并条可以是二道或三道并条,通过并条改善棉条 的颜色均勻性和条干均勻度,经并条后的棉条称为熟条,熟条定重为20g/m ;(4)纺纱使用环锭纺设备或转杯纺设备纺纱。本专利技术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生 产方法,也可以包括下述生产步骤(1)配棉将白色、红、黄、蓝、紫、橙、绿、黑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分别通过配棉设备进行初 步的混合与开松,分别制成白色、红、黄、蓝、紫、橙、绿、黑色棉卷或直接送给下道梳棉设备, 棉卷或棉丛定重为35(T450g/m ;(2)梳理经过配棉设备初步混合后,白色、红、黄、蓝、紫、橙、绿、黑色棉卷或棉丛定量 送至梳理设备,经过梳棉机的进一步混合与开松、集束成白色、红、黄、蓝、紫、橙、绿、黑棉条,称之为白色、红、黄、蓝、紫、橙、绿、黑生条,生条定重为20g/5m;(3)并条(配条配色)根据色纺纱的花色效果,依据配色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白色、 红、黄、蓝、紫、橙、绿、黑生条中的一种以上进行并条工序,依据最终色纺纱产品混色要求的 效果,并条可以是二道或三道或四道或五道并条,通过并条改善棉条的颜色均勻性和条干 均勻度,经并条后的棉条称为熟条,熟条定重为20g/m ;(4)纺纱使用环锭纺设备或转杯纺设备纺纱。当使用环锭纺设备纺纱时,熟条到 粗纱机上进行粗纱,粗纱定重为5g/10m,粗纱再到细纱机上进行细纱。细纱细度可以是 5tex 8tex,称为特细号纱,8tex 16tex,细号纱;16tex 32tex中号纱,32tex 60tex,粗号 纱,60tex以上,特粗号纱。公制捻系数可以根据厂家要求确定为360 440。当使用转杯纺设备纺纱时,熟条直接进入转杯纺纱机进行纺纱,纱的细度可以是 16tex^32tex中号纱,32tex 60tex,粗号纱,60tex以上,特粗号纱。捻系数定为360 440。上述七种颜色是红、黄、蓝、黑、橙、绿、紫,特别是红、黄、蓝、黑四种颜色与普通白 色纤维素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白、红、黄、蓝、紫、橙、绿、黑色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以上混纺得到再生纤维素纤维色纺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