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6382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温度采样信号Vtemp;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一阈值电压V1相比较,控制制冷装置的工作,当Vtemp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压V1时,开启制冷装置;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二阈值电压V2相比较,控制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当Vtemp高于或等于V2时启动过温保护装置,关闭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保持制冷装置开启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简单的模拟电路实现对系统的智能控制。在电磁环境复杂,或者无智能芯片支持的电力设备供应器上达到智能控制的效果,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充电设备的冷却 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车的研究开发成为汽车工业研究和开发的趋势。其中,动力电池作为 电动车的关键部件,成为研究开发的重点内容。动力电池在-40°C到70°C的宽环境温度范 围内工作,在温度超过一定程度后,充放电效率大幅降低。因此,动力电池的充电设备都包 括有制冷装置和过热保护装置。相应的,动力电池的充电设备需要一套制冷装置和过热保 护装置的控制装置及方法。当前制冷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1)无反馈制冷装置,过温保护直接关闭设备,包括制冷装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过温保护后无法使设备温度迅速降低下来,重新启动设备速度慢。并且制冷装置无采样控 制,即在任何正常工作情况下制冷装置都工作,耗能大。(2)温度采样控制制冷装置,过温保护关闭设备。这种方法同样存在过温保护后无 法快速重新启动充电的缺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系统过温保护后,重新启动速度快且具备制冷装置采样控制的 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 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设备温升不大则不开启制 冷装置;高温工作时过温保护后,关闭输出的同时,维持制冷装置的工作,使其可迅速恢复, 重新启动充电,达到高温条件下可间歇性充电的目的。同时又能实现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 处于待机状态时,可以关闭制冷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 能控制装置,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在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中,该冷却系统包括制冷装置和过温 保护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模块,用于获取温度采样信号Vtemp ;制冷控 制模块,用于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一阈值电压Vl相比较,控制制冷装置的工作,当 Vtemp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压Vl时,开启制冷装置;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用于将温度采样 信号Vtemp与第二阈值电压V2相比较,控制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当Vtemp高于或等于V2 时,启动过温保护装置,关闭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保持制冷装置开启状态。上述温度采样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制冷控制模块和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的输 入端,上述制冷控制模块与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相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 智能控制方法,所述冷却系统包含在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制冷装置和4过温保护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温度采样信号Vtemp ;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一阈值电压Vl相比较,控制制冷装置的工作,当Vtemp 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压Vl时,开启制冷装置;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二阈值电压V2相比较,控制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当 Vtemp高于或等于V2时,启动过温保护装置,关闭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保持制冷装置开启状 态。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在低环境温度条件下设备温升不大则不 开启制冷装置,高温工作时过温保护后,关闭输出的同时,维持制冷装置的工作,使其可迅 速恢复,重新启动充电,达到高温条件下可间歇性充电的目的;同时又能实现正常工作状态 下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可关闭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设备工作在三种状态下的工作模式控制,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能 耗,协调制冷装置在过温保护后的工作状态和对系统的控制方法,解决高温时间歇工作的 控制策略,实现整体的智能控制。本电路采用简单的模拟电路实现对系统的智能控制,在电磁环境复杂,或者无智 能芯片支持的电力设备供应器上起到替代性的作用,达到智能控制的效果,并且具有很好 的稳定性,电路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温度采样模块的电路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控制模块即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的电路图;以及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中,冷 却系统包括在动力电池中,上述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制冷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以及功能电 路。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如图中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100,包括温度采样模块 101、制冷控制模块102、过温保护控制模块103。其中,温度采样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制冷控制模块和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的输 入端,制冷控制模块与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温度采样模块101,是用于获取温度采样信号Vtemp。结合图2所示,温度采 样模块101包括用于提供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源Ref 5,以及与基准电压源Ref 5相连的热敏 电阻RT1。该热敏电阻RTl用于调节温度采样信号Vtemp的值。具体地说,热敏电阻RTl的一端连接到温度采样模块的输出端,其与电阻Rll分压后输出温度采样信号Vtemp。在本实 施例中,上述热敏电阻RTl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即NTC热敏电阻。上述温度采样模块 101进一步包括用于为电路提供电压基准的稳压管U2。在本实施例中,稳压管U2采用型号 为TL431的稳压管。稳压管U2的一端与热敏电阻RTl相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到公共地GND。图3示出了制冷控制模块102和过温保护控制模块103的电路图。如图中所示, 图3中上半部电路为制冷控制模块102,该制冷控制模块102用于将来自温度采样模块的温 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一阈值电压Vl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制冷装置的工作。制冷控制模块102包括第一比较器U1B,该比较器的正极接收来自温度采样模 块102的温度采样信号Vtemp,负极连接至第一阈值电压VI,其输出端通过电阻R5连接到 NMOS管Q1。如图3中所示,制冷控制模块102进一步包括由二极管Dl和电阻Rl构成的第 一回执电路。NMOS管Ql和第一回执电路分别连接到制冷装置。NMOS管Ql连接到制冷控 制端,制冷控制端和公共地GND之间连接有小功率制冷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小功率制冷器 件为风扇。制冷控制模块102控制制冷装置开启后,NMOS管Ql导通,Ql导通后,通过制冷控 制端可直接驱动低压电机等小功率制冷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控制端驱动风扇工作。图3中进一步示出了过温保护控制模块103的电路图。如图中所示,过温保护控 制模块103用于将来自温度采样模块的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二阈值电压V2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该过温保护控制模块103包括第二比较器U1A,该 比较器的负极接收来自温度采样模块102的温度采样信号Vtemp,正极连接至第二阈值电 压V2,其输出端连接至过温保护装置。过温保护控制模块103进一步包括由二极管D5和电 阻R14构成的第二回执电路。该第二回执电路连接到过温保护装置。 为提升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温度采样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在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制冷装置和过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模块,用于获取温度采样信号Vtemp;制冷控制模块,用于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一阈值电压V1相比较,控制制冷装置的工作,当Vtemp高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压V1时,开启制冷装置;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用于将温度采样信号Vtemp与第二阈值电压V2相比较,控制过温保护装置的工作,当Vtemp高于或等于V2时,启动过温保护装置,关闭动力电池充电设备,保持制冷装置开启状态,所述温度采样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制冷控制模块和所述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制冷控制模块与所述过温保护控制模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雷郭彬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