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若川专利>正文

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口服治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37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有下式(Ⅰ)表示的异丙托溴铵和下式(Ⅱ)表示的沙丁胺醇或药学上允许的其他盐活性成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口服治疗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式(Ⅰ)和式(Ⅱ)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允许的盐在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口服治疗剂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为有效成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口服治疗剂及其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在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口服治疗剂方面的用途。
技术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人类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引起的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一类疾病的总称。COPD患者由于气道炎症、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狭窄、气道阻塞、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肺弹性回缩下降,导致气流阻塞、气道阻力增加,并呈进行性发展,逐渐演变为不可逆气流阻塞,其病变以大中气道为主,部分累及小气道,并发生病变性气道重建。故COPD的特点是肺功能的主要指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和PEF(呼气流速峰值)均有病变性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对COPD患者,在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后,气道阻塞部分可逆性好转。故在COPD早期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降低炎症反应,使气道阻力下降,改善气流受限,从而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支配气道平滑肌的神经主要有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β受体主要分布在小气道,兴奋β受体能引起确切的小气道平滑肌的舒张;胆碱能神经的M受体主要分布于大中气道,抑制胆碱能神经或阻断M受体,可引起大中气道的舒张,也可使气道粘液分泌减少。由于COPD患者的病变除发生在小气道外,也累及大中气道,因此对COPD病人合并使用β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阻断剂进行治疗时,即可舒张小气道平滑肌,又可舒张大中气道平滑肌,并使气道粘液的分泌减少,比几十年来传统的的单独使用β受体激动剂或单独使用M受体阻断剂更加有效。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为M受体阻断剂,能抑制迷走神经反射,其作用机理为拮抗迷走神经释放的传递产物乙酰胆碱,可引起大中气道的舒张,也可使气道黏液分泌减少。本品口服和吸入均有效。沙丁胺醇(Salbutamol)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作用为舒张呼吸道平滑肌。它作用于从主气管至终端肺泡的所有平滑肌,并有拮抗支气管收缩作用。本品口服和吸入均有效。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口服制剂中的异丙托溴铵及沙丁胺醇协同作用于肺部毒蕈碱及β2受体而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肺功能在5~15分钟开始改善,明显高于异丙托溴铵,且与沙丁胺醇相近,说明起效快;在180~360分钟肺功能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显著高于硫酸沙丁胺醇。毒理实验已证实,两药合用后,与单方比较,副作用未见增加。目前,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复方制剂临床用药的剂型仅有供直接吸入使用的气雾剂和供雾化吸入使用的溶液剂,无口服制剂;而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口服均有效,并均有单方制剂上市。因此,将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组成复方口服治疗剂,联合应用治疗COPD疾病,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也代表了21世纪初治疗此类疾病临床用药的较高水平,在国际和国内都是领先的。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开发了一种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作为有效成分的口服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人将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作为有效成分的口服制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结果发现,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该制剂具有见效快、作用强、临床效果好的特点,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2.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下式(I)表示的异丙托溴铵和下式(II)表示的沙丁胺醇或其药学上允许的其他盐作为活性成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口服治疗剂。 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式(I)和上述式(II)表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剂中的用途。4.所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引起的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一类疾病的总称。5.所述的沙丁胺醇的药学上允许的其他盐例如有硫酸盐、盐酸盐及其他有机酸盐等。6.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口服治疗剂的剂型例如有片剂(包括普通片、控释片、缓释片、分散片、双层片、咀嚼片、口崩片)、硬胶囊剂(包括普通胶囊、控释胶囊、缓释胶囊)、软胶囊剂、溶液剂、凝胶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异丙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普通片处方异丙托溴铵 10.0g硫酸沙丁铵醇2.4g预胶化淀粉 83.1g羧甲基淀粉钠4.0g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适量硬脂酸镁0.5g————————————————————制成1000片其中处方中的填充剂可以选用乳糖、淀粉、糊精、葡萄糖、甘露醇等辅料。粘合剂可选择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崩解剂可用预胶化淀粉、干淀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润滑剂可为硬脂酸镁、硬脂酸、滑石粉、微分硅胶、PEG-6000、PEG-8000及月桂醇硫酸钠等。制备工艺1、将原、辅料分别粉碎过80目筛备用。2、分别称取处方量备用。3、将原料与部分辅料混合均匀。4、用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软材,18目筛湿颗粒法制粒。5、湿颗粒于60℃±5℃干燥,得干颗粒。6、干颗粒用16目筛整粒后与硬脂酸镁、混匀。计算片重后压片。7、片剂检验合格后用铝塑包装。实施例2异丙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薄膜衣片处方异丙托溴铵10.0g硫酸沙丁铵醇 2.4g预胶化淀粉83.1g羧甲基淀粉钠 4.0g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适量硬脂酸镁 0.5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薄膜衣材料) 适量————————————————————制成 1000片其中处方中的填充剂可以选用乳糖、淀粉、糊精、葡萄糖、甘露醇等辅料。粘合剂可选择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崩解剂可用预胶化淀粉、干淀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润滑剂可为硬脂酸镁、硬脂酸、滑石粉、微分硅胶、PEG-6000、PEG-8000及月桂醇硫酸钠等。制备工艺1.将原、辅料分别粉碎过80目筛备用。2.分别称取处方量备用。3.将原料与部分辅料混合均匀。4.用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软材,18目筛湿颗粒法制粒。5.湿颗粒于60℃±5℃干燥,得干颗粒。6.干颗粒用16目筛整粒后与硬脂酸镁、混匀。计算片重后压片。7.片剂检验合格后,用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溶液(30%-70%)包薄膜衣。8.薄膜衣片用铝塑包装。包衣材料 可选用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纤维素醚类、酯类、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或烯醇酞酸酯等。本品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亦可以用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乙基纤维素分散体、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邻苯二甲基醋酸纤维素等等。薄膜衣辅料处方2%-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0%-70%乙醇溶液)100吐温-80 1蓖麻油1丙二醇或PEG-400 1滑石粉2-4打光剂适量实施例3异丙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糖衣片处方异丙托溴铵10.0g硫酸沙丁铵醇 2.4g预胶化淀粉83.1g羧甲基淀粉钠 4.0g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适量硬脂酸镁 0.5g包衣液适量———————————————————————制成 1000片其中处方中的填充剂可以选用乳糖、淀粉、糊精、葡萄糖、甘露醇等辅料。粘合剂可选择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崩解剂可用预胶化淀粉、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口服制剂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其他盐,以及可用于口服用制剂的辅料及基质和/或其他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口服制剂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其他盐,以及可用于口服用制剂的辅料及基质和/或其他药物可接受的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口服用制剂,该口服制剂是片剂(包括普通片、控释片、缓释片、分散片、双层片、咀嚼片、口崩片)、硬胶囊剂(包括普通胶囊、控释胶囊、缓释胶囊)、软胶囊剂、溶液剂、凝胶剂,含有上述口服制剂的辅料及基质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若川高实
申请(专利权)人:杨若川高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