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420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茶叶烘干提香工艺中使用的茶叶烘干设备,可对烘箱内温度进行分层控制。该茶叶烘干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具有入风口与出风口的烘箱,在烘箱的入风口处连接具有出风口与入风口的热风设备,在热风设备的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机,热风设备的出风口与烘箱的入风口相通,在热风设备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在热风设备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调节烘箱内各层温度变化的风量分层调节结构。工作时,可根据不同茶叶的温度要求,通过调节风量分层调节结构,使得热风进入烘箱内各层时其风量不一样,从而达到调节烘箱内不同层之间的温度发生变化,并达到对不同类型的茶叶进行烘干增香的目的,尤其适合在茶叶烘干作业中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茶叶烘干提香工艺中使用的茶叶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烘干是毛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几大关键工序之一,烘干的主要目的是散失茶叶水分、茶叶定型以及增加茶叶香气等,烘干的好坏,直接影响毛茶的品质。不同茶类烘干使用的烘干设备和方法均不一样,如传统的红条茶采用烘焙方法来烘干,有烘笼烘焙和烘干机烘焙等;传统的黑茶烘干则采用七星灶烘焙;传统的岩茶烘焙过程十分细致,有分手工烘焙和机械烘焙等。但不管制作何种茶类,采用哪种烘干设备和方法,温度是影响烘干质量的主要因素,温度是化学反应的条件,烘干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它对茶叶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烘干不仅仅是茶叶失水的过程、茶叶定型的过程,更是茶叶更多化学成分形成和良好的香气成分形成的关键。鲜叶中芳香物质种类很少,只有80种左右,并且无芳香,只有一股浓烈的青草气, 经过加工后的干茶已鉴定的芳香物质达700余种,有的在高温烘焙过程中形成,有的则在低温烘焙过程中形成。茶叶的香气物质主要是在茶叶烘干和提香工艺中形成,正常品质的绿茶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火温高的茶叶具有甜香或焦糖香,但火温过高,就会产生烟焦味。 日光晒干的茶叶,往往有一股难闻的“日晒气味”。正常品质的红茶具有熟苹果香或桔子香, 并且有的具有花香。一旦烘焙等制茶技术掌握不当,会出现不正常的香味。烘干温度过高, 易产生烟焦气味;温度过低,青草气未除尽。在不同温度下烘干,茶叶在冲泡以及饮用时产生的香、味不同。一般茶叶只提取高温烘焙的香气因子,可以使茶叶在用沸水冲泡后散发出香气,但当水温下降变凉后便失去香气。传统的烘干机大多以燃烧燃料作为热源,烘干温度很难把握,而且烘箱内温差很大,无法保证烘干质量。近几年,一些新的烘干机出现,例如翻板式、利用电能作为热源等,能够尽量做到箱体内温度均勻,但也只能在一个温度下对茶叶进行烘干,只能实现高沸点香气。经研究发现,茶叶亦具有低温香气因子,这些低温香气因子可使茶叶在水温降低时仍能散发出茶香,即不止冲泡时可闻到茶香,在水温降低饮用时, 仍能闻到并品尝到茶香,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使用价值。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茶叶,其烘干温度的控制是不一致的,因此茶叶烘焙过程中如何提取高、低温香气因子是提升茶叶品质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箱内温度可分层控制的茶叶烘干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茶叶烘干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具有入风口与出风口的烘箱,在烘箱的入风口处连接具有出风口与入风口的热风设备,在热风设备的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机,热风设备的出风口与烘箱的入风口相通,在热风设备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在热风设备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调节烘箱内各层温度变化的风量分层调节结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量分层调节结构为设置在热风设备出风口处的多个调节风板,调节风板通过螺钉连接在热风设备的出风口处。进一步的是,所述设置在热风设备内的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器以及至少一组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电磁感应线圈。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加热器具有多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加热器内部,且每个加热器内部设置有多组电磁感应线圈。进一步的是,在加热器外壁布置有多组散热片。进一步的是,在烘箱的出风口与风机的入风口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进一步的是,在循环管道上设置有除湿热泵。进一步的是,在烘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热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 控制器与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进一步的是,烘箱一侧设置有进料斗,烘箱底部设置有出料斗,烘箱内设置有多层输送链板,输送链板连接有传动装置。进一步的是,在烘箱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隔热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风量分层调节结构的设置,可根据不同茶叶的温度要求,通过调节风量分层调节结构,使得热风进入烘箱内各层时其风量不一样,从而达到调节烘箱内不同层之间的温度发生变化,并达到对不同类型的茶叶进行烘干增香的目的, 尤其适合在茶叶烘干作业中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机架1、烘箱2、传动装置3、热风设备4、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加热器 6、风机7、电磁感应线圈8、散热片9、循环管道10、除湿热泵11、热敏传感器12、控制器13、 进料斗14、出料斗15、输送链板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茶叶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具有入风口与出风口的烘箱2,在烘箱2的入风口处连接具有出风口与入风口的热风设备 4,在热风设备4的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机7,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与烘箱2的入风口相通,在热风设备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在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调节烘箱2内各层温度变化的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工作时,风机7将冷风吹入热风设备4通过加热形成热空气, 然后从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进入烘箱2内对茶叶进行烘干与增香。在该过程中,由于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的设置,可根据不同茶叶的温度要求,通过调节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使得热风进入烘箱2内各层时其风量不一样,从而达到调节烘箱2内不同层之间的温度发生变化,并达到对不同类型的茶叶进行烘干增香的目的。如根据不同茶叶的需要,当烘箱2内要求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时;或要求下层温度高,上层温度低;或要求中间层温度高、而上下层温度低时,均可以通过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可以采用多个管道,如可以是烘箱2内各层对应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然后在管道上安装可以调节开度的阀门,即可通过阀门的开启程度调节各层的进风量,从而达到在加工不同类型茶叶时,起到调节烘箱2内各层温度的目的。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为设置在热风设备4出风口处的多个调节风板,调节风板通过螺钉连接在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处。则在加工不同类型的茶叶时,根据该茶叶需要的在烘箱2内的各层温度要求,将螺钉拆下,然后将各调节风板的角度调整好以后,再通过螺钉将调节风板紧固,从而达到调节烘箱2内各层温度的目的。如烘箱2内需要上层温度高时,可将调节风板位于烘箱2的一端往上调整,从而引导大部分的热风吹至烘箱2的上层空间。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热风设备4的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电加热、远红外加热等方式实现,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设置在热风设备4内的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加热器6以及至少一组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电磁感应线圈8。当风机7将冷风吹入到热风设备4内后,使电磁感应线圈8的电路接通,电磁感应线圈8产生高速变化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加热器6时,在加热器6内产生强大的涡流,而加热器6本身处于短路状态,因此涡流在加热器 6自身电阻的作用下会使加热器6自行高速发热,从而实现了电能与热能的转换,形成对热风设备4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目的。经过加热的空气在风机7的作用下经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进入烘箱2内对茶叶烘干。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热器6与电磁感应线圈8可仅设置一组;另外,加热器6与电磁感应线圈8设置在热风设备4内即可,只要能使能使电磁感应线圈8产生的磁力线通过加热器6即可,作为优选方式,加热器6具有多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8设置在加热器6 内部,且每个加热器6内部设置有多组电磁感应线圈8。使得可对加热器6进行双向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茶叶烘干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具有入风口与出风口的烘箱(2),在烘箱(2)的入风口处连接具有出风口与入风口的热风设备(4),在热风设备(4)的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机(7),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与烘箱(2)的入风口相通,在热风设备(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在热风设备(4)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调节烘箱(2)内各层温度变化的风量分层调节结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和平徐海卫李刚彭元辉徐传娣曹江萍曾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测量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