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退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5527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儿退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小儿退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采用水蒸馏提取,参数确定,丹皮酚损失少,口感好,生物利用度高;同时操作可行,容易控制,便于大生产。与退热的西药相比,小儿退热口服液副作用较小,退热较温和、持久、稳定。小儿退热口服液具有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的作用,既治标又治本,体温下降得快且很少反弹,是医生、家长和患儿首选的药物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儿退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小儿退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介绍
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不固,复感风热之邪,或寒从热化,故发热恶风;风热之邪上拢并客于肺则头痛咽肿;如热毒蕴结则有痄腮肿胀,高热等症。故小儿感冒一旦出现高热,急需退热,同时也需宣透疏泄,使邪有出路。小儿退热制剂正是基于上述病理研制而成。小儿退热制剂如小儿退热口服液和小儿退热颗粒剂,列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这两种剂型的工艺技术特点是将牡丹皮、柴胡、连翘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药渣与其余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方中金银花、连翘、淡竹叶清宣透表,解毒散热;柴胡和解退热,清少阳之热,均为清热透表祛邪之要药。黄芩、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栀子清泻三焦里热,白薇、牡丹皮配栀子清热凉血,清营血之热,以清里热,与前药相配表里双清;重楼、地龙清热定惊,可防小儿高热惊厥,各药合用,发挥清热透表、解毒利咽作用,共奏退热之功,兼以消肿定惊之效。目前中医和西医退热药物都以发汗为主。但由于西药的副作用问题,对儿童尤为突出。如布洛芬类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阿司匹林还可诱发哮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退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大青叶50~450份、板蓝根30~270份、金银花30~270份、连翘30~270份、栀子30~270份、牡丹皮30~270份、黄芩30~270份、淡竹叶20~180份、地龙20~180份、重楼15~135份、柴胡30~270份、白薇20~180份及药用辅料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退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大青叶50~450份、板蓝根30~270份、金银花30~270份、连翘30~270份、栀子30~270份、牡丹皮30~270份、黄芩30~270份、淡竹叶20~180份、地龙20~180份、重楼15~135份、柴胡30~270份、白薇20~180份及药用辅料制备而成。2.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1000剂制剂,由大青叶150g、板蓝根90g、金银花90g、连翘90g、栀子90g、牡丹皮90g、黄芩90g、淡竹叶60g、地龙60g、重楼45g、柴胡90g、白薇60g及适量药用辅料制备而成。3.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将所述配比的中药进行提取加工得到药物活性物质,以该药物活性物质为原料与药用辅料混合制备成的。4.权利要求3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药物活性物质是用以下方法制备的,将牡丹皮、柴胡、连翘药材粉碎至全部通过45目,按药粉与水比率1/10加水,用水蒸汽蒸馏2小时,收集蒸馏液;药渣与其余青叶等九味加4-20倍水煎煮2-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以上,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200ml以上,加水搅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该浓缩液与蒸馏液合在一起,组成本发明的药物活性物质。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口服液、膜剂,灌肠剂,贴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注射剂、栓剂、霜剂、喷雾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6.权利要求5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口服液。7.权利要求6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组成如下本发明的药物活性物质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湘武王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