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材汇流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5576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材汇流排。在大电源和感应炉领域大电流传输中, 常用良导体金属,如铜、铝等金属排作传输电流的载体。金属排通过直流或交 流时,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等物理现象,通过金属导体时电流会重新分布, 即在载流导体中,电流不是在导体截面均匀流过,而是按集肤效应、邻近效应 流过,金属排一侧载流量大,一侧载流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金属导体,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节材汇流排在两块金属导体之间设置绝缘板,金属导体的厚度 为电流集中的透入深度的1.2-2倍;绝缘板的厚度为爬电距离的1-1.5倍。和 现有技术相比,传输同样的功率电流,最大的区别在于节约贵重的金属导体材 料近一半,安装方便,节约空间,电效率高、节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材汇流排
技术介绍
在大电源和感应炉领域大电流(几百、上千和上万安培)传输中,常用良 导体金属,如铜、铝等金属排作传输电流的载体。金属排通过直流或交流时, 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等物理现象,通过金属导体时电流会重新分布(见图2),即在载流导体中,电流不是在导体截面均匀流过,而是按集肤效应、邻近 效应流过。换句话说,金属排一侧载流量大, 一侧载流量小。金属排导体增加 厚度从根本上不能改变载流量,只能改变载流导体安装强度,只用宽度能改变 载流量,特别对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流,透入深度小,这种现象更明显。铜排的 厚度决定依据电流集中的透入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安装方便的汇流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金属导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节材汇流排在两块金 属导体之间设置绝缘板,金属导体的厚度为电流集中的透入深度的1.2-2倍; 绝缘板的厚度为爬电距离的1-1. 5倍。上述的两块金属导体与绝缘板通过螺栓固定。上述的绝缘板为空心结构。3上述的金属导体两侧设置水冷管。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传输同样的功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材汇流排,包括金属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材汇流排在两块金属导体(1)之间设置绝缘板(2),金属导体(1)的厚度为电流集中的透入深度的1.2-2倍;绝缘板(2)的厚度为爬电距离的1-1.5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彩娥田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