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血竭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有效量的血竭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和适宜的药物载体构成。
技术介绍
血竭又名麒麟竭,在我国作为名贵中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来源于龙舌兰科的龙血树属、棕榈科的黄藤属、大戟科的巴豆属、豆科青龙木属植物。血竭具有怯淤定痛、止血生肌的作用,用于跌扑折损,内伤淤痛,外伤出血不止。通常情况下研磨或入丸后内服,或研磨撒或入膏药外用。血竭单剂、复方在外科、妇科、口腔科、皮科等领域已有应用,如治疗跌打损伤、褥疮、表皮溃疡、宫颈炎、宫颈糜烂、痔疮、口腔溃疡、尖锐湿疣等,采用外用给药较口服给药往往效果更好。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可以外用的血竭制剂上市,只有供口服的龙血竭散、胶囊及含服的龙血竭片、含片,在外用时只能将口服散剂(如叶青芸,陈祥风,黄月琴,外用血竭散剂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6期,28-29。)、或取胶囊内容物(马秀英,梁开运,龙血竭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激光杂志,2004年,第25卷第1期,45。),或将血竭原药材打粉(包龙.,包卫华,血竭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1997年,第 ...
【技术保护点】
含有血竭的外用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有效量的血竭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和适宜的药物载体制成。所述的血竭来源于龙舌兰科的龙血树属、棕榈科的黄藤属、大戟科的巴豆属、豆科青龙木属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有血竭的外用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有效量的血竭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和适宜的药物载体制成。所述的血竭来源于龙舌兰科的龙血树属、棕榈科的黄藤属、大戟科的巴豆属、豆科青龙木属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可以是栓剂、软膏剂或巴布剂等外用制剂。3.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效量的血竭粉(过100~200目筛)和适宜的空白栓混合制备而成。每粒栓剂中血竭的含量为50~800mg,血竭与空白栓的重量比例可为1∶(1~100)。适宜的空白栓由基质、增塑剂组成,所述基质可以选自半合成脂肪酸酯、可可脂、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S-40、F-68、甘油明胶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增塑剂可以选用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其用量占整个处方量的1.5~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血竭100份,S-401500份和甘油100份,经过以下方法取血竭,加入到球磨机或气流粉碎机中,处理1~2小时,充分粉碎后,过100~200目筛;另取S-40,加热至全部熔融,先后加入甘油、血竭细粉,搅拌均匀,冷却至约60℃时,灌注入至栓剂模具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时,启模,制备而成。5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效量的经超微粉碎后的血竭粉(至少过100目筛)和适宜的空白软膏混合制备而成,血竭粉与空白软膏的比例为1∶(3.3~40)。适宜的空白软膏由基质、乳化剂组成,必要时加入防腐剂。所述的基质包括油相基质和水相基质,其中油相基质可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硬脂酸、十六醇、十八醇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水相基质选自甘油、丙二醇、水中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吐温-80、司盘-60、十二烷基硫酸钠、poloxamerl88中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腐剂选自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苯甲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几种。6权利要求5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制得将油相基质混合加热至65~95℃熔融,另取水相基质加热至约相同温度,于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入到油相当中,充分乳化,待乳膏冷却至约50℃时,加入经超微粉碎的血竭(至少过100目筛)细粉,搅拌均匀即可。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防腐剂。7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血竭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轶东,刘鸿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