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840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装置,加压接头与轴压加载泵连通,缸盖分别与加压接头、缸体相连,缸体与钟罩相连,上压板设有内压卸载转接接头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的内腔、内压卸载螺孔连通,上压板设有孔隙水压加载转接接头分别与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中的陶土板、孔隙水压加载螺孔连通,底座与环状多孔板紧贴,钟罩与底座与相连,底座与圆盘小车相连,空心圆柱试样与引线螺杆相连,引线螺杆与数据采集仪相连,孔隙气压加载螺孔分别与导气孔、气相加载泵相连,底座通过固定螺杆与圆盘小车相连。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多相流在岩石中运移过程,能用于测试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力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 试验装置,适用于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
技术介绍
岩石中的多相流可改变岩石的相对渗透率,并进一步改变岩石的力学性质,因此, 多相流已成为能源开采和埋存、废弃物埋存问题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开采页岩气采用 水压致裂增产页岩气、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过程中咸水层的多相流对盖层的抗张强度影响、 天然气地下储库选择。上述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通过工程实践不断进行探索,另一方面 也有赖于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问题的研究,从而获得理论上的启示和指引。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水压致裂装置只能测量岩石的抗张强度,除了不能评估多相 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的缺点外,还不能测量液体在岩石中的突破压。本装置在很大程度 上解决了评估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问题,而在上部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设计也 可以获得试样的毛管压力曲线。因此针对现有的水压致裂装置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多 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测试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装置,本装置 能准确控制岩石内各相流体孔隙压力,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多相流在岩石中运移过程,能 用于测试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该装置可以模拟真实地应力情况,可以控 制多相流孔隙压力,可以测量岩石中存在多相流情况下的变形,功能集约化程度高,一次试 验可以获得多种类型数据,该试样对通过测试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装置实现快速 获得岩石抗张强度和毛细压力曲线。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该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装置,它由手动葫芦、圆盘小车、加压接头、回 压接头、缸盖、缸体、往复式活塞、钟罩、上压板、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底座、引线螺杆、环状 多孔板、恒温水箱等组成。该装置采用不锈钢制作,大致为长600mm,宽420mm,高1200mm,一种多相流对岩石 抗张强度影响试验装置,其连接关系是缸盖分别与加压接头、缸体相连,加压接头与轴压 加载泵连通,缸体与钟罩相连,缸体内设有往复式活塞、回压接头,上压板与环状内嵌陶土 板垫块相贴。上压板设有内压卸载转接接头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内腔、内压卸载螺孔连通。 上压板设有孔隙水压加载转接接头分别与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陶土板、孔隙水压加载螺 孔连通。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陶土板相贴空心圆柱试样的上部。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 陶土板设有陶土板,可以控制空心圆柱试样中气相和液相的最大压力差。上压板设有密封 圈。底座与环状多孔板相贴,环状多孔板的导气孔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下部、孔隙气压加载 螺孔连通。钟罩与底座与相连,底座与圆盘小车相连,底座设有密封圈。岩石上面粘贴的电阻应变片与引线螺杆相连,引线螺杆与数据采集仪相连,孔隙气压加载螺孔与气相加载泵 相连,孔隙水压加载螺孔与液相加载泵连通,内压加载螺孔分别与与内压加载泵、空心圆柱 试样内腔连通,内压加载螺孔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内腔、内压加载泵连通,围压加载螺孔与 围压加载泵相连。圆盘小车上设有手动葫芦。该装置设有恒温水箱,恒温水箱提供试验恒温条件,温度(该恒温水箱温度控制范 围是0 IO(TC)由恒温水箱控制,恒温水箱提供的温度均勻度小于正负0. 5V,温度波动度 小于正负0. 5°C。该装置的轴压加载、围压加载、内压加载、内压卸载均采用同型号泵,加压范围是 10-45Mpa。岩石的变形测量,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灵敏系数是2. 00-2. 20。该装置的孔隙 水压、孔隙气压均采用同型号泵,荷载范围是5Mpa-30Mpa。岩石在装置中,其温度、含水量、含气量可按现场实际情况控制。空心圆柱试样底 部与环状多孔板紧贴,环状多孔板的导气孔与孔隙气压加载螺孔连通,孔隙气压加载螺孔 与气相加载泵连通,可以通过气相加载泵调节空心圆柱试样内孔隙气体压力。空心圆柱试 样上部与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岩紧贴,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陶土板与孔隙水压加载转接 接头连通,孔隙水压加载转接接头与孔隙水压加载螺孔连通,孔隙水压加载螺孔与液相加 载泵相连,可以通过液相加载泵调节空心圆柱试样内孔隙水压力,达到模拟深部岩石多相 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适用于非饱和岩石一饱和岩石;该装置设有恒温水箱,可以实时、准确地控制试验温度 的变化;该装置设有电阻应变计,可以实时监测岩石的变形。空心圆柱试样底部与环状多孔 板的导气孔相贴,环状多孔板的导气孔与孔隙气压加载螺孔连通,孔隙气压加载螺孔与气 相加载泵连通,可以通过气相加载泵调节空心圆柱试样内孔隙气体压力。空心圆柱试样上 部与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陶土板相贴,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陶土板与孔隙水压加载转 接接头连通,孔隙水压加载转接接头与孔隙水压加载螺孔连通,孔隙水压加载螺孔与液相 加载泵相连,可以通过液相加载泵调节空心圆柱试样内孔隙压力,达到模拟深部岩石多相 流的目的。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的陶土板可以控制岩石内气相和液相的最大压差,可以获 得空心圆柱试样的突破压。测试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是一种较为直观的研究多相流和岩石 抗张强度耦合有效方法,它可在一定条件下再现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过程,可用于 研究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过程和机制,或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装置的性 能,可以方便测试温度在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模型中的作用,得出温度与岩石抗 张强度影响曲线图。基于该装置的性能,可以方便测试岩石初始液体饱和度在多相流对岩 石抗张强度的影响模型中的作用,得出初始保护度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曲线图。基于该装 置的性能,可以方便测试孔隙水压在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模型中的作用,得出孔 隙水压与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曲线图。基于该装置的性能,可以方便测试孔隙气压在多相流 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模型中的作用,得出孔隙气压与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曲线图。基于该 装置的性能,可以方便测试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的压差在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的影响模 型中的作用,得出孔隙气压和孔隙水压的压差与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曲线图。基于该装置的 性能,可以方便测试岩石的突破压力。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是一种较为直观的研究多相流和岩石抗张 强度的有效方法,它可在一定条件下再现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过程,可用于研究多 相流在岩石中运移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过程和机制,或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申请者曾 利用简易的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非饱和岩石多相流对岩石抗 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研究了多相流在岩石中运移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过程和机制过程和 机制,并用之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该试验主要二氧化碳地质封 存问题,选用渗透率均勻的的细砂岩开展了试验。岩样初始时体积含水率均勻分布,试验温 度为40. 3°C,围压20. 6Mpa,轴压是40. 3Mpa,试样中水相与液相压差为8. 5Mpa,附图8给出 了试样破裂时内压与含水率变化状况。从附图8中可以看出,试验过程的耦合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开始随着试样含水率 迅速增加而试样的破裂时内压却升幅较慢,当试样的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的值时候试样的 破裂时内压迅速上升到达峰值,当含水率再增加时,试样破裂时内压逐渐减少,最后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相流对岩石抗张强度影响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手动葫芦(20)、圆盘小车(21)、加压接头(1)、缸盖(3)、往复式活塞(4)、缸体(5)、回压接头(6)、钟罩(11)、上压板(12)、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13)、底座(18)和环状多孔板(17),其特征在于:恒温水箱(30)为一钢板制作的矩形箱体,恒温水箱(30)采用钢板制作,加压接头(1)与轴压加载泵(31)连通,缸盖(3)分别与加压接头(1)、缸体(5)相连,缸体(5)与钟罩(11)相连,缸体(5)内设有往复式活塞(4),往复式活塞(4)设有回压接头(6),上压板(12)与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13)相贴,上压板(12)设有内压卸载转接接头(9)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14)的内腔、内压卸载螺孔(26)连通,上压板(12)设有孔隙水压加载转接接头(10)分别与环状内嵌陶土板垫块(13)中的陶土板(28)、孔隙水压加载螺孔(24)连通,底座(18)与环状多孔板(17)相贴,钟罩(11)与底座(18)与相连,底座(18)通过固定螺杆(27)与圆盘小车(21)相连,底座(18)设有引线螺杆(19)、围压加载螺孔(22)、内压加载螺孔(23)、孔隙水压加载螺孔(24)、孔隙气压加载螺孔(25)、内压卸载螺孔(26),空心圆柱试样(14)外表面粘贴的电阻应变片(16)与引线螺杆(19)相连,引线螺杆(19)与数据采集仪(34)相连,孔隙气压加载螺孔(25)分别与环状多孔板的导气孔(29)、气相加载泵(33)相连,孔隙水压加载螺孔(24)与液相加载泵(32)相连,内压加载螺孔(23)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14)的内腔、内压加载泵(36)相连,内压卸载螺孔(26)分别与空心圆柱试样(14)的内腔、卸载内压加载泵(36)连通,围压加载螺孔(22)与围压加载泵(37)相连,底座(18)通过固定螺杆(27)与圆盘小车(2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春魏宁王燕鲁建荣白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