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9391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调色剂含有各自至少含有具有聚酯骨架的树脂A和着色剂的芯颗粒;和各自包封至少具有聚酯骨架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得的在40℃-110℃的吸热峰的树脂B的乙烯基树脂微粒,其中所述乙烯基树脂微粒附着于各芯颗粒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和生产该调色剂的方法,所述调色剂含有 附着于该调色剂表面上的乙烯基树脂,并可用于电子照相。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电子照相成像法的调色剂,具有优异定影性的采用聚酯的调色剂是期望 的。此外,为获得精细图像,具有基本上为球形和窄粒度分布(具体来说数微米)的调色剂 是期望的。作为获得这样的调色剂(着色颗粒)的方法,以下方法是已知的溶解悬浮法, 其中将粘合剂树脂如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并将分散液分散于 水性介质中,以获得着色颗粒;和乳化缔合法,其中使聚酯树脂、颜料和脱模剂等的微粒在 聚集的盐存在下聚集,以调节颗粒的形状,从而得到着色颗粒。然而,在水性介质中生产并含有聚酯树脂作为主要组分的这些调色剂可能具有低 的带电性,难以在电子照相法中使用这些调色剂。特别地,在具有相对较低的机会使调色剂 带电的单组分显影法中,由于调色剂较少带电,会显著发生背景模糊或调色剂脱落等。因 此,出现了对改进调色剂带电性的需求。作为改进调色剂带电性的方法之一,已经知晓使具有优异带电性的苯乙烯-丙烯 酸类树脂存在于调色剂表面的方法(参见日本特开(JP-A) 2006485188)。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聚酯树脂被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覆盖,聚酯树脂不能表 现出其固有的优异定影性。在JP-A2007-233169中,公开了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其满足了低温定影 性和耐热存储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抗反印性、可控的结构和优异的电荷量,不污染显影设 备和其它部件/设备的。特别地,其公开了为静电带电显影用非磁性调色剂提供的调色剂, 生产该调色剂的方法,采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装置,所述调色剂包含 含有具有聚酯骨架的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芯部分,和乙烯基共聚物树脂部分。公开于JP-A 2007-233169的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类似之处在于,调色剂包含含有具有 聚酯骨架的粘合剂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芯部分,以及由乙烯基共聚物树脂形成的壳部 分。然而,在JP-A 2007-233169中,尚未解决调色剂不能具有聚酯树脂优异定影性的常规 问题。公开于JP-A 2007-279689的调色剂包含含有具有聚酯骨架的粘合剂树脂、着色 剂和脱模剂的芯部分,以及由具有高极性的结晶聚酯树脂形成的壳部分。在调色剂具有这 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调色剂具有优异的定影性,但由于具有差带电性的结晶聚酯树脂位于 调色剂表面,从而带电性不足,和不能获得足够的印刷质量。公开于JP-A 2008-268353的调色剂为含有结晶聚酯树脂并具有表面层的调色 剂,所述表面层含有聚氨酯、聚酯、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和结晶聚酯树脂。然而,即使在调 色剂上提供了这样的表面层,但调色剂的带电性不足,和不能获得足够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色剂,和提供生产该调色剂的方法,所述调色剂含 有作为主要组分的聚酯树脂,所述调色剂的表面用各自包封具有优异定影性的聚酯树脂的 乙烯基微粒涂覆以改进定影性。解决问题的手段如下。<1> 一种调色剂,其包含各自至少含有具有聚酯骨架的树脂A和着色剂的芯颗 粒;和各自包封至少具有聚酯骨架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得的在40°C-110°C的吸 热峰的树脂B的乙烯基树脂微粒,其中所述乙烯基树脂微粒附着于各芯颗粒上。<2>根据<1>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B含有结晶聚酯树脂。<3>根据<1>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树脂B在乙烯基树脂微粒中的比例为10质 量% -50质量%。<4>根据<1>的调色剂,其中各乙烯基树脂微粒由乙烯基树脂形成,所述乙烯基树 脂为苯乙烯单体与另一种单体的共聚物,和其中所述苯乙烯单体在所述各单体中的比例为80重量%或更高。<5>根据<1>的调色剂,其中各乙烯基树脂微粒由乙烯基树脂形成,其为聚苯乙火布。<6> 一种生产调色剂的方法,包括至少将具有聚酯骨架的树脂A和着色剂分散或 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以制备油相;在水性介质中制备至少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相;将所述油 相分散在所述水相中以制备其中分散有所述油相形成的芯颗粒的芯颗粒分散液;将包封至 少具有聚酯骨架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得的在40°C -110°C的吸热峰的树脂B的 乙烯基树脂微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制备乙烯基树脂微粒的分散液;和将乙烯基树脂微粒 的分散液加入至芯颗粒分散液中以使乙烯基树脂微粒附着于各芯颗粒的表面上。<7>根据<6>的生产调色剂的方法,其中所述树脂B包含结晶聚酯树脂。<8>根据<6>的生产调色剂的方法,其中所述树脂B在乙烯基树脂微粒中的比例为 10质量% -50质量%。<9>根据<6>的生产调色剂的方法,其中各乙烯基树脂微粒由乙烯基树脂形成,所 述乙烯基树脂为苯乙烯单体与另一种单体的共聚物,和其中所述苯乙烯单体在所述各单体 中的比例为80质量%或更高。<10>根据<6>的生产调色剂的方法,其中各乙烯基树脂微粒由乙烯基树脂形成, 所述乙烯基树脂为聚苯乙烯。<11> 一种处理盒,其至少包含图像承载部件,和配置为采用调色剂显影在图像承 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以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单元,其中调色剂包含各自至少含有具有 聚酯骨架的树脂A和着色剂的芯颗粒,和各自包封至少具有聚酯骨架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 计(DSC)测得的在40°C-11(TC的吸热峰的树脂B的乙烯基树脂微粒,其中所述乙烯基树脂 微粒附着于各芯颗粒上。<12> 一种成像装置,包含图像承载部件;配置为使图像承载部件表面均勻带电 的带电单元;配置为使图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曝光以在其上形成潜像的曝光单元;配置 为将调色剂供应到图像承载部件表面上形成的潜像以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单元;配置为 清除图像承载部件表面上的残余调色剂的清洁单元;配置为将图像承载单元表面上的可见图像通过中间转印介质或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和配置为定影记录介质 上的可见图像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调色剂包含各自至少含有具有聚酯骨架的树脂A和 着色剂的芯颗粒;和各自包封至少具有聚酯骨架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得的在 400C -110°C的吸热峰的树脂B的乙烯基树脂微粒,和其中所述乙烯基树脂微粒附着于各芯 颗粒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具有优异带电性和低温定影性的调色剂。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生 产调色剂的方法,结晶聚酯树脂包封于具有相对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内,从而在调 色剂表面上可存在熔点低于常用结晶聚酯树脂的结晶聚酯树脂。由此,即使加入的结晶聚 酯树脂量相对较少,也可有效改进低温范围内的定影性。通过将聚酯树脂包封在存在于调色剂表面上的苯乙烯树脂颗粒内,将聚酯树脂在 定影时暴露在苯乙烯树脂颗粒上,从而改进定影性。特别地,由于用作聚酯树脂的结晶聚酯 树脂包封于苯乙烯树脂微粒中,结晶聚酯树脂的粘度在定影时迅速下降,使得结晶聚酯树 脂移出苯乙烯树脂微粒。此后,结晶聚酯树脂与调色剂内的聚酯树脂相容,并降低其粘度, 从而显著改进定影性。由于结晶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剂,包含:各自至少含有具有聚酯骨架的树脂A和着色剂的芯颗粒;和各自包封至少具有聚酯骨架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得的在40℃-110℃的吸热峰的树脂B的乙烯基树脂微粒,其中,所述乙烯基树脂微粒附着于各芯颗粒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淳史门田拓也御厨义博野崎刚石川义通不破一兴深尾朋宽三木智晴叶木雅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