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对称旋转工件的内表面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二维柱腔抛光机。 技术背景在科研和生产活动中,在很多场合对柱腔内表面有粗糙度要求, 一个是柱腔内表面的本 身使用, 一个是为了后续工艺的质量要求。比如,ICF实验用耙腔的内表面,为了提高内表 面质量, 一是需要提高模子表面粗糙度,二是可以对内表面进行抛光。目前的文献中,还没有柱腔内表面抛光的技术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对柱腔内表面的二维抛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二维柱腔抛光机。 本技术的二维柱腔抛光机,包括抛光叉、工件安装架,卡口夹、导轨I、抛光叉安装盘、提供回转运动的电机、滑块i、导轨n、滑块n、提供水平运动的偏心轮电机、固定 夹和基座。工件支撑架和导轨n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工件卡口夹用螺钉固定在工件支撑架上。 滑块n设置在导轨n上,可以前后移动。导轨ii的尾部设置有固定滑块n的固定夹。在需要 固定时,用导轨ii尾部的固定夹固定在导轨n上。滑块n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电机和导轨i, 滑块i设置在导轨i上,导轨i与滑块i活动连接,滑块i可以前后自由滑动。。偏心轮电机 通过传动连杆与滑块i活动连接。电机设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腔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机含有工件安装架(1)、卡口夹(2)、抛光叉安装盘(3)、提供回转运动的电机(4)、提供水平运动的偏心轮电机(5)、导轨Ⅰ(7)、滑块Ⅱ(8)、导轨Ⅱ(9)、基座(10)、滑块Ⅰ(11)、抛光叉(12);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基座(10)上固定设置有工件安装架(1)和导轨Ⅱ(9);卡口夹(2)固定在工件安装架(1)上;滑块Ⅱ(8)设置在导轨Ⅱ(9)上,导轨Ⅱ(9)的尾部还设置有固定滑块Ⅱ(8)的固定夹(6);滑块Ⅱ(8)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电机(5)和导轨Ⅰ(7);滑块Ⅰ(11)设置在导轨Ⅰ(7)上,导轨Ⅰ(7)与滑块Ⅰ(11)活动连接;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斌,唐永建,张林,雷海乐,陈志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