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383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成药技术领域。其有效成分为半夏、佛手、太子参、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部分原药材纳米粉碎后,药效成分直接暴露于药材细胞膜外,与咽喉接触后,有效释放和溶出,提高了制剂生物有效性;以半夏、生姜微粉稀释浸膏,未加任何辅料,减少了剂量,降低了中成药的生产成本;生姜精油和姜汁乳均匀喷入于颗粒中,混合均匀,防止药效成分受热损失;经GLP与GCP研究,产品吸收利用度好,无不良反应,疗效可达96%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成药

技术介绍
癔球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癔球症的病因分为器质性病因和非器质性病因两种。非器质性病因多由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胃病、咽喉及扁桃体炎、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年龄30~40岁发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中医中药治疗非器质性癔球症,有其独特有效的方法。大多数癔球症属于非器质性咽异感症,与精神情绪密切相关,在中医称之为“梅核气”。在人群中患病率甚高。对全身健康和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在治疗该病的中成药物多数以清热解毒为主,重在“祛邪”,疗效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对梅核气(癔球症)进行有效治疗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成份为半夏、佛手、太子参、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本专利技术还对这种中成药提供了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半夏0.5~1.5份、茯苓0.5~1.5份混合进行微粉化,达到纳米级,待用;2)将生姜0.25~1.25份榨汁,姜渣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的挥发油与姜汁混合,备用;3)将佛手0.25~1.25份、太子参0.25~1.25份、厚朴0.25~1.25份、紫苏叶0.25~1.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份为半夏、佛手、太子参、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份为半夏、佛手、太子参、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2.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半夏0.5~1.5份、茯苓0.5~1.5份混合进行微粉化,达到纳米级,待用;2)将生姜0.25~1.25份榨汁,姜渣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的挥发油与姜汁混合,备用;3)将佛手0.25~1.25份、太子参0.25~1.25份、厚朴0.25~1.25份、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平胡荣孔桂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