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7311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有清灰套管,所述换热器本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的清灰喷射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自清灰换热器,通过将清灰喷射头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以实现更好的清灰效果,清灰装置既和换热器溶为了一体,同时又不破坏原换热器的结构和管群的排列,同时在清灰时,能极其简易地清理换热器管外壁上的积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灰换热器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由于重油价格昂,工业炉窑燃料纷纷改为高炉煤气和热脏发生 炉煤气作为燃烧源。现有的热脏发生炉这样,其烟气中含尘量大,装在烟道内 的热交换器的烟气侧表面常为燃料含灰或炉内物料飞尘等杂质所粘附,长期存 积在传热表面上的灰尘很难清除且愈积愈厚,甚至使烟气通道完全堵塞。积灰 影响传热效率,降低预热温度。从而大大影响炉子的热效率。过去,国内外工业炉换热器没有专门的清灰装置,更没有自清灰换热器。 换热器热交换管表面上的清灰工作要等炉子大中修时,依靠工人进入烟道内, 用人工和简单的机械方法进行清扫。这种清扫方式既花费劳力又影响生产,工 换热器器壁上的积灰往往要等严重堵塞时才清理。这样严重影响了炉子的热效 率,而且清理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清灰 换热器,针对现有的炉体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自清灰,这样可以提高炉体工作 的热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且炉体能够在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清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 体,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有清灰套管,所述换热器本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清灰 套管导通的清灰喷射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清灰套管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成网状设置。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清灰喷射头的喷嘴内腔为通道,且该通道 中部的内径小于喷嘴口的内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清灰套管套接于换热器本体的热交换管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清灰阀和喷射介质管,所述喷射介质管 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所述清灰阀设置于所述清灰套管与所述喷射介质管之间。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 设置有清灰套管,所述换热器本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的清灰喷射 头。本技术提出的自清灰换热器,通过将清灰喷射头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 以实现更好的清灰效果,清灰装置既和换热器溶为了一体,同时又不破坏原换 热器的结构和管群的排列,同时在清灰时,能极其简易地清理换热器管外壁上 的积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清灰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4为清灰套管结构示意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示意图6为清灰喷射头的喷嘴构剖视示意图7为螺旋式插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如图1、 2、 3所示,包括换热器本体5,所述换热器 本体5设置有换热器上风箱1,所述换热器上风箱连接有清灰套管2,如图1和 2所示,清灰套管2形成网络状,并与换热器本体5设置在一起,这样可以提升 清除效果。清灰套管2设置有清灰喷射头4,清灰喷射头4的喷嘴按照高压喷射拉瓦尔管原理设计的,其结构如图5和6所示,喷嘴的形状为先收縮后扩张, 其内腔为光滑的通道。如图1所示,冷风沿X方向进入换热器本体5,然后沿Z 方向经过换热器本体5,由Y方向排出热风。烟气则沿W方向经过换热器。如图1和7所示,还可以包括一个螺旋式插入件8,其材质为1Crl8Ni9Ti, 厚度0.5mm,在插入件长度上,每隔350400mm螺旋旋转一次。安装方式为 悬挂式。清灰管和换热器熔为一体,暴露在换热器群里的组成网络的清灰管,清灰 管上装有利用拉瓦尔原理设计的若干喷头。需要清灰时,打开换热器外喷射介 质的开关,喷射介质(压縮空气或者蒸汽)从喷头内以超音速对换热器管群表 面从不同方向进行强有力的吹刷,使沉淀或粘附在换热器管壁外面的灰尘去掉, 以保持传热表面始终洁净,防止其传热效果恶化。喷嘴采用1CR18Ni9Ti钢,喷嘴经优化后的尺寸是长27mm,收縮段管夹 角是40度。安装在换热器中的清灰套管2的高度间距是500mm,其布置在一组 换热器本体5的四角,在高度和空间上形成网络吹扫。这样喷嘴所喷出的高速 气流就可以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角度清扫热交换管外表面的灰尘。如图4所示,清灰套管2套接装在上下风箱和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里。套 管间的环缝通预热空气(如图4中的U方向),套管中的清灰装置内套管3里走 清灰介质(如图4中的V方向),这样就形成一个热交换器和清灰装置的统-M本。 不用清灰装置时,输送清灰介质的管道在高温下由于预热空气的不断冷却,用 于输送清灰介质的管子始终处于低温保护之下。安装在上下风箱里的另一部分 输送喷射介质的导管也处于低于350度的温度之下。这样,清灰装置既和换热 器溶为了一体,同时又不破坏原换热器的结构和管群的排列,同时在清灰时, 能极其简易地清理换热器管外壁上的积灰,其结构十分巧妙。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 的情况下,所属
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 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有清灰套管,所述换热器本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的清灰喷射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清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套管为两 个或两个以上,且成网状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清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喷射头的 喷嘴内腔为通道,且该通道中部的内径小于喷嘴口的内径。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清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套管套接 于换热器本体的热交换管内。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清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灰阀和喷 射介质管,所述喷射介质管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所述清灰阀设置于所述清灰 套管与所述喷射介质管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有清灰套管,所述换热器本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的清灰喷射头。本技术提出的自清灰换热器,通过将清灰喷射头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以实现更好的清灰效果,清灰装置既和换热器溶为了一体,同时又不破坏原换热器的结构和管群的排列,同时在清灰时,能极其简易地清理换热器管外壁上的积灰。文档编号F28G1/16GK201322574SQ20082022794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范斌, 蔡振凯 申请人:河北九鼎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清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设置有清灰套管,所述换热器本体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清灰套管导通的清灰喷射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振凯张范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九鼎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