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加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160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晶硅加料器,包括一筒体,筒体内腔中置有一根具有轴套的中心轴,轴套由径向支撑杆定位在筒体上;所述中心轴下端设有一重锤,重锤向下伸出筒体的下端口,筒体下端口的端口壁上环设有多片合页,重锤上具有一个搭接平面;所述中心轴向上伸出筒体的上端口,中心轴的顶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结构与单晶炉副室中的籽晶重锤连接部的结构相匹配,中心轴连接部下方的轴上设有若干个定位销孔;所述筒体的上端口端面外凸形成一挂沿。利用本加料器,在单晶炉拉制单晶棒过程中也可添加原料,因此,它具有确保足量投料、石英坩埚利用率和成品率高,以及能充分利用单晶棒尾料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晶硅加料器
本技术属于一种与单晶炉匹配使用的附件,尤其是属于一种给单晶炉 主室中石英坩埚添加原料的单晶硅加料器。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作出之前,利用单晶炉拉制单晶棒,原料一次性装入主室石 英坩埚内,然后,按照工艺要求操控单晶炉拉制单晶棒。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 题1、由于单晶硅原料呈固体状,固体与固体之间必然存在间隙,使一次性投 料往往不能做到足量投料,而石英坩埚又是一次性使用的易损品,因此,石英 坩埚不能发挥最大效用,利用率低。2、针对一些电阻率有特殊要求的单品棒, 如在要求单晶棒电阻率范围比较狭的情况下,由于在拉制单晶过程中没有办 法实现加料,因此,也就没有办法通过加入原生多晶以提高尾部单晶的电阻率, 达到充分利用尾料的目的,以至于现有技术在单晶棒拉完后,还需截去不合格 部分,再通过清洗、烘干后回炉,费时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单晶硅加料器, 有此加料器后,现有单晶炉在拉制单晶棒过程中,就能实现足量投料的目的,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石英坩埚效用,提高单晶炉生产效率,降低单晶棒拉制成 本,另外,针对一些电阻率有特殊要求的单晶棒,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晶硅加料器,其特征是:一两端开口直筒状的筒体(5),筒体(5)内腔中置有一根具有轴套(9)的中心轴(3),轴套(9)由径向支撑杆(7)定位在筒体(5)上;所述中心轴(3)下端设有一重锤(1),重锤(1)向下伸出筒体(5)的下端口(51),筒体(5)下端口(51)的端口壁上环设有多片合页(2),重锤(1)上具有一个搭接平面(62),所述搭接平面(62)为水平状态下合页(2)的接纳面;所述中心轴(3)向上伸出筒体(5)的上端口,中心轴(3)的顶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结构与单晶炉副室中的籽晶重锤连接部的结构相匹配,连接部下方的中心轴(3)上设有若干个限止中心轴(3)作轴向移动的定位销孔;所述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硅加料器,其特征是一两端开口直筒状的筒体(5),筒体(5)内腔中置有一根具有轴套(9)的中心轴(3),轴套(9)由径向支撑杆(7)定位在筒体(5)上;所述中心轴(3)下端设有一重锤(1),重锤(1)向下伸出筒体(5)的下端口(51),筒体(5)下端口(51)的端口壁上环设有多片合页(2),重锤(1)上具有一个搭接平面(62),所述搭接平面(62)为水平状态下合页(2)的接纳面;所述中心轴(3)向上伸出筒体(5)的上端口,中心轴(3)的顶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结构与单晶炉副室中的籽晶重锤连接部的结构相匹配,连接部下方的中心轴(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昌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