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多层可记录光盘、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819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层可记录光盘、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具有n个记录层并且n≥3,其中通过激光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现,所述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文档系统区域,其被配置为布置在用作在其中记录流数据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区域内的最后逻辑地址附近,其中在与其中布置有位于所述最后逻辑地址附近的所述文档系统区域的所述记录层不同的其他记录层中,未向沿层堆叠方向与所述文档系统区域重叠的区域分配所述逻辑地址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诸如一次性写入盘及可重写盘的可记录光盘的具有三个或更多 个记录层的多层光学记录介质、能够处理多层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早期公开号2009-93690是一个现有技术文献的示例。公知诸如蓝光盘(注册商标)的光学记录介质。在光学记录介质中,通过使用半 导体激光器来执行对信息的记录及再现。作为蓝光盘,公知一次性写入盘(可记录蓝光盘 (BD-R))以及可重写盘(可重写蓝光盘(BD-RE))等。对于诸如光盘的记录介质,总是需要增大记录容量。例如,在蓝光盘的情况下,考 虑过可进一步增大记录层的数量达到三层结构及四层结构,由此可有效地增大容量。此外, 对于BD-R及BD-RE而言,通过增大记录层的数量,可促进使用者使用的数据记录容量的增 大。
技术实现思路
特别是在诸如BD-R及BD-RE等的多层光学记录介质中,如果记录层的数量为三层 或更多层,通常会产生问题。参考图20A及图20B,以下将通过BD-R及BD-RE的三层盘及四层盘的情况的示例 来说明上述问题。图20A及图20B示出了在蓝光盘中沿其径向的数据区的结构。数据区是 如下参考图1描述的主要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图20A示出了形成记录层L0、Ll及L2的三层盘的示例。从激光入射侧观察,记录层LO形成在最远位置,而记录层Ll及L2依次朝向最近一侧布置。在记录层L0、Ll及L2中,使用数据区中内周侧的区域分别作为ISAO、ISAl及 ISA2。该ISA是内侧备用区域(内周侧替换区域),并用于对缺陷等进行替换处理。使用位于记录层L0、Ll及L2的外周侧的区域作为0SA0、OSAl及0SA2。OSA是外 侧备用区域(外周侧替换区域),并也是用于对缺陷等进行替换处理的区域。在此情况下, 0SA2被用作最后的替换区域LSA(最后备用区域)。在各个记录层L0、Ll及L2中,ISA与OSA之间的区域被用作逻辑地址空间,并且 用户数据记录在其中。逻辑地址空间是被分配逻辑地址(逻辑扇区号LSN)的区域。形成逻辑地址空间的起初逻辑地址(FirstLSN)的位置位于记录层LO中紧接着 ISAO之后。最后逻辑地址(LastLSN)的位置位于记录层L2中紧接着0SA2 (LSA)之前。从起初逻辑地址开始的预定区间(predetermined leg)是记录文档系统FS的区 域。到最后逻辑地址为止的预定区间也是记录文档系统FS的区域。在数据区中,将诸如视频流数据的主要流数据记录作为用户数据。如箭头RS所示,在记录层LO中,沿从紧接着文档系统FS之后的位置朝向外周侧的方向执行对流数据的 记录。然后,在记录层Ll中,沿从紧接着OSAl之前的部分朝向内周侧的方向执行记录。此 外,在记录层L2中,沿从紧接着ISA2之后的位置朝向外周侧的方向执行记录。以下将描述诸如蓝光盘的多层光学记录介质的需要留意的问题。通常,多层光盘会被设计使得在以记录层LO — Ll — L2....的顺序执行写入时实 现最佳的记录质量。相反,例如,如果在记录层Ll或后续记录层中执行了写入,随后在更小 编号的记录层中在相同径向位置处执行记录,则记录质量趋于劣化。在一次性写入介质中 这种趋势尤为明显。此外,在最后逻辑地址LastLSN附近需要可靠地记录文档系统。在对文档系统进行记录时执行校验处理。因此,即使在记录质量较低时,也可通过 替换处理弥补这种状态。但是,在对流数据进行记录时并不执行校验处理,因此在流数据记 录时保持较高的记录质量非常重要。参考图20A,着眼于这些问题,在该三层盘中,有可能在记录层LO及Ll的外周附 近出现“在记录层L2中进行记录随后在L0/L1中的同一径向位置处进行写入”的情况。具 体而言,如图所示,在初始化处理中将文档系统写入。随后,在由记录层LO及Ll中的区域 W所表示的范围内,在激光穿过记录层L2中的写入完成区域(文档系统区域)的状态下对 流数据进行记录。在此情况下,在该区域W中记录质量恶化的可能性较高,并且随后不能从 该区域W读出记录数据的可能性也较高。此外,因为是流数据记录,故并不执行替换处理。因此,作为记录目标的流数据被 丢失的可能性也较高。图20B示出了四层盘的情况。在该四层盘的情况下,在各个记录层L0、L1、L2及L3 中,ISA(ISA0,ISA1, ISA2 及 ISA3)也设置在内周侧。此夕卜,OSA(0SA0, OSAl, 0SA2 及 0SA3) 设置在外周侧。在各个记录层L0,Li,L2及L3中,沿箭头RS的方向执行流数据记录。因此,最后 逻辑地址位于记录层L3的ISA3的外周侧的位置处。文档系统FS被记录在起初逻辑地址 (FirstLSN)及最后逻辑地址(LastLSN)附近。在该四层盘中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由记录层Ll及L2中的区域W所表示的范 围内,在激光穿过记录层L3中的写入完成区域(文档系统区域)的状态下对流数据进行记 录。因此,在该区域W中的记录质量较低并且后续不能从该区域W读出记录数据的可能性 较高。因此,很可能丢失流数据。在双层盘的情况下并未特别考虑过上述问题。在双层盘的情况下,可将图20B中的记录层LO及L3视为该双层盘的记录层LO及 Li。在此情况下,与最后逻辑地址附近的文档系统FS的记录区域重叠的区域是记录层LO 中起初逻辑地址附近的文档系统FS的记录区域,而非记录流数据区域的区域。因此,不会 发生上述问题。就本专利技术而言,需要避免在具有三层或更多层的记录介质中发生参考图20A及图 20B描述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其具有η个记录层 (n ^幻,其中通过激光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现,所述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文档系统区域,其被配置为布置在用作在其中记录流数据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区域内的最后逻辑地址 附近。在该多层光学记录介质中,在与其中布置有位于所述最后逻辑地址附近的所述文档 系统区域的所述记录层不同的其他记录层中,未向沿层堆叠方向与所述文档系统区域重叠 的区域分配所述逻辑地址空间。在该实施例的多层光学记录介质中,替换区域可被形成为与被用作各个所述记录 层内的所述逻辑地址空间的区域物理相邻,并且所述替换区域可被布置为在所述其他记录 层中的沿所述层堆叠方向与所述文档系统区域重叠的区域。在该实施例的多层光学记录介质中,在所述其他记录层中的所述替换区域的大小 被设置为至少大于与所述最后逻辑地址相邻的所述替换区域的大小和所述文档系统区域 的大小的总和,由此将所述替换区域布置作为在所述其他记录层中的沿所述层堆叠方向与 所述文档系统区域重叠的区域。在该实施例的多层光学记录介质中,从激光入射表面一侧观察,第一记录层可以 被形成在最远位置,并且从第二记录层到第η记录层的这些记录层被形成为依次接近所述 激光入射表面一侧,并且所述逻辑地址空间可以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一记录层中的起初逻辑 地址到所述第η记录层中的所述最后逻辑地址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具有η个记录层(n ^ 3)的 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其中通过激光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现,所述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器, 其被设置用于通过利用激光照射所述多层光学记录介质的所述记录层来执行信息记录;以 及控制器,在对所述多层光学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其具有n个记录层(n≥3),其中通过激光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现,所述多层光学记录介质包括:文档系统区域,其被配置为布置在用作在其中记录流数据的逻辑地址空间的区域内的最后逻辑地址附近,其中在与其中布置有位于所述最后逻辑地址附近的所述文档系统区域的所述记录层不同的其他记录层中,未向沿层堆叠方向与所述文档系统区域重叠的区域分配所述逻辑地址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本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