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礼兴专利>正文

可调双辊穿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722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圈机。原有的穿圈机接触不稳定,穿圈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上下两个辊轮,上辊轮与电机动力连接,下辊轮通过主动轮与电机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蜗轮蜗杆调节同步轴转动,并通过调节齿轮带动摇杆转动,摇杆带动下滚轮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下辊轮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接触更稳定。同时采用蜗轮蜗杆方式可以调节下辊轮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线圈,穿圈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订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穿圈机。
技术介绍
装订时,线圈装订机将待装订的文件打孔,然后将穿边条(螺旋状铁丝或塑料丝)穿入装订孔中。现有穿圈机多采用一个橡胶滚轮,将穿边条与橡胶滚轮相接触,橡胶滚轮带动穿边条转动进行穿圈。但这种穿圈机在工作时,相互接触不稳定,穿圈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双辊穿圈机。本技术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架和电机,两支架之间错位平行设置有上辊轮和下辊轮。底座上设置有与调节手柄连接的蜗杆,支架上设置有与蜗杆配合的蜗轮。两支架之间设置有同步轴,蜗轮与同步轴固定连接。同步轴两边设置有两个同轴齿轮,两调节齿轮与同轴齿轮相配合。摇杆一端与调节齿轮的轴心固定,另一端与下辊轮侧面轴心固定,摇杆中部固定有定位销,定位销与支架上的定位槽位置配合。支架上设置有主动轮,电机分别与上辊轮和主动轮动力连接,主动轮和下辊轮动力连接。本技术采用上下两个辊轮进行穿圈,下辊轮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接触更稳定。同时采用蜗轮蜗杆方式可以调节下辊轮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线圈,穿圈效果更好。附图说明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双辊穿圈机,包括底座(4),底座(4)上固定有两个支架(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架(2)之间错位平行设置有上辊轮(1)和下辊轮(14);底座(4)上设置有与调节手柄(9)连接的蜗杆(7),支架(2)上设置有与蜗杆(7)配合的蜗轮(8);两支架(2)之间设置有同步轴(10),蜗轮(8)与同步轴(10)固定连接,同步轴(10)两边设置有两个同轴齿轮(11),两调节齿轮(6)与同轴齿轮(11)相配合;摇杆(13)一端与调节齿轮(6)的轴心固定,另一端与下辊轮(14)侧面轴心固定,摇杆(13)中部固定有定位销(12),定位销(12)与支架(2)上的定位槽位置配合;支架(2)上设置有主动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礼兴
申请(专利权)人:金礼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