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15053 阅读: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包括转座、滑轮,所述转座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固定在浮体设施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滑轮,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相互垂直。本装置使用时,水下锚绳从滑轮穿过将浮体设施锚固,由于滑轮与转座之间,转座与浮体设施之间采用相互垂直的铰轴结构,当水下锚绳受力发生竖向角度和水平角度的变化时,装置随之也可作垂直和水平方向转动,因而可适应水下锚绳立体角度的变化,自动调整锚绳的受力状态,使锚绳及本装置始终保持正常、安全的受力状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水中设施的锚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中浮 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深水基础一般必须依靠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大型设施进行施工,见图l、图2。在采用沉井、钢围堰、自浮式钢套箱等水中浮体设施2 所进行的基础施工中,除在这些设施水面以上的部位设置水上锚固拉绳5 外,在其水面以下的底部也须设置水下锚绳1。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控制 这些设施在水中的状态,确保其在水中的安全稳定性。水下锚绳1通过水下转向结构4被引出水面,以便在水中浮体设施2 或导向船3上对其进行固定,并可对其进行调整、控制。对于水下锚绳在 沉井、钢围堰、钢套箱上的水下转向结构4,以往采用固定结构。因锚体 抛放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水中浮体设施2位置 是要发生变化的,则水下锚绳1在转向点与锚体之间这一部分的立体角度 也是不确定的。这样,固定的转向结构不能适应锚绳立体角度的变化,使 转向结构、锚绳的受力状况不可控制,容易造成转向结构、锚绳在磨损、 卡折等非正常受力状态下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以 解决水中基础施工中的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浮体设施水下锚绳及其水 下转向结构的受力安全问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包括转座、滑轮,所述转座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固定在浮体设施上,其另 一端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滑轮,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相互垂直。本装置使用时,水下锚绳从滑轮穿过将浮体设施锚固,由于滑轮与转 座之间,转座与浮体设施之间采用相互垂直的铰轴结构,当水下锚绳受力 发生竖向角度和水平角度的变化时,装置随之也可作垂直和水平方向转动, 因而可适应水下锚绳立体角度的变化,自动调整锚绳的受力状态,使锚绳 及本装置始终保持正常、安全的受力状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水中浮体设施锚固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B-C向视图。具体实M式见图3、图4,本技术装置设在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浮体设施 的底部,包括转座7、滑轮6,转座7的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铰轴转轴 9固定在浮体设施2底部的悬臂梁8上,其另一端通过垂直设置的第二铰轴卡环插销10连接有滑轮6。转轴9及转座7可使本装置在竖面内转动,可适应水下锚绳1竖向角度的变化;卡环插销10和滑轮6可使本装置在水平面内转动,可适应水下锚绳1水平角度的变化。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设施的底节在岸上制作,在底节上预先完成水下转向结构的安装。水下锚绳布置在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浮体设施的侧面,其在水面以上的固定控制点可设在浮体设施上,也可设在其导向船上。使水下锚绳穿过滑轮,将锚绳两端均引至底节顶面,并将锚绳打盘。将绳盘安放在底节顶面,并使之临时固定。使底节下水,并将其浮运至基础施工位。将绳盘暂时转放至导向船或其他船体上。在底节上拼接块件,进行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设施的拼接接高。在将水下锚绳与锚体的锚链连接后,抛设水下锚绳的锚体。将水下锚绳的水上端与巻扬机连接,通过巻扬机收紧水下锚绳,并通过巻扬机调节水下锚绳的松紧状态,达到调整设施的位置状态,保持设施在水中稳定的目的。在对水下锚绳进行调整过程中,由于合理设置了锚绳的水下转向结构,使锚绳收放自如,在转向结构内滑移顺畅,并使锚绳、转向结构的受力处于安全状态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转座、滑轮,所述转座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固定在浮体设施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滑轮,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转座、滑轮,所述转座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固定在浮体设施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滑轮,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相互垂直。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宪彭力军刘晓东周湘政刘玉兰欧阳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