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的电解腐蚀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1249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箔的电解腐蚀循环装置,包括电解槽、极板、腐蚀液储槽、循环泵;而相邻极板的两个边侧面上分别紧密连接有绝缘的屏蔽板从而构成四周封闭而上下开口的内槽;电解槽中装设有将该内槽以外的槽体分隔为上、下部分的隔离板;内槽上端高于隔离板上表面,内槽下端低于隔离板下表面;在高于隔离板的电解槽壁处开设有槽液输出管口,在低于隔离板的电解槽壁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入管口;输出管口连通腐蚀液储槽,输入管口连通循环泵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循环装置能促使腐蚀槽液均匀循环,降低铝箔及邻近极板处的腐蚀产物浓度,但又不影响电解腐蚀过程中的电流,有效减少铝箔静电容量的位置偏差、提高其平均静电容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 腐蚀装置。
技术介绍
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制造过程主要分为腐蚀和化成两个工序。腐蚀工 序的主要过程是将铝箔在特定的腐蚀液中进行预处理、腐蚀、后处理,目的是 在铝箔表面形成数量极大的微细孔洞,以此提高比表面积,从而提高静电容量, 同时还要保证电极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铝电解电容器用腐蚀箔的腐蚀过程, 一般采用电化学腐蚀即在侵蚀溶液 中设置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阴极电极板,电极板接电源负极,加电辊(或称给电 辊)接电源正极,加电辊与铝箔直接接触,通过加电辊给铝箔施加正电;或者, 通过间接电场加电相邻的两个电板板分别连接电源的两极,让铝箔从电极板 之间穿过。电化学腐蚀过程对槽液中的铝箔进行电解腐蚀,在铝箔的表面产生 很多的孔洞。当铝箔在腐蚀过程中,产生很多腐蚀产物如氢气、铝离子等,如果这些物 质不能及时地扩散而与槽液其它部分混合均匀,就会导致铝箔、邻近极板处腐 蚀产物的浓度相对较高,且铝箔边部与中间的槽液浓度也会不均匀,这样就容 易导致腐蚀箔不同位置上静电容量偏差大、平均值低等问题,给铝箔销售以及 后续电容器设计、制造带来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技术采取了一种铝箔电解腐蚀装置,其在铝箔经 过的位置两边、成对设置水平的喷淋管,在各喷淋管的纵向上开设喷淋孔,喷 淋孔的孔口方向朝上或斜对向通过的铝箔。借助通过喷淋孔喷出的腐蚀液来促进腐蚀槽液循环、均匀,从而改进箔的不同位置上静电容量偏差大、平均值低 等问题。但是,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因为不同的腐蚀工艺需要不同的电解电流, 当电解电流较大时,喷淋管会影响该处的电流明显减少甚至阻断该处的电流, 导致腐蚀孔洞在生长的过程中被中断,从而影响腐蚀后铝箔的静电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铝箔的电解腐 蚀循环装置,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促使腐蚀槽液均匀循环,降低铝箔及 邻近极板处的腐蚀产物浓度,但又不影响电解腐蚀过程中的电流,从而有效减 少铝箔静电容量的位置偏差、提高铝箔的平均静电容量。为此,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铝箔的电解腐蚀循环装置,其包 括电解槽,在电解槽中设有底辊、导电的极板,所述极板的数目为l对或l对 以上且间隔设置形成铝箔的电化学腐蚀通道,所述极板包括两个主侧面、两个 边侧面,而相邻极板的两个边侧面上分别紧密连接有绝缘的屏蔽板从而构成四 周封闭而上下开口的内槽;所述电解槽中装设有将该内槽以外的槽体分隔为上、 下部分的隔离板,该隔离板上设有允许铝箔通过的缝隙;所述内槽的上端高于 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而所述内槽的下端低于所述隔离板的下表面;在高于所 述隔离板的电解槽壁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出管口 ,在低于所述隔离板的电解槽壁 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入管口;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腐蚀液储槽及其循环泵,所述 输出管口连通着该腐蚀液储槽,所述输入管口连通着该循环泵的出口,循环泵 的入口与腐蚀液储槽连通。本技术腐蚀循环装置将两块极板的侧面用屏蔽板封闭,形成简易的内 外槽结构;且极板和屏蔽板形成的内槽高度高于外槽,外槽的液面上部加装隔 离板,隔离新液与老液,槽液只能从极板之间的底部进入内槽,从极板的上端 溢出,这样就形成强制而有序的槽液流向,从而使得腐蚀槽液均匀循环,既能有效降低铝箔及邻近极板处的腐蚀产物浓度,同时,因为取消了传统的极板中 间的喷淋管,可以避免电流被阻断或电场紊乱,不影响电解腐蚀过程中的电流; 从而有效减少铝箔静电容量的位置偏差、提高铝箔的平均静电容量,解决了边 部低容、横向偏差大等问题,间接提高了比容。实验证明采用本技术腐 蚀循环装置比传统的循环装置,制得的铝箔静电容量偏差下降2-5%,平均比 容提高1-5%。而且与现有某些改进设备比较,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效果可靠。作为较佳实施结构,本技术具体还包括如下的改进为提高槽液循环均匀性边侧面连接的屏蔽板的上端等高且低于极板的上端;边侧面连接的屏蔽板 的下端等高且分别与极板的下端等高。所述内槽的上端高于所述输出管口的高度。在所述电解槽以内的输入管口还连通有多股均流管口 。所述输入管口的数目为2-3个,分别设在低于所述隔离板的电解槽壁不同 高度上。所述输出管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腐蚀液储槽的高度。 为了使得槽液温度、含量、组分更好地配合槽液作均匀循环 所述腐蚀液储槽附设有冷却降温管路或加热管路,或者,所述腐蚀液储槽 附设有冷却降温管路和加热管路。所述腐蚀液储槽及其循环泵的管路上串联有控制阀。所述腐蚀液储槽还连接有更新槽液的更新管路。所述输出管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腐蚀液储槽的高度。为了避免在两次电化学腐蚀中夹带化学腐蚀而导致比电容下降、以及为进 一步增加电流腐蚀的效率所述极板的数目为2块,且各极板的外向主侧面、底面上被覆有隔离电流的屏蔽板;所述内槽的下端还设置有一对喷口斜朝向中 间铝箔的喷淋管,电解槽以内的输入管中的一股或两股出口和喷淋管相连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其包括电 解槽10、加电辊20,在电解槽10中设有底辊30、导电的极板40,所述极板 40的数目为1对且间隔设置形成铝箔A的电化学腐蚀通道,所述极板40包括 两个主侧面40i、两个边侧面40j,而相邻极板的两个边侧面40j上分别紧密连 接有绝缘的屏蔽板50从而构成四周封闭而上下开口的内槽X;且各极板40的 外向主侧面、底面上被覆有隔离电流的屏蔽板(未示出);边侧面连接的屏蔽板 50的上端等高且低于极板40的上端;边侧面连接的屏蔽板50的下端等高且分 别与极板40的下端等高。所述电解槽10中装设有将该内槽X以外的槽液分隔为上、下部槽液的绝缘 隔离板60,该隔离板60上设有允许铝箔A通过的缝隙(未详示);所述内槽X 的上端高于所述隔离板60的上表面、且高于所述输出管口 70的高度,而所述 内槽X的下端低于所述隔离板60的下表面。在高于所述隔离板60的电解槽10壁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出管口 70。在低于 所述隔离板60的电解槽10壁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入管口 80;所述输入管口 80 的数目为2个,分别设在低于所述隔离板60的电解槽10壁不同高度上。在所 述电解槽10以内的输入管口 80还连通有多股均流管口 81。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腐蚀液储槽90及其循环泵91,所述输出管口 70连通 着该腐蚀液储槽90的上部槽口,所述输入管口 80连通着该循环泵91的出口。 所述腐蚀液储槽90还附设有自循环泵93、流量阀94,以及蒸汽加热管路包括 蒸汽管95。所述腐蚀液储槽90及其循环泵91的管路上串联有控制阀96。所述 腐蚀液储槽90还连接有更新槽液的更新管路包括出液管97、补液管98。所述 输出管口 70的高度高于所述腐蚀液储槽90上部槽口的高度。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和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2 主要结构类似实施例1,但在低于所述隔离板60的电解槽10壁不同高度处开 设有下部槽液的2个单股输入管口 80。所述内槽X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箔的电解腐蚀循环装置,其包括电解槽,在电解槽中设有底辊、导电的极板,所述极板的数目为1对或1对以上且间隔设置形成铝箔的电化学腐蚀通道,所述极板包括两个主侧面、两个边侧面,其特征在于:相邻极板的两个边侧面上分别紧密连接有绝缘的屏蔽板从而构成四周封闭而上下开口的内槽;所述电解槽中装设有将该内槽以外的槽体分隔为上、下部分的隔离板,该隔离板上设有允许铝箔通过的缝隙;所述内槽的上端高于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而所述内槽的下端低于所述隔离板的下表面;在高于所述隔离板的电解槽壁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出管口,在低于所述隔离板的电解槽壁处开设有槽液的输入管口;所述循环装置还包括腐蚀液储槽及其循环泵,所述输出管口连通着该腐蚀液储槽,所述输入管口连通着该循环泵的出口,循环泵的入口与腐蚀液储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根品
申请(专利权)人: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