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麦芽酮糖醇(1,6GPS和1,1GPM混合物)作为生产用于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及其他用途的益生元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833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将6-O-α-D-葡萄吡喃糖-D-山梨醇和1-O-α-D-葡萄吡喃糖-D-甘露醇的混合物作为非必需包含一种益生菌的双歧因子原性益生元用作或用于生产食品、高档食品、饲料、或药物的新的用途。所述药物除其他用途以外用于治疗和/或防止诸如慢性发炎性肠道疾病、肠癌、细菌性肠道感染等肠道疾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将6-O-α-D-葡萄吡喃糖-D-山梨醇(1,6-GPS)和1-O-α-D-葡萄吡喃糖-D-甘露醇(1,1-GPM)的混合物用作益生元和/或丁酸根供体,尤其涉及在人的食物和其他消费品、动物饲料产品和/或药物中用作可消化的并有益于肠道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技术介绍
人的食物和其他消费品以及动物饲料产品主要用于人或动物的营养及生存。除了这两方面以外,也日益要求人的食物及其他消费品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人的食物和其他消费品一方面应当保持并促进健康,另一方面应当抵抗有害的影响,并在适当情况下对疾病有所预防。希望这样的保健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主要在消化道中发挥其作用。摄入的食物在上消化道中分解并部分吸收。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到达大肠并可以被那里的微生物肠道菌群利用。这一肠道菌群包括诸如拟杆菌(Bacteroides)、优杆菌(Eubacterium)、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杆菌(Lactobacillus)、奇异菌(Atopobium)和梭杆菌(Fusobacterium)等细菌。除此以外,存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以及作为兼性病原体的微生物,诸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6-O-α-D-葡萄吡喃糖-D-山梨醇(1,6-GPS)和1-O-α-D-葡萄吡喃糖-D-甘露醇(1,1-GPM)混合物的一种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作为益生元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3-6-16 10328180.01.6-O-α-D-葡萄吡喃糖-D-山梨醇(1,6-GPS)和1-O-α-D-葡萄吡喃糖-D-甘露醇(1,1-GPM)混合物的一种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作为益生元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作为双歧因子原性益生元使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作为具有可溶膳食纤维性质的丁酸原性底物使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作为具有纤维材料和膳食纤维和/或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性质的底物使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作为具有益生元性质的底物使用。6.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用于人的食物或其他消费品或动物饲料产品。7.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是唯一的丁酸原性底物。8.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是人的食物或其他消费品、动物饲料产品、或药物中唯一的益生元,尤其是双歧因子原性益生元。9.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是异麦芽酮糖醇。10.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含1-O-α-D-葡萄吡喃糖-D-山梨醇(1,1-GPS)。11.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含甘露醇、山梨醇、氢化和/或非氢化低聚糖。12.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含至少另一种益生元。13.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含尤其除异麦芽酮糖醇以外至少另一种膳食纤维和/或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14.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膳食纤维是诸如低聚果糖、聚右旋糖、木糖阿聚糖、菊粉、低聚半乳糖、乳果糖、乳糖醇、低聚木糖、低聚乳果糖、低聚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葡萄糖蔗糖聚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壳糖、低聚壳聚糖、果胶、聚合寡糖、焦糖产品、低聚半乳甘露聚糖、含果糖的寡糖、含果糖衍生物的寡糖、改性淀粉、部分水解的瓜尔豆胶、麦芽糖醇、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藻糖醇、氢化的淀粉水解物、焦糊精或通过糖类的部分水解、氢化、氧化、酶、化学或其他改造所获得的变异体的低聚或多聚糖。15.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溶的膳食纤维是抗性淀粉和/或来自小麦、燕麦、西红柿、豆类、洋槐果实、甜菜或纤维素的纤维材料。16.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17.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益生菌。18.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源自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或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属。19.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是合生素形式的。20.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以固体形式存在于人的食物或其他消费品、动物饲料、或药物中。21.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以水中悬浮或溶解的形式存在于人的食物或其他消费品、动物饲料、或药物中。22.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用于生产人的食物或其他消费品或动物饲料产品。23.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用于生产药物。2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夏埃尔克林格贝格贡希尔德科齐诺斯基马克瓦特孔茨斯特凡泰斯
申请(专利权)人:曼海姆奥克森富特希德楚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