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其包含磷酸水溶液、增稠剂及视需要使用的添加剂,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且所述CMC具有以下的性质:(a)当加水配置成1重量%的CMC水溶液时,具有100至2000cps的粘度;及(b)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为21%至3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可用于牙科填补时的前处理,通过结合磷酸水溶液及具有上述特殊性质的CMC增稠剂,所形成的酸蚀凝胶不会任意流动,因此能针对特定的牙齿表面部位进行酸蚀作用,使处理过的牙齿表面变粗糙,从而促进后续填补过程中牙齿与填补树脂间的紧密粘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颖的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可广泛应用于牙齿填补修复过程中 作为酸蚀处理剂之用。
技术介绍
利用压克力树脂填补蛀牙窝洞的处理程序,已是目前牙医所普遍应用的方法。一 般在填补前的前处理步骤为酸蚀处理,即利用磷酸将牙齿表面进行酸蚀与粗糙化,从而将 牙齿珐琅质或象牙质表面的脏污清洁或去矿化(demineralize)。此酸蚀处理不仅能将牙齿 表面的细微脏污清除干净,同时也能使牙齿的珐琅质产生脱钙作用,于牙齿表面形成粗糙 化表面,而产生较大的比表面积,此步骤有利于后续填补牙齿过程中,填补材与牙齿间的紧 密粘着。一般酸蚀处理使用的酸蚀剂为磷酸水溶液,其浓度大多为10至40重量%之间,由 于其流动性好,涂在牙齿表面时会任意流动,而造成健康牙齿表面也受到酸蚀产生脱钙作 用,甚至可能造成牙齿周遭组织的伤害。因此,许多文献便开始着手开发胶体状的酸蚀剂, 称为酸蚀凝胶,所述酸蚀凝胶的作法为,添加增稠剂于磷酸水溶液中,使其呈现胶体状,以 改善磷酸水溶液流动性太好的缺点。由此形成的磷酸是酸蚀凝胶,于使用时可直接涂布在 特定的牙齿表面部位,而不会任意流动,从而可防止健康的牙齿被酸蚀脱钙。早期的文献主要是利用硅石(silica)当增稠剂(例如美国第4,802,950号 专利、第6,537,563号专利及第6,753,001号专利),使磷酸水溶液增稠,并将其充填入 25G(针头内径0. 25mm)针筒中,以方便能精准的将磷酸凝胶配置在牙齿表面的正确位置 上。然而,由于硅石的保水性不好,随时间增加,磷酸凝胶中的水分会逐渐蒸发,而使磷酸 浓度增加,使用时不仅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伤害,也容易造成针头堵塞,导致使用上的诸多不 便。为了改善上述使用硅石当增稠剂的缺点,后续许多文献转而使用保水性好的分 子当增稠剂,如甘油(glycerin ;美国第5,%4,996号专利)、蔗糖素(sucralose ;美国第 6,689,343号专利)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美国第6,027,341号专利及第6,537,563号专 利)等。其中纤维素是最常见的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简 称CMC),所述结构具有吸水性与保水性好的特性,适合作为磷酸水溶液的增稠剂使用。然而,并非所有的CMC都适合用于制备磷酸酸蚀凝胶,本案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后发现, CMC的粘度(viscosity)及钠盐平均取代率(average degree of substitution)对磷酸水 溶液的最终凝胶状态影响甚巨,这是过去文献中所未曾提及的。CMC的固有粘度与其分子 量及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量大其容易造成分子间的纠缠(entanglement)而使其粘度 提高,造成制备成凝胶时其流动性差,甚至粘度更高时有可能使胶体应用时容易阻塞针头, 造成操作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将CMC应用在制备酸蚀凝胶时,CMC所处的环境为酸性,而 根据勒夏特列(Le Chatelier)理论,CMC的钠盐平均取代率越高时,其在酸性水溶液中的 溶解度越差。当溶解度差时,会导致CMC于磷酸溶液中,分散不均,而使用时则易造成针头阻塞,也会使医师使用操作不便。所以若CMC作为增稠剂制备磷酸酸蚀凝胶时,为了使磷酸 水溶液有效增稠(在使用上不会有阻塞针头的现象),且同时维持酸蚀凝胶良好的保水性, CMC的粘度及钠盐平均取代率等条件的选择是重要因子,但在过去的相关文献中却没有提 及。美国第6,027,341号专利仅揭示可添加1-5%的CMC至乙二胺四乙酸(EDTA)水溶液 中作为增稠剂。美国第6,537,563号专利则揭示一种包含10-50重量%的磷酸及约3至约 20重量%的硅溶胶(colloidal silicasol)的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可视需要 包含0. 1-3%的CMC作为有机增稠剂。两者文中皆未说明是何种型态的CMC。因此,在本专利中主要是揭露一种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通过结合磷酸水溶液及 具有特殊性质的CMC增稠剂,所形成的酸蚀凝胶不会任意流动,且具备相当好的保水性,当 充填在注射容器中接上25G针头后仍可顺利挤出而无阻塞针头的现象,可广泛应用于牙齿 填补修复过程中作为酸蚀处理剂之用。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其包含磷酸水溶液及增 稠剂,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且所述CMC具有以下的性质(a)当加水配置成1重量%的CMC水溶液时,具有100至2000cps的粘度;及(b)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为21%至3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增加牙齿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其包括在使用填补树 脂之前,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施加至牙齿表面,于适当时间,使其产生不均 勻表面,再以清水将所述组合物自牙齿表面移除。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发现为了使磷酸水溶液有效增稠(在使用上不会有阻塞针头的现 象),且同时维持酸蚀凝胶良好的保水性,所述CMC增稠剂的粘度及钠盐平均取代率等条件 的选择是重要因子,进而提出一种包含磷酸水溶液及具有特殊性质的CMC增稠剂的齿科酸 蚀凝胶组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面,用于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磷酸水溶 液的浓度为10至40重量%,优选为37重量%。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中的磷酸含量可有效 提供2分钟内,优选1分钟内,将牙齿表面酸蚀作用。所述磷酸的有效含量一般而言可赋予 凝胶组合物不高于1的PH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面,用于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中作为增稠剂使用的CMC 其含量以组合物总重量计,优选为0. 5至7重量%,更优选为1至6重量%,最优选为2至5重量%。可使用于本专利技术作为增稠剂使用的CMC必须同时具有以下性质(a)当加水配置成1重量%的CMC水溶液时,具有100至2000cps,优选具有300 至1500cps的粘度;及(b)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为21%至33%。以下将说明钠盐平均取代率的定义。若作为增稠剂使用的羧甲基纤维素及其钠盐具有如下式⑴及(II)的结构钠盐平均取代率当η = 10时,即有六十个OH官能基,其中若有十三个官能基的 H被-CH2COONa取代时,则CMC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即为21 %,依此类推。如前所述,CMC增稠剂的粘度及钠盐平均取代率等条件的选择是重要因子。CMC增 稠剂粘度过高时(分子缠绕的程度过大)或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过高(酸性环境下溶 解度降低)时,由此形成的酸蚀凝胶过于胶结,不易自针筒挤出,且容易阻塞针头,降低牙 医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便利性。反之,CMC增稠剂粘度过小时或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过 低时,由此形成的酸蚀凝胶流动性太好,因此实际使用时容易随处流动造成牙齿周围组织 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的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由于使用具有特定范围的粘度及分子上钠盐平均 取代率的CMC增稠剂,从而呈现为半胶体状态(semi-gel type),当填充至针筒施用时,不 仅可顺利挤出而无阻塞针头的现象,此外当施加至牙齿表面时亦可固定在特定的部位,不 致随意流动造成牙齿周围组织的伤害。本文中,“半胶体状态”是指将酸蚀凝胶充填至3mL 的针筒并装设在万能试验机anstron)的夹具上以固定2mm/min的速度向下压,此时将针 筒压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科酸蚀凝胶组合物,其包含磷酸水溶液及增稠剂,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且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以下的性质:(a)当加水配置成1重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时,具有100至2000cps的粘度;及(b)分子上的钠盐平均取代率为21%至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致达,张根源,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