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855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由朱砂根50~250份、九头狮子草50~400份、水杨梅根50~300份、糯米藤根50~300份、金果榄20~150份、桔梗50~250份、薄荷50~300份和薄荷脑3~7份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的

技术介绍
咽喉部炎症,是咽喉科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据调查,该疾病占五官科门诊人数的60%左右。其临床症状有咽痛、咽干、发热、咳嗽、咳痰、异物感、咽堵、声嘶、张口及吞咽困难等。目前通常使用西药来治疗咽喉炎症,但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且会反复发作;而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治疗咽喉炎症的中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大多是口服给药,吸收慢,生物利用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且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按照重量份计算,它由朱砂根50~250份、九头狮子草50~400份、水杨梅根50~300份、糯米藤根50~300份、金果榄20~150份、桔梗50~250份、薄荷50~300份和薄荷脑3~7份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准确的说,按照重量计算,它由朱砂根126g、九头狮子草211g、水杨梅根158g、糯米藤根158g、金果榄63g、桔梗126g、薄荷158g和薄荷脑5g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其中所用的辅料为蔗糖和淀粉。所述的剂型为口含片、喷雾剂、口含滴丸、口腔泡腾片或吮吸片。本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药材朱砂根、九头狮子草、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和薄荷脑,朱砂根、九头狮子草、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和薄荷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药液另器保存;药渣加水8~12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5小时,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40~90%,静置8~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7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40的清膏,加入甜味剂蔗糖和粘合剂淀粉,制粒,干燥,另取薄荷脑,加乙醇适量使溶解,喷入颗粒中,再喷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密闭1~3小时,即得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成分,将得到的有效成分加入需要的辅料、按常规方法制备成所需的制剂。本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疾病的口含片是这样制备的称取药材朱砂根126g、九头狮子草211g、水杨梅根158g、糯米藤根158g、金果榄63g、桔梗126g、薄荷158g和薄荷脑5g,朱砂根、九头狮子草、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和薄荷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药液另器保存;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2次,第一次5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7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40的清膏,加入甜味剂蔗糖400g和粘合剂淀粉50g,制粒,干燥,另取薄荷脑,加乙醇适量使溶解,喷入颗粒中,再喷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密闭2小时,压片,即得。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口腔炎,口腔溃疡,口干口苦以及牙龈肿痛,复发性口疮等症,多因风、热、湿邪侵袭咽喉,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风、热、湿邪内犯于肺,心脾积热,热毒上蒸,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火毒内盛伤络则渗血,伤肌膜则化腐成脓,结聚不散则致肿,故而产生疼痛;伤津则口渴、口臭;若邪与风毒、热毒、湿毒相搏在表,则可致恶寒发热等症。中医尚有“无热不成火,无火不成炎,无炎则不痛;火盛成炎,血肉腐而成脓”之说。故治当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利咽喉。本专利技术根据贵州少数民族民间验方,结合中医治疗咽喉疾患理论组方而成。方中九头狮子,味辛、微苦,性凉。归肺、肝经。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止咳除烦。用于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痈疽肿毒等,是为君药;朱砂根,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水杨梅根,味苦、涩,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痄腮等;金果榄,味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等;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毒。用于咳嗽痰多,咽痛,音哑,疮疡脓成不溃等;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热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等;薄荷脑,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糯米藤根味甘、微苦,性凉。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用于乳痈,痢疾,食欲不振,食积腹痛等。诸药相合,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之功。本专利技术的药品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之功效,有较强的抗炎、解热、镇痛和抗菌作用,用于咽痛、咽干、声音嘶哑,或有发热恶风、咳嗽等症的治疗,尤其对咽痛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抗菌、消炎效果好的优点,其为纯中药制剂,不含任何西药成分,无毒副作用;而且其携带、服用方便,通过口腔给药,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理学研究(一)本品咽喉清喉片的药效学研究 1、抗炎作用1.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19~23g。随机分为4组药1组、药2组、强的松组及对照组。灌胃给药或给蒸馏水,0.2ml/10g体重每天给药1次,连续用药2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由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立即给小鼠右耳廓滴二甲苯0.03ml,20分钟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剪下两耳用9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耳片,扭力天秤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肿胀抑制率(等于对照组平均肿胀度减去给药组平均肿胀度/对照组平均肿胀度);并将两耳剪碎,浸泡于7∶3丙酮生理盐水中48小时,以2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于721分光光度计600nm波长比色。记录光密度值,结果见表1。实验结果表明本品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作用。表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 1.2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取大鼠40只,体重150~170g,雌雄兼有。用踝关节周长测定法测量致炎前后后右踝关节周长。将动物随机分4组。药1组、药2组、强的松组及对照组。灌胃给药或水,1ml/100g体重;每天给药2次,连续用药2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给每鼠后右足跖腱膜下向踝关节周围注入10%新鲜鸡蛋清0.1ml,以后每小时测量后右踝关节周长,共测3次。以注射蛋清前踝关节周长为对照,计算给药组与对照致炎后不同时间踝关节的平均肿胀率及给药各组的肿胀抑制率,按下列公式计算肿胀率(%)=致炎后踝关节周长-致炎前踝关节周长/致炎前踝关节周长。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肿胀率-给药组平均肿胀率/对照组平均肿胀率。结果见表2。实验结果表明本品能抑制蛋清所致足肿胀的作用。表2 咽喉清喉片对蛋清所致足肿胀的影响(X±S) 注※表示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2、解热作用取大鼠40只,体重190~240g,雌雄各半,先测量正常体温2次,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然后给每鼠背部皮下注射10%酵母悬液1ml/100g体重。然后每隔1小时测量1次体温,大约7小时达高峰后,随机分4组,分组及给药时间同上实验。给药后每小时测1次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实验结果见表3。表3 四炎神含片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X±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由朱砂根50~250份、九头狮子草50~400份、水杨梅根50~300份、糯米藤根50~300份、金果榄20~150份、桔梗50~250份、薄荷50~300份和薄荷脑3~7份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计算,它由朱砂根126g、九头狮子草211g、水杨梅根158g、糯米藤根158g、金果榄63g、桔梗126g、薄荷158g和薄荷脑5g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口含片、喷雾剂、口含滴丸、口腔泡腾片或吮吸片。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药材朱砂根、九头狮子草、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薄荷和薄荷脑,朱砂根、九头狮子草、水杨梅根、糯米藤根、金果榄、桔梗和薄荷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药液另器保存;药渣加水8~12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5小时,滤过,与上述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时测相对密度为1.10~1.3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40~90%,静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云杨永平李寿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奥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