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鹏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415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医院里对给病人进行放射治疗产生的皮肤损伤是在其上吹氧治疗以实现快速愈合;现在使用的吹氧装置就是用吸氧鼻塞或吸氧面罩由医务人员手拿着不断在创面上移动进行吹氧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多孔内吹氧气头(4)装在多孔外吹氧气头(5)内,支撑架(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的一端与供氧总管(8)相互连接相通,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孔外吹氧气头(5)和多孔内吹氧气头(4)固定连接相通。它的优点是:使用此装置给创面进行吹氧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里对给病人进行放射治疗产生的皮肤损伤是在其上吹氧治疗以实现快速愈合;现在使用的吹氧装置就是用吸氧鼻塞或吸氧面罩由医务人员手拿着不断在创面上移动进行吹氧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它的技术方案为多孔内吹氧气头装在多孔外吹氧气头内,在上供氧支管和下供氧支管上分别安装有上供氧气开关和下供氧气开关,支撑架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供氧支管和下供氧支管上,上供氧支管和下供氧支管的一端与供氧总管相互连接相通,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孔外吹氧气头和多孔内吹氧气头固定连接相通。该技术的优点是该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用此吹氧装置在给放疗造成的皮肤创面和粘膜创面进行吹氧治疗时,把输氧气管插接到供氧总管上,支撑架放置在创面周边,根据创面大小打开下供氧气开关氧气进入下供氧支管用多孔内吹氧气头吹氧,或同时打开上供氧气开关氧气进入上供氧支管用多孔外吹氧气头一同吹氧;使用它给创面进行吹氧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吹出的氧气喷射角度大均勻对创面治疗效果理想。附图说明该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支撑架,2、下供氧气开关,3、下供氧支管,4、多孔内吹氧气头,5、多孔外吹氧气头,6、上供氧气开关,7、上供氧支管,8、供氧总管。具体实施方式多孔内吹氧气头4装在多孔外吹氧气头5内,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分别安装有上供氧气开关6和下供氧气开关2,支撑架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的一端与供氧总管8相互连接相通,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孔外吹氧气头5和多孔内吹氧气头4固定连接相通。用此吹氧装置在给放疗造成的皮肤创面和粘膜创面进行吹氧治疗时,把输氧气管插接到供氧总管8上,支撑架1 放置在创面周边,根据创面大小打开下供氧气开关2氧气进入下供氧支管3用多孔内吹氧气头4吹氧,或同时打开上供氧气开关6氧气进入上供氧支管7用多孔外吹氧气头5 —同吹氧;使用它给创面进行吹氧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吹出的氧气喷射角度大均勻对创面治疗效果理想。权利要求1. 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其特征是多孔内吹氧气头(4)装在多孔外吹氧气头(5)内,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分别安装有上供氧气开关(6)和下供氧气开关(2),支撑架(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的一端与供氧总管(8)相互连接相通,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孔外吹氧气头(5)和多孔内吹氧气头(4)固定连接相通。专利摘要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医院里对给病人进行放射治疗产生的皮肤损伤是在其上吹氧治疗以实现快速愈合;现在使用的吹氧装置就是用吸氧鼻塞或吸氧面罩由医务人员手拿着不断在创面上移动进行吹氧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该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多孔内吹氧气头(4)装在多孔外吹氧气头(5)内,支撑架(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的一端与供氧总管(8)相互连接相通,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孔外吹氧气头(5)和多孔内吹氧气头(4)固定连接相通。它的优点是使用此装置给创面进行吹氧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文档编号A61H33/14GK201939680SQ20112001936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鹏, 王黎 申请人:王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治疗皮肤损伤吹氧装置,其特征是:多孔内吹氧气头(4)装在多孔外吹氧气头(5)内,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分别安装有上供氧气开关(6)和下供氧气开关(2),支撑架(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上,上供氧支管(7)和下供氧支管(3)的一端与供氧总管(8)相互连接相通,它们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孔外吹氧气头(5)和多孔内吹氧气头(4)固定连接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王黎
申请(专利权)人:王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