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2217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包括使轴体在机架内完成校直加工的校直机架、垂直穿插在校直机架内的外料架,所述外料架的外端设有卸料弯段,所述外料架内设置可沿外料架内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步进升举移动装置,所述小车上部设有可平置轴体的小车凹陷,所述外料架上也设有料架凹陷,所述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相适配,使得轴体可同时平置于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采用小车作为轴件移位的工具,降低了输送线的整体造价,小车轻巧实用,移位所需的动力小,可进一步节省了生产耗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运输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后校直是轴杆类零件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序,校直工序在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中用得最多,如发动机中的曲轴、凸轮轴,变速箱中的传动轴等轴类零件以及转向轴中的转向拉杆,减振器中的连杆等杆类零件均需要经过严格的校直,校直常见于机械产品中作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的细长轴、杆类零件。目前,轴件的生产厂家在校直时轴件的送料工艺方案通常为人工搬运和自动送料两种。由于轴件为细长条形,人工搬运多有不便, 而目前的自动送料系统常采用多轴滚轮输送带的结构,设备庞大且耗电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包括使轴体在机架内完成校直加工的校直机架、垂直穿插在校直机架内的外料架,所述外料架的外端设有卸料弯段,所述外料架内设置可沿外料架内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步进升举移动装置,所述小车上部设有可平置轴体的小车凹陷,所述外料架上也设有料架凹陷,所述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相适配,使得轴体可同时平置于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内。上述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中,所述外料架的里端邻接轴体定位器,所述轴体定位器可调整从滚道输送过来的轴体的平置状态。上述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中,所述外料架内设有纵向并行的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所述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同步升举移动。上述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中,所述外料架上设有五对料架凹陷,所述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上各设有三对小车凹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车轴轴头自动校直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轴体生产周期,具体表现如下本技术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实现了轴件校直过程的轴体上架、检测、校直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采用小车作为轴件移位的工具,降低了输送线的整体造价,小车轻巧实用,移位所需的动力小,可进一步节省了生产耗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校直机输送装置的校直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小车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表示的部件如下轴体1、油缸2、检测棒3、第一小车4、滚道5、外料架6、轴体定位器7、第二小车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包括校直机架、滚道5、轴体定位器7、外料架6、小车4,实现同一生产线上从滚道来料到校直完成卸料,连续校直多条汽车轴体,提高轴体校直效率、 降低生产能耗。其中,校直机架设在外料架6的中间位置,在外料架6内设有两台小车,在外料架6的送料端紧挨着轴体定位器7,轴体定位器设在外料架与滚道5间,轴体经滚道5 进入轴体定位器7上,轴体定位器7可调整从滚道5输送过来的轴体的平置状态,把轴体的位置摆正,两小车的底部连接步进升举移动装置(附图中未示出),第一小车4将摆正后的轴体分步送至校直机架内,轴体校直完成后由第二小车8送走。图1所示的是轴校直机的结构,在轴校直机架顶部分别固定有两个液压机的油缸 2,在油缸的正下方固定两检测棒3,在检测棒3内设有电子尺,油缸2内向下伸出液压柱,在机架的一侧安装有可将轴体1卡紧的卡盘,卡盘与电机连接,在校直工作状态,卡盘是旋转的。当卡盘带动轴体1旋转时,在对应检测棒3的检测工位上,未经校直的轴在不同的周向方位对检测棒的压迫是不同的,此时,由电子尺读取轴体端部下压检测棒的位移数据并将数据向校直机的主控制器发送。由主控制器处理数据并输出校直指令,油缸工作,液压柱将弯曲的部位校正。对于上述的轴校直机,轴体的送料和卸料都是由输送装置完成的。如图2 4所示,外料架6紧邻轴体定位器7,外料架6是由平行的两个金属栏杆组成,平行的两个金属栏杆由钢板和数根支撑杆组成,在两个金属栏杆上各对称设置五对用于轴体定位的料架凹陷,金属栏杆外端的钢板呈一弧度向下弯曲形成外料架的卸料弯段,使校直完成的轴体经运输小车沿钢板末端滑落到下料区中。其中,外料架6中间的料架凹陷设于校直机架内,轴体1先被移送到外料架中间的料架凹陷内,再由卡盘将其卡紧旋转并进行校直。运输用的第一小车4和第二小车8均是由数条钢管焊接构成的车架,车架上方焊接有两块小车定位板,小车定位板由钢板制成,钢板上设有三对用于固定轴体的小车凹陷,小车定位板的小车凹陷尺寸和距离与外料架6的料架凹陷相适配。见图2,第一小车4负责从轴体定位器7至校直机架间共三根轴体的运送,而第二小车则完成从校直机架至外料架6卸料端共三根轴体的运送。轴体输送的过程是这样的轴体1经过滚道5输送至轴体定位器7上,正好也是摆放在第一小车4的小车凹陷内,第一、第二小车同时由步进升举移动装置升举,托起轴体并同时往前移动,使轴体移到外料架6的下一料架凹陷处,步进升举移动装置控制第一、第二小车下降,外料架6上的料架凹陷刚好与两小车的小车凹陷对应,使轴体放置在外料架6的下一料架凹陷内,第一小车4将一根轴体送至校直机架内,第二小车8上靠外缘的轴体落在外料架6的卸料端,顺着外料架6的坡形下料道滚落到下料区。此时,第一、第二小车做复位移动,小车回复到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中,然后在轴体校直完成后,开始第二次的轴体运送。权利要求1.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包括使轴体(1)在机架内完成校直加工的校直机架、垂直穿插在校直机架内的外料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架(6)的外端设有卸料弯段,所述外料架(6)内设置可沿外料架内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步进升举移动装置,所述小车上部设有可平置轴体的小车凹陷,所述外料架(6)上也设有料架凹陷,所述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相适配,使得轴体(1)可同时平置于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架(6)的里端邻接轴体定位器(7),所述轴体定位器(7)可调整从滚道( 输送过来的轴体(1)的平置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架(6)内设有纵向并行的第一小车(4)和第二小车(8),所述第一小车(4)和第二小车(8)同步升举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架(6)上设有五对料架凹陷,所述第一小车(4)和第二小车(8)上各设有三对小车凹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包括使轴体在机架内完成校直加工的校直机架、垂直穿插在校直机架内的外料架,所述外料架的外端设有卸料弯段,所述外料架内设置可沿外料架内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步进升举移动装置,所述小车上部设有可平置轴体的小车凹陷,所述外料架上也设有料架凹陷,所述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相适配,使得轴体可同时平置于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内。本技术的轴校直机输送装置采用小车作为轴件移位的工具,降低了输送线的整体造价,小车轻巧实用,移位所需的动力小,可进一步节省了生产耗能。文档编号B21D3/00GK201940444SQ20112001789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吴志强, 张 诚 申请人: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校直机输送装置,包括使轴体(1)在机架内完成校直加工的校直机架、垂直穿插在校直机架内的外料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架(6)的外端设有卸料弯段,所述外料架(6)内设置可沿外料架内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步进升举移动装置,所述小车上部设有可平置轴体的小车凹陷,所述外料架(6)上也设有料架凹陷,所述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相适配,使得轴体(1)可同时平置于小车凹陷与料架凹陷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