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16889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包括线圈绕组,位于电机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上包缠有编织带,该编织带为管状截面的编织带。所述编织带沿定子铁芯端口周向螺旋地包缠于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上。该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具有包扎牢固、缠绕操作方便,有效地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异步电动机,尤其涉及异步电动机定子线圈绕组端部的包扎固定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异步电机是基于气隙旋转磁场与转子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 现能量转换的一种交流电动机,工作时,交流电直接通入电机定子线圈绕组产生旋转磁场 以驱动电机转子旋转,因此电机定子线圈绕组是电动机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旋转中电机作用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由气隙中主磁场产生的作用力,它 存在于空载状态;第二组是与电流有关的漏磁场产生的随负载变化的作用力,当电流急增、 短路状态及起动过程中均会出现几十甚至上百倍于正常运行时的电磁力;上述这些作用力 既作用于电机各部件,也作用于电机线圈。由于电机线圈绕组端部无铁芯槽紧固,而可以自 由地发生位移,再加上旋转运行时的机械振动,使电机线圈绕组端部的变形和位移不可避 免,不仅会造成线圈绕组匝间绝缘磨破短路,而且会导致线圈出铁芯槽口处绝缘损坏,直接 影响着电动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现有电动机定子端部线圈的包扎大都采用条状纱布带进行包扎固定,由于纱布条 与绕组接触广泛,绑扎作用力分散,故而绑扎难以牢固,容易松动;同时由于纱布条具有相 对较宽的宽度,不仅绑扎不便,操作缠绕穿行困难,而且布条在线圈绕组上的接触面积大, 缠绕相对密闭,影响线圈绕组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包扎固定可靠,缠绕操作方便的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包括线圈绕 组,位于电机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上包缠有编织带,该编织带为管状截面的编 织市。由于在上述结构中,采用了管状截面的编织带对铁芯槽口外端的线圈绕组进行包 缠绑扎,不仅绑扎强度大,延伸性好,而且这种管状编织带耐磨擦、碰撞,能有效地避免端绕 组位移的发生和线匝间的相互微动摩擦,保护了漆包线的漆膜,杜绝了匝间短路,使电机运 行更加安全可靠,又由于管状编织带与绕组呈线状接触,绑扎作用力集中,包扎更牢固。也 由于采用管状截面的编织带进行绑扎,能够借助引针方便地进行绑扎操作,有效地提高了 缠绕工作效率。还由于采用这种包扎固定结构,包扎后形成镂空状的编织带缠绕效果,有利 于定子绕组的散热。管状编织带还具有透漆性和浸渍性好的优点,节约了编织带和浸漆用 料。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编织带沿定子铁芯端口周向螺旋地包缠于 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上。该结构具有包扎缠绕操作方便,绑扎牢固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编织带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线圈绕组、2—编织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位于电动机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1上包缠绑扎有编织带2,该 编织带2沿铁芯端口周向以螺旋方式包缠于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1上。编织带 2为截面呈管状的编织带,该编织带2由通用的编织带机编织加工而成,编织材料为棉线、 聚脂线等常用的纺织用线。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包括线圈绕组(1),其特征在于位于电机定子铁 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1)上包缠有编织带(2),该编织带(2)为管状截面的编织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2)沿 定子铁芯端口周向螺旋地包缠于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包括线圈绕组,位于电机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上包缠有编织带,该编织带为管状截面的编织带。所述编织带沿定子铁芯端口周向螺旋地包缠于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上。该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具有包扎牢固、缠绕操作方便,有效地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档编号H02K3/50GK201910720SQ201120014520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周晚林, 张震林, 王军昌, 王聪, 王银, 赵娟娟 申请人: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线圈绕组包扎固定结构,包括线圈绕组(1),其特征在于:位于电机定子铁芯槽口外端部的线圈绕组(1)上包缠有编织带(2),该编织带(2)为管状截面的编织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昌周晚林王聪张震林王银赵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得尔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