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配置品,具体涉及以植物为原料的中成药。
技术介绍
遗尿是以小便不能控制,或昼间不能自约,或睡眠中尿床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见 于儿童,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 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 80%。继发于下 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 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此病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如《灵枢·本输》篇日“三焦者……入络膀胱, 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不但提出了遗溺的病名,而且阐发了其发病机理。不过遗溺 所指范围较广,明确提出与本病症相类的尿床的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内有《尿床候》的 记载。目前对本症的治疗,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加压素和抗胆碱类药较为多用,但其存在 起效时间久、副作用大和停药后易反弹的缺点。中医中药治疗遗尿症的历史悠久,《备急千 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载有关于小儿遗尿的治方和针灸疗法;明清两代医家,对本症的认 识更有所发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遗尿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中药制剂:益智仁5~7份、乌药5~7份、金樱子3.5~5.5份和山药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胜,夏祖猛,赖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