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半自动本册装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3768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半自动本册装订机,包括:底箱、安装于所述底箱侧部的电气控制箱、进线系统。其中,所述进线系统通过同步带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稳定性较好、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一种本册装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铁质单线螺旋线圈全系列通用型高速半自动本册装订机
技术介绍
目前,铁质线圈装订文本是近代技术,在我国应用尚不够普及。改革开放以来,器材生产、装订使用企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在出口创汇方面占有一定的份额。根据国际专业顶极展会的报道资料及我司历年市场商业情报调研的数据显示,关于铁质单线圈装订设备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均在欧美地区经济发达的工业国中,而且产品品种单一,客户不具备选择性。产品高低端差距两极化,高端的铁质线圈综合生产线在国际市场上售价约合人民币壹仟万元左右。虽然该设备效率、品质俱佳,但是对转产快,批量小,检修能力不足的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因其成本太高,却并非适用;低端的设备多年以来国内流行的一款仿造设备充斥在市场中,造价约5万人民币,由于稳定性极差,许多使用单位购买后不久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因此,无论对于高端或低端产品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对于中端上下的或专业接近的此类设备产品,还没有报道或相关信息问世。尤其适合我国装订行业生产使用的这种设备缺口突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的进步。 同时,现有的装订机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也不是很方便。因此,在本册装订行业急需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不高、使用方便稳定的装订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速半自动本册装订机,以解决现有本册装订机的上述诸多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速半自动本册装订机,包括带有前门的底箱,所述底箱为带底板的中空结构,底箱的顶部设有透明上护罩、托纸板,底箱的右侧设有右侧主甲板,所述右侧主甲板上设有内窥检测孔,底箱左侧设有左侧主甲板、辅助甲板,底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底脚,所述底板上连接有主汽缸固定架、电机连接架,所述主汽缸固定架上设置有升降汽缸,所述电机连接架上设有电机,所述升降汽缸的上方连接有升降支撑架总成、交换升降支架总成,所述升降支撑架总成包括前升降回旋滑轴, 底箱内部高于电机的位置处设有剪刀支撑总成,所述剪刀支撑总成的上方设有剪断折弯器总成,所述剪断折弯器总成包括剪断器水平滑轴、右侧剪刀调节手柄、剪刀,所述右侧剪刀调节手柄设置于所述右侧主甲板外,所述托纸板上设有托纸板升降手柄,托纸板的下方设有压纸器,所述压纸器连接有托纸系底板、托纸系横向调节手柄;安装于所述底箱侧部的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的顶部设有触摸屏,所述电气控制箱的内部设有PLC控制系统,以及进线系统,所述进线系统包括外部进线系统和内部进线系统,所述外部进线系统设置于底箱的上部,所述外部进线系统包括进线系统支架、进线张紧器、进线调直器、进线系固定支撑板,所述进线系统支架上设有导线轮、计数导线轮、节距调整手柄、进线角度调节手柄、节距锁定手柄,所述内部进线系统包括上线圈导轨总成、前线圈导轨总成、后线圈导轨总成,所述上线圈导轨总成、前线圈导轨总成、后线圈导轨总成设置于底箱内部高于电机的位置处,所述上线圈导轨总成包括上导轨滑轴,其中,所述进线系统通过同步带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内窥检测孔是左右端水平设置的水平轴位的检测装置的搁置孔。通过器具进行位置确认,进行检验定位十分准确方便,设备调试时可以从内窥检测孔确定单线圈走位形态的是否正确。可以观察所述三对上线圈导轨总成、前线圈导轨总成、后线圈导轨总成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还可以观察托纸板进入对应串纸时本册的相应位置是否正确。通过调整相关机构将线圈走位、导轨导向、托纸板本册串线位置调至最佳位置,为调整提供准确无误的保障。设备运行发生单线圈螺旋的中心环状位置是该设备的关键基准,沿螺旋发生器的中心基准设置了互为垂直的两条交叉的中心线四方向结构,除后上侧方向预留为托纸板进退送取本册外,其余三方设置为螺旋走线导轨,即上线圈导轨总成、前线圈导轨总成、后线圈导轨总成。导轨水平宽度方向设置有M6等螺距调整螺栓,通过一对同步带轮,同步带及附着的两只传动手柄连接,操作者视需要旋转任一侧手柄,均可同步将导轨调整至需要的高度,导轨表面是标准比例节距的螺旋槽口,三导轨按节距螺旋方向槽口对接成螺旋走环的光滑过渡,从而保证了本册串接线圈的准确无误。所述剪刀位于螺旋走线中心基准方向的正下方。剪刀的水平位置通过丝杠、手柄实现任一距离的调整,剪刀接合中心固定转轴与剪断气缸实现固定平台的连接。在剪切任意节距线圈时通过调整转轴角度均可实现剪刀口器与线环走势的吻合,固定平台由平行的两支Φ25粗的钢性滑轴串接,滑轴固定在两端的连动座套上。通过对称设置于座套上的连杆装置连接回转套,回转套同样对称设置于Φ25钢性轴上并连接输出连杆,输出连杆固定于对称设置的钢珠导轨座上并与导轨连接。这样在螺旋串接本册工步结束后设备会自动开启剪断程序,主汽缸工作将导轨降下,同时升起剪断作业,剪刀的工作分为剪断和折弯两部分,而用剪断汽缸的一次作功行程来加以实现。螺旋中心四方向之一留给送取本册的托纸板,托纸板后倾于设备台面45度角,由燕尾形支架座落于一组滚珠直线轴承上,动作行程30mm。所述托纸板上设有托纸钩以利于对纸张进行定位。进纸时压纸板压下,托纸钩脱离,借以保证较粗壮的钢性托纸钩不干涉本册进入紧密串接走线的空档而发生搅乱现象,托纸板回程压纸板自动升起脱开本册,而托纸钩同时在托纸板回程压迫下自动复位,操作者一手取出装订好的本册,另一只手即可再放入未装订的文本开始下轮的运行。在更换螺旋发生器或导轨时,调整送纸汽缸连杆,托纸钩角度,压纸板上压板角度以及托纸板升降手柄,使这几部分合乎新节距、直径线圈的尺码,经反复试验无误并将其一一锁定即可自动运行新一轮作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设备系指铁质单线圈从成型、串接本册、本册两端齐端剪断同时反折弯扣至本册完成装订取出这样的全过程的一种新型半自动设备;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了设备的操控、调控机制,在改换单线圈模具生产不同规格本册时,强度、刚性的保障使设备调整显得更加可靠和准确,从而彻底改善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设备整体功能实现的基础,完全建立在设备在单线圈整体系列规格中的通用性, 设备经过更换可以互换的螺旋发生器和不同节距的导轨,经过调整三导轨环绕中心距、双剪的间距,达到了这项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设备因此适合于不同节距、不同直径的全系列单线圈,是完全通用型、全功能的设备;设备运行采用数控、数显等自动化操控,运行稳定,节奏顺畅,正常运行仅需单人操作,更换模具简单易行,在手动操作界面将设备调至运行要求条件达到的状态后,即可进入自动运行状态,简单、方便的调整使操作更容易实现;采用触摸屏与PLC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易操作性、可靠性,减少了设备故障率,由于触摸屏部分包括可以通过画面的加减速按钮来实现转速控制的转速控制部分、可以进行数值设定以实现齿数控制的齿数控制部分、可以对产量进行统计的显示控制部分、 各工序之间的动作时间进行数值设定的时间控制部分;对于各工序衔接,进纸、刀架、剪刀等动作全都以汽缸为执行元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各工序之间的动作顺序以PLC内部毫秒级时间控制,从而保证了控制的精准以及工序之间的有序衔接。其中触摸屏部分包括可以通过画面的加减速按钮来实现的转速控制、用于进行数值设定的齿数控制、可以对产量进行统计的显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半自动本册装订机,包括:带有前门的底箱,所述底箱为带底板的中空结构,底箱的顶部设有透明上护罩、托纸板,底箱的右侧设有右侧主甲板,所述右侧主甲板上设有内窥检测孔,底箱左侧设有左侧主甲板、辅助甲板,底箱的底部设有支撑底脚,所述底板上连接有主汽缸固定架、电机连接架,所述主汽缸固定架上设置有升降汽缸,所述电机连接架上设有电机,所述升降汽缸的上方连接有升降支撑架总成、交换升降支架总成,所述升降支撑架总成包括前升降回旋滑轴,底箱内部高于电机的位置处设有剪刀支撑总成,所述剪刀支撑总成的上方设有剪断折弯器总成,所述剪断折弯器总成包括剪断器水平滑轴、右侧剪刀调节手柄、剪刀,所述右侧剪刀调节手柄设置于所述右侧主甲板外,所述托纸板上设有托纸板升降手柄,托纸板的下方设有压纸器,所述压纸器连接有托纸系底板、托纸系横向调节手柄;安装于所述底箱侧部的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的顶部设有触摸屏,所述电气控制箱的内部设有PLC控制系统,以及进线系统,所述进线系统包括外部进线系统和内部进线系统,所述外部进线系统设置于底箱的上部,所述外部进线系统包括进线系统支架、进线张紧器、进线调直器、进线系固定支撑板,所述进线系统支架上设有导线轮、计数导线轮、节距调整手柄、进线角度调节手柄、节距锁定手柄,所述内部进线系统包括上线圈导轨总成、前线圈导轨总成、后线圈导轨总成,所述上线圈导轨总成、前线圈导轨总成、后线圈导轨总成设置于底箱内部高于电机的位置处,所述上线圈导轨总成包括上导轨滑轴,其中,所述进线系统通过同步带轮与所述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济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惠运装订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