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风专利>正文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1952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电路以及壳体上的标志,所述标志是场致发光标志,内藏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标志包括:位于所述场致发光标志出光侧的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对的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部分区域透光,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壳体上的标志以较低能耗方式发光,并且视觉效果显著,引人注意,可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所述标志采用内藏式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可避免场致发光标志损坏、刮花等问题,使得场致发光标志寿命较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是涉及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便携式电子设备一般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电子线路,还包 括壳体表面的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或键盘。所述显示屏用以显示各种信 息,所述操作按键则控制壳体内的电子线路。所述显示屏一般采用显示质量较好但较为昂贵的LCD。另一方面, 为更方便使用按键或键盘, 一般会在按键或键盘下面设置光源,按键或 键盘可透光,或者壳体可透光,从而照亮按键或键盘上的字符,以便用 户操作。所述显示屏、按键或键盘下面的光源在使用中可以发光,而在 用户不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关闭,以节省电能。在所述壳体表面的显著位置, 一般会设计有电子设备标志,比如商 标、型号或特别的图形或字符,以便用户识别或作为广告宣传用途。比 如手机显示屏左上或右上方的商家标志,会被设计得较为醒目和美观, 以彰显商家品质和实力,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更进一步,还具有赢取消 费者认同、提升用户身份以及个人成就感的功能。但是,相对所述电子设备,壳体表面显著位置的标志一般较小,并 且一般是在本身上涂敷颜色以反射外界光线的形式而被消费者或用户 注意。在外界环境光线较差的情况下,很难或甚至不能被观察到。而且, 当显示屏或键盘下面光源等发光时,相映之下所述标志也难以被注意 到;而在所述显示屏或键盘下面光源等关闭时,整个电子设备并无发光 部位,难以吸引消费者或用户的注意,使电子设备壳体上所述标志的重 要功能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可以使 电子设备壳体上的标志以较低能耗方式发光,并且视觉效果显著,可提 高用户的体验。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 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电路以及壳体上的标志,所述标志是 场致发光标志,内藏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标志包括位于所述场致发光 标志出光侧的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对的第二电极层;位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至 少部分区域透光,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第 一 电极层包括透光导电油墨层和位于所述 油墨层四周边缘的金属电极层。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是银浆电极层,所 述第一、第二电极层的银浆电极层分别向外侧平行延伸电极引脚。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引脚末端通过4艮胶连接柱状金属电极, 并且所述场致发光标志是塑封结构,所述柱状金属电极周围填充所述塑 封结构,所述金属电极自由端与所述塑封结构表面齐平。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 脑、相机或便携式播放器。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第 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与发光层之间进一 步设置介电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外侧还依次设置有透光颜色油墨层和透 光柔性基材。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透光区域对应所述 场致发光标志的图案或文字设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 电子设备的壳体,包括壳体上的标志,所述标志是场致发光标志,内藏 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标志包括位于所述场致发光标志出光侧的第一电极 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对的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 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部分区域透光,所述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壳体内部。5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透光导电油墨层和位于所述 油墨层四周边缘的金属电极层。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是银浆电极层,所 述第一、第二电极层的银浆电极层分别向外侧平行延伸电极引脚,所述 电极引脚末端通过银胶连接柱状金属电极,并且所述场致发光标志是塑 封结构,所述柱状金属电极周围填充所述塑封结构,所述金属电极自由 端与所述塑封结构表面齐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电子设备壳体上标志不 能主动发光、过于呆板而导致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 新型将电子设备壳体上的标志设计为场致发光标志, 一方面由于场致发 光标志是薄膜层结构,极为省空间,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在电子设备 的壳体上,而且较为坚固;另一方面是突破现有电子设备标志过于呆板 而可能难以引起注意的技术瓶颈,为含义丰富的产品标志赋予主动发光的亮彩,特别能引起注意;而且,更加美观的标志能提升电子产品的形 象和档次,更加吸引消费者;并且场致发光标志的能^^目对较低,不会 对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本技术的标志采用内藏式结构, 一方面由较厚的坚硬的壳体来保护和支撑所述标志,标志不会变形、不 易破碎、不易损坏,很好地克服场致发光结构较为脆弱的缺陷;另一方 面是在普通的壳体上实现主动发光的技术效果,实现高精度装饰和将标 志所蕴涵的意义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本实三维的立体结构。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电子设备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2是图1中标志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1中标志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技术电子设备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印刷非发光区域的示意图;图6是印刷透光导电油墨层的示意图7是印刷导电银浆层的示意图8是印刷发光层的示意图9是印刷介电层的示意图IO是印刷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11是在第二电极层以及非发光区域上印刷粘合剂的示意图; 图12采用成型机对标志进行成型的示意图; 图13在标志上连接金属电极的示意图; 图14采用注塑机对标志进行注塑的示意图15是采用图14流程得到的带有塑封结构场致发光标志的电子设 备壳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图未示)、壳体上的标志120、显示屏以及键盘140。参阅图2,所述标志120是场致发光标志,内藏于所迷壳体中,其 包括位于所述场致发光标志出光侧的第一电极层121;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21相对的第二电极层122;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21和第二电极层122之间的发光层123;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21至少部分区域透光,所述第二电极层122 位于所述壳体110内部。工作时,为所述第一电极层121和第二电极层122加上电压后,可 以形成跨越所述发光层123的电场。发光层123的粒子在电极间电场作 用下,产生激发式跃迁,当回到基态时发出高频率的冷光。这种光产生 于发光层123中,并经至少部分区域透光的所迷第一电极层121传到电 子设备外部,形成发光效果。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区别于现有技术电子设备壳体上标志不 能主动发光、过于呆板而导致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 新型将电子设备壳体上的标志设计为场致发光标志,可至少达到如下技术效果1) 能使电子设备在指定区域内主动发光;2) 实现高精度装饰;3) —方面,由于场致发光标志是薄膜层结构,结构紧凑,极为省 空间,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而且较为坚固;4) 另 一方面是突破现有电子设备标志过于呆板而可能难以引起注 意的技术瓶颈,为含义丰富的产品标志赋予主动发光的亮彩,特别能引 起注意,不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键盘光源是否开启,也不影响本实用 新型将标志所蕴涵的意义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5) 而且,更加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电路以及壳体上的标志,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志是场致发光标志,内藏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标志包括: 位于所述场致发光标志出光侧的第一电极层; 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对的第二电极层; 位于所述 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部分区域透光,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风
申请(专利权)人:吴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