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单元和具有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849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单元和具有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照明单元包括:底盖,该底盖具有多个侧壁;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均包括布置在底盖上的板和安装在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透光树脂层,该透光树脂层覆盖底盖和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施例涉及照明单元和具有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器件工业的发展,已经开发小尺寸并且具有相对低的能耗的多种显示装 置。显示装置中的一种是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用于监视器、电视、以及移动通信终端的液晶显 示(LCD)单元。由于LCD装置不是自发光装置,所以通常设置用作用于朝着LCD面板的后表面发 射光的光源的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发射白光使得液晶面板能够重现图像的真实颜色。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例提供具有新结构的照明单元和具有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实施例提供包括在发光模块上的透光树脂层和底盖的照明单元和具有该照明单 元的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单元包括底盖,该底盖具有多个侧壁;发光模块,该发光 模块包括布置在底盖上的板和安装在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透光树脂层,该透光树 脂层覆盖底盖和板。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单元包括底盖,该底盖具有侧壁和在侧壁内的凹槽部分; 多个发光模块,每个所述多个发光模块均包括布置在底盖的凹槽部分中的多个发光二极 管;树脂层,该树脂层覆盖每个发光模块;以及光学片,该光学片布置在发光模块上。在又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包括具有多个侧壁的底 盖、包括布置在底盖上的板和安装在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块以及覆盖发光模块 和底盖的透光树脂层;以及照明单元上的显示面板。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阐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详情。从描述和附图,以及从 权利要求中,其它的特征将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照明单元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0是示出图9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图11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2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3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照明单元的视图。图15和图16是示出树脂层布置在图9的板上的结构的示例的截面图。图17是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照明单元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会理解的是,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 层(或膜)、区域、焊盘或者图案“上”时,术语“上”和“下”包括“直接地”和“间接地”的意 义。此外,关于在每层“上”和“下”将基于附图进行引用。在附图中,为了描述方便或清楚起见,每层的厚度和尺寸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绘 制。此外,每个元件的尺寸没有完全反映真实尺寸。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参考图1,显示装置100包括底盖110、发光模块120、树脂层140、光学片150、以及 显示面板160。底盖110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底盖110可以由Al、Mg、Si、Ti、Ta、Hf、以 及Nb中的一种形成。底盖可以由具有优良导热性的非金属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多个发光模块120布置在底盖110上。多个发光模块120可以以MXN矩阵(M> 1,N > 1)布置在底盖110的底表面上。底盖110包括凹槽部分111。凹槽部分111至少具有打开的上侧和凹陷凹槽或者 凹进形状。底盖110可以具有呈平坦平面形状、台阶结构、或者沟槽结构的底表面。树脂层 140填充到台阶结构或者凹槽结构中以增强树脂层140的结合力。侧壁112布置在底盖110的凹槽部分111周围。侧壁112可以布置在凹槽部分 111的至少一侧上。侧壁112可以布置在凹槽部分111的所有的侧向中。侧壁112可以具 有比树脂层140的高度大的高度。底盖110的侧壁112可以相对于底盖110的底表面倾斜地或者竖直地布置。此 外,侧壁112具有不同于底盖的材料并且组装到底盖110,但是不限于此。反射材料,例如, 诸如Ag或者Al的金属材料可以涂覆在底盖110的内表面上。发光模块120可以包括板121和多个发光二极管125。板121可以包括单层结构 的印制电路板(PCB)、多层结构的PCB、陶瓷板、以及金属核PCB中的一个。预定的布线图案 (未示出)或者电镀的图案可以布置在板121上以供应电力,但是不限于此。板121可以包 括刚硬的板或者柔性的板。多个发光二极管125可以安装在板121上。发光二极管125可以以板上芯片(COB) 型或者板封装(POB)型安装在板121上。在当前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将描述发光二极管 125安装在POB型上的结构。板121可以具有上部分,该上部分具有平坦的平面形状或者多个腔体(未示出)。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125和光传树脂材料可以布置在腔体内部。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作为示例,将描述具有平坦的上部分的板121。多个发光二极管125可以沿横向方向和/或沿纵向方向布置在板121上以形成阵 列结构。可替代地,多个发光二极管125可以布置成矩阵形状或者Z字形状,并且可以根据 板121的尺寸改变此布置形状。多个发光二极管125可以以预定的距离布置在板121上,但是不限于此。反射层可以在板121的顶表面上布置在除了布置发光二极管125之外的区域中。 例如,白色光致阻焊剂(PSR)印码或者诸如Ag或者Al的反射材料可以涂覆在板121的顶 表面上。反射层可以反射入射光。多个发光二极管125可以相互串联地或者并联地连接。根据电路图案或者驱动方 式可以改变此电路连接。各个发光二极管125可以包括蓝色LED、绿色LED、红色LED、以及紫外线(UV)LED 中的至少一个。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作为示例,将描述包括发射蓝光的蓝色LED或者 白色LED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125可以布置有具有在同一颜色频段中的相互不同的 波长的多排。多排可以布置成使得通过至少相互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125的颜色混合来 显示目标颜色。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产量。透光树脂层140(在下文中,被称为树脂层)覆盖底盖110的底表面。树脂层140 具有比发光模块的区域大的面积。树脂层140覆盖板121。通过填充底盖110的凹槽部分 111来形成树脂层140。树脂层140的一部分接触底盖112的底表面。树脂层140的一部 分可以接触板121之间的底表面以及板121和底盖110的侧壁112之间的底表面。此夕卜, 至少一个孔可以限定在板121中,并且树脂层140可以填充到孔中。因此,树脂层140将板 121固定到底盖110的底表面。树脂层140可以是由诸如硅或者环氧树脂这样的透明树脂形成。树脂层140可 以具有预定的厚度以提高光效率和光分布。例如,树脂层140可以具有从板的顶表面大约 100 μ m或更大的厚度Tl。可替代地,树脂层140可以具有比发光模块120的厚度大的厚度。树脂层140具有比底盖110的底表面的面积大的面积以覆盖发光模块120的整个 区域。至少一种磷光剂可以添加到树脂层140。例如,红色磷光剂、绿色磷光剂、蓝色磷光 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添加到树脂层140。磷光剂可以是由YAG、TAG、硅酸盐、氮化物、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单元,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具有多个侧壁;多个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板和安装在所述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透光树脂层,所述透光树脂层覆盖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和所述板,其中,所述板布置在所述底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姝香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