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区统计模型的颅面复 原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统计模型的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方法是2005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颅面复原 方法。其过程是通过建立颅骨与面皮的联合统计模型,得出颅骨和面皮的在高维空间的特 征向量和特征值,其中特征向量控制着模型的变形趋势,特征值控制着变形范围,然后再根 据待复原颅骨的形状和统计模型联合求解,从而恢复出待复原颅骨对应的面皮。该方法的 特点是不再使用少数特征点来代替颅面特征,而是将所有的顶点均参与到复原过程中,复 原结果在细节上具有更强的表示能力,统计变形更符合人脸形状变化规律;且统计可变形 模型根据许多真实人脸形状进行统计,模型的形变是在人脸形状空间范围内进行变形,使 得复原结果的细节更为符合人脸的生理结构。但是人脸可变形统计模型的建立需要海量的 样本,而数据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践中往往只能获得少量的样本,经常会 遇到的小样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颅骨和面皮的相应器官部位部 分相关的关系(例如面皮的嘴巴只和颅骨的颂骨以及牙齿等部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分区统计模型的颅面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下列步骤进行:步骤一,三维颅骨与面皮分区统计模型建立:(1)数据预处理:(1.1)三维颅骨与面皮模型重构:分别获取原始的颅骨与面皮轮廓,然后采用中心射线法剔除轮廓杂质,接着将相邻轮廓拼接,得到无杂质单层三维颅骨与面皮模型;(1.2)三维颅骨与面皮模型配准:对其中一套重构好的颅骨与面皮模型分别进行法兰克福坐标系校正,将其作为颅骨与面皮模型基准样本,接着将其余重构好的三维颅骨模型与颅骨模型基准样本、三维面皮模型与面皮模型基准样本采用ICP配准方法进行配准处理;(1.3)建立点对应关系:将所有经配准过的三维颅骨模型与颅骨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全,冯筠,耿国华,张彦飞,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