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144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由外壳和内外胆组成,内胆的外表面包覆多层绝热材料,内外胆间的夹层是真空腔,内胆的上端通过颈管与外胆相连,容器上部设有湿化过滤器和微型气泵,所述的湿化过滤器上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与容器的内腔相连,出气孔通过吸气管与鼻塞的一端相连,微型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充气管与容器内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技术性能指标完全符合Q/XG165-2004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标准要求;容器密封绝热性能好,明显提高液氧的储存期限安全可靠,若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会自动泄压;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储存液氧相对容量较大,使用时间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吸引或汲送器械,特别是一种医疗保健液氧储存 容器。
技术介绍
国内外各类医疗机构,在抢救或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吸氧气是常见的辅助 治疗手段之一,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传统的医用氧气钢瓶沉重不便搬运, 只适于定点使用,更不适于流动临时现场抢救患者的应急所用。基于上述情况 出现了氧气袋,虽满足了患者在家庭或抢救的应急使用。可是也由于容量有限, 存在使用时间短等不尽如人意之处。故使其推广应运受到一定的局限。也正因 为如此,目前,国内有的厂家正在研发试制医用液氧储存容器。该储存容器由 于其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并且依然沿用自增压式汽化液氧方式以及安全防护装 置性能不理想,导致液氧保存时间短和存在安全隐患等一些不完善之缺陷,有待a—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符合Q/XG165-2D04企业标准要求,若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会自动泄压 提高液氧的保存时间;便于携带操作简便,不用培训保健吸氧者,亦可自行使 用的液氧储存容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外壳和内外胆组成,内胆的外表面包覆多层绝热材料,内外胆间的夹层是真空腔,内胆的上端通过颈管与外胆相连,容器上部设有湿化过滤器和微型 气泵,所述的湿化过滤器上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与容器的内腔相连,出气孔通 过吸气管与鼻塞的一端相连,微型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充气管与容器内腔相连。 所述的容器的上端还设有一个安全保护的限压阀。所述的绝热材料包括绝热隔热的阻燃材料层与工业铝箔的绝热反射层,两 者呈交替重叠式缠绕在内胆的外表面上,并用无碱玻璃纤维带捆扎固定。所述的充气管的出气端与导管组件的上端相连,导管组件的下端伸到接近 内胆的底部。所述的内胆的外表面上设有经再生活化处理的分子筛吸附剂袋。 所竭的湿化过滤器上设有调节氧气流量的调节旋钮。 所述的外壳的上端两侧壁上设有便于移动的椭圆型手提口 。 本技术的优点效果如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内外胆的结构形式,并在内胆外 表面上包覆多层绝热材料,内外胆间的夹层为真空腔以及外接微型气泵、湿化 过滤器和限压阀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其技术性能指标完全符合Q/XG165-2004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标准要求;容器密封 绝热性能好,明显提高液氧的储存期限安全可靠,若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会自动 泄压;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储存液氧相对容量较大,使用时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l,内胆,2.真空腔,3.外壳,4.分子筛,5.导管组件,6.限压阀'7.湿热材料,14.外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是以公称容积为IOL的容器为例。内胆1、外胆14及外壳3 以铝合金板材分别经液压冲压拉伸床加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焊接成型,分别 经氦质谱检漏合格的内胆1、外胆14与外壳3备用,再用经干燥处理后的绝热 隔热的阻燃材料与工业用铝箔呈交替重叠式多次缠绕在内胆1的外表面上,分 别形成绝热隔热层和绝热反射层,并用无碱玻璃纤带加以相托固定,将再生活 化处理过的分子筛吸附剂袋4设置在内胆1的外表面上后将内胆1装入外胆14 内,内胆1的上端通过以绝热性能好的环氧玻璃钢制成的颈管与外胆14相连, 两者的夹层为真空腔2,外胆14装进外壳3内,外周上部通过頃定件与外壳3 相连,导管组件5穿过芯塞中孔伸进内胆1的下部,为保护容器安全的限压阀6 装于容器的上端,微型气泵12设于容器上端,并通过充气管ll'与导管组件5 的上端相连,湿化过滤器7设在容器上端的一侧,其上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8 与容器的内腔相通,出气口通过吸气管IO与鼻塞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的湿化过 滤器7上还设有调节氧气流量的调节旋钮9,经按Q/XG165-2004医用保健液氧 储存容器企业标准检验合格。其技术性能指标如下..公称容积IOL、设计温度 -183QC、日蒸发率<4%,限压阀起跳压力0.08MPa、氧气流量1L/min,适用环境 温度在-2(^C-60GC。本技术4吏用时,微型气泵12接通电源工作,气泵12将常温气体通过导 管组件5打入液氧容器的内胆1中,将热量传递给液氧,使液氧汽化成气态氧,经连接管8进入湿化过滤器7中进行湿化过滤,再通过吸气管10,供吸氧者用 鼻塞吸氧,使用者可观察湿化过滤器7内的气泡大小及舒适程度可通过调节旋 钮9进行调节氧气流量。如果容器内腔压力超过限定值即0.08MPa,则限压阀6 自动工作泄压,待达到限定值以下,限压阀6自动回落关闭,从而确保容器安全工作,免受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由外壳(3)和内外胆(1、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1)的外表面包覆多层绝热材料(13),内外胆间的夹层是真空腔(2),内胆(1)的上端通过颈管与外胆(14)相连,容器上部设有湿化过滤器(7)和微型气泵(12),所述的湿化过滤器(7)上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8)与容器的内腔相连,出气孔通过吸气管(10)与鼻塞的一端相连,微型气泵(12)的出气端通过充气管(11)与容器内腔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 的上端还设有一个安全保护的限压阀(6)。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热 材料包括绝热隔热的阻燃材料层与工业铝箔的绝热反射层,两者呈交替重叠式 缠绕在内胆(1)的外表面上,并用无碱玻璃纤维带捆扎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 管(11)的出气端与导管组件(5)的上端相连,导管组件(5)的下端伸到接 近内胆(1)的底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 (1)的外表面上设有经再生活化处理的分子筛吸附剂袋(4)。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化 过滤器(7)上设有调节氧气流量的调节旋钮(9)。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 的上端两侧壁上设有便于移动的椭圆型手提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由外壳和内外胆组成,内胆的外表面包覆多层绝热材料,内外胆间的夹层是真空腔,内胆的上端通过颈管与外胆相连,容器上部设有湿化过滤器和微型气泵,所述的湿化过滤器上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与容器的内腔相连,出气孔通过吸气管与鼻塞的一端相连,微型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充气管与容器内腔相连。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技术性能指标完全符合Q/XG165-2004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标准要求;容器密封绝热性能好,明显提高液氧的储存期限安全可靠,若内压超过规定压力会自动泄压;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储存液氧相对容量较大,使用时间长。文档编号F17C1/00GK201290974SQ20082021822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谢志忠 申请人:沈阳航天新光低温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保健液氧储存容器,由外壳(3)和内外胆(1、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1)的外表面包覆多层绝热材料(13),内外胆间的夹层是真空腔(2),内胆(1)的上端通过颈管与外胆(14)相连,容器上部设有湿化过滤器(7)和微型气泵(12),所述的湿化过滤器(7)上的进气孔通过连接管(8)与容器的内腔相连,出气孔通过吸气管(10)与鼻塞的一端相连,微型气泵(12)的出气端通过充气管(11)与容器内腔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新光低温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