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德钊专利>正文

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15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的代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制作成膏体的具有防治和保健作用的凉茶的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独立包装并可制成膏状且药效和药量稳定的凉茶膏的工艺。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将中草药冲洗除去尘土,然后加水煎煮提取药液并对药液进行过滤制得中草药凉茶提取液;将按重量百分比计0.2-2%的果冻粉、0.5-10%的淀粉和5-10%的纯净水充分混合;将按重量百分比计56-94%的中草药凉茶提取液与上述混合物边搅拌边混合并加热至90℃以上,20-30分钟;灌装入事先经消毒的可罐装容器中;消毒;冷却凝固;包装并贮藏。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实现凉茶的广泛推广提供了一种新工艺,其可操作性强且不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的代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制作成膏体的具有防治和保健作用的凉茶的工艺。
技术介绍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一种由中草药熬制的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用茶饮料。怎样将凉茶这一在两广地区盛行的具有防治作用的保健品在全国推广的问题一直是凉茶界同仁渴望解决的问题。对此大胆探索取得成效的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当数“王老吉”罐装饮料,其“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当然,王老吉凉茶为我国这一优秀的传统保健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在广东凉茶的品牌和种类更是多不胜数,仅在东莞就有“杏林春”和“黄振龙”两大凉茶品牌的分店星罗棋布于各大街小巷,其用于疾病的防治和日常保健深受一部分东莞人的认可可见一斑,当这部分人们处于轻微感冒、腹泻、肢体酸痛和乏力等亚健康状态时,首选凉茶,适应于各种症状的凉茶品种也应运而生。 目前,市售凉茶除了“王老吉”和“黄振龙”等少数几家凉茶公司有饮料型的凉茶外,大都是传统中药的汤剂型,总而言之都是液体凉茶,而对液体凉茶进行口味的改进工艺复杂。其中,汤剂型的药效是最好的,“杏林春”可以说是汤剂型的典范,其分店在东莞城区的分布的稠密程度可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但现阶段市售汤剂型凉茶都是在总公司集中加工成中药汤剂型,再由各销售点分装至销售处保温加热放置;当有顾客惠顾就倒进一次性杯中供顾客饮用或外带;凉茶液经长时间加热后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无可避免导致其成份的分解及改变,从而导致凉茶的功效的降低;更有甚者,一部分凉茶店以金属器皿进行保温加热,长时间就会产生某些有毒的物质,直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民间长期有此一说,长时间煮熬的凉茶反成“热”性;其次,长时间的加热会导致原来的水分蒸发,导致浓度增加,难以把握每个顾客的饮用量,随意性强,从此方面来说对消费者也是不负责任的;还有,从凉茶熬制成品到顾客饮用多次经过人的手工罐装,难免有污染,对于顾客来说是不卫生的。另外,由于浓郁的中药味难被大多数人接受尤其是未喝惯中药的的现代青年少年。 在公开号CN1244349、公开日2000年02月16日和名称为凉茶及其液态、固态生产方法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以薄荷、枯梗、苦丁茶、甘草、绿茶、啤酒花、金银花等性凉中药为原料,制成液态或固态凉茶,液态加麦冬,玄麦,固态加藏青果,并加大金银花份量。本凉茶性凉味苦,可防治热重引起的牙痛和咽喉痛,减少和消除脸部青春痘,因不含糖,对高血压、高压脂,糖尿病人和热重儿童尤其适宜,是人们暑天饮用的止渴、消暑、解热的新型饮料。 其液态凉茶是将茶原料在水中煎泡提汁制成或在提汁中充入二氧化碳封装并巴氏消毒,除了口味,其形态和市售普通饮料无异;其固态凉茶实质上是茶原料的细粉分装成的一次性袋泡茶,不可直接吃或饮,需冲泡才可饮,对于出门在外没有杯子的人,饮用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彻底改变凉茶的外观形态,实现凉茶真正意义上的“吃”而不是将“喝”说成的“吃”,并可避免凉茶长时间加热而产生的上述负面不利影响和多次经过人的手工灌装的难免污染而且保持凉茶的药效和药量稳定,进一步在口感上让大多数人们接受而愿意吃,从而将凉茶这种有一定疗效的传统保健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提供一种独立包装并可制成膏状且药效和药量稳定的凉茶膏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解决对传统液体凉茶爱好者的特殊爱好的保留的问题,提供一种经微波炉临时短时间加热即可复原为液体并在口感上让人们更易接受的独立包装并可制成膏状的凉茶成品的配方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总的构思是1)制作中草药凉茶提取液;2)制作促使中草药凉茶提取液凝固的促凝剂;3)将上述制得品混合搅拌并加热,4)冷却凝固。 针对这一总构思,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可有下述方案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包括1)将中草药冲洗除去尘土,然后加水煎煮提取药液并对药液进行过滤制得中草药凉茶提取液;2)将按重量百分比计0.2-2%的果冻粉、0.5-10%的淀粉和5-10%的纯净水充分混合;3)将按重量百分比计56-94%的中草药凉茶提取液与上述步骤2)的混合物边搅拌边混合并加热至90℃以上,20-30分钟;4)灌装入事先经消毒的可罐装容器中;5)消毒;6)冷却凝固;7)包装并贮藏。上述工艺可以省去6),低温贮藏也可自然凝固。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改善口感,所述步骤2)中加入按重量百分比计0.02-2%的琼脂粉。 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延长保质期,所述步骤2)中加入按重量百分比计0.5-1‰的防腐剂。 上述凉茶膏经微波炉临时短时间加热即可复原为液体并在口感上让人们更易接受,适用于对液体凉茶有特别爱好者或不适宜吃冷饮者。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还可用下述方案解决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包括1)将中草药冲洗除去尘土,然后加水煎煮提取药液并对药液进行过滤制得中草药凉茶提取液;2)将按重量百分比计10-30%的淀粉和5-10%的纯净水充分混合;3)将按重量百分比计56-94%的中草药凉茶提取液与上述步骤的2)混合物边搅拌边混合并加热至90℃以上,20-30分钟;4)灌装入事先经消毒的灌装容器中;5)消毒;6)冷却凝固;7)包装并贮藏。上述工艺可以省去6),低温贮藏也可自然凝固。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2)中加入按重量百分比计0.2-2%的果冻粉。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加入按重量百分比计0.04-1%的琼脂粉。 对于上述工艺制得的凉茶膏,其口感本身已经很爽滑;还可在食用时,根据顾客的体质和口味加进炼乳和蜂蜜或蔗糖或甜菊素粉(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其选用)等调味佐料进行调味。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如下几点1)对凉茶进行从液态到膏体的形态的改变和口感的改进以及进一步调和其口味,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2)其制作工艺可操作性强,原料来源取材广泛,可在不提高成本的基础上为其推广提供前提条件;3)还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配制适应不同症侯的中草药配方,制出不同的药茶液进而制成不同的药茶膏,在前述两有益效果的基础上,为其在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体质的人们的日常保健,提供了一种适应范围更广的药茶膏制作工艺,为解决凉茶业界长期渴望解决的大范围推广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凉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方案一的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方案二的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将金银花300克、橘红200克、鱼腥草200克、桔梗300克、淡竹叶300克、菊花300克和薄荷200克等中草药混合,用加压水冲洗干净,加水15千克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煮沸20分钟后过滤,取凉茶液10千克;同时制备琼脂粉5克、果冻粉35克、淀粉50克和纯净水500克的混合液,将其搅拌均匀;将凉茶液与上述搅拌均匀的混合液再次混合,搅拌的同时加热至90℃,持续30分钟;送入无菌室进行无菌灌装,灌装进可进行微波加热的40个陶瓷杯或碗中,成40份,在室温20℃的条件下放置1小时30分钟,凝固成膏状;紧接着进行封口包装和低温贮藏,就获得独立包装的供一人一次食用的凉茶膏成品。也可在灌装后直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1)将中草药冲洗除去尘土,然后加水煎煮提取药液并对药液进行过滤制得中草药凉茶提取液;2)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果冻粉0.2-2%、淀粉0.5-10%和纯净水5-10%充分混合;3)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中草药凉茶提取液56-94%与上述步骤的2)混合物边搅拌边混合并加热至90℃以上,20-30分钟;4)灌装入事先经消毒的罐装容器中;5)消毒;6)冷却凝固;7)包装并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1)将中草药冲洗除去尘土,然后加水煎煮提取药液并对药液进行过滤制得中草药凉茶提取液;2)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果冻粉0.2-2%、淀粉0.5-10%和纯净水5-10%充分混合;3)将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中草药凉茶提取液56-94%与上述步骤的2)混合物边搅拌边混合并加热至90℃以上,20-30分钟;4)灌装入事先经消毒的罐装容器中;5)消毒;6)冷却凝固;7)包装并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琼脂粉0.0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凉茶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按重量百分比计的防腐剂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钊
申请(专利权)人:梁德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