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式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112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套接式转轴,其包括:一轴筒件,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该轴孔前端开口内壁轴向开设至少一定位槽;一套设于轴孔内的套筒,其是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是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向切槽,该套筒前端径向突设至少一卡榫,其是插入定位槽内,而形成卡扣;以及一枢轴件,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是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其防止轴杆与套筒摩擦力过大,而使套筒于轴孔内壁打滑的缺点;且该轴杆与套筒间能提供稳定的扭力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转轴,尤指一种套接式转轴,该转轴的轴筒件与套设于内部的套筒间具有一定位机制,使该套筒不致随着枢轴件的转动,而在轴筒件内壁打滑。
技术介绍
按具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便携式影音播放装置及掀盖式手机…等,基本上,是将主体置于下半部,并由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相连结,使盖体相对于本体可为之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好坏的一大要因。基本上,传统套接式转轴为获致预期的停滞定位效果,精密度要求甚高,其主要在一母连接件上轴向形成一轴孔,而公连接件的轴柱水平向开设一贯穿切槽,以提供该轴柱适当的弹性,以便嵌插于轴孔,使摩擦扭力在轴柱与轴孔之间。而该轴柱因切槽的存在,以致轴柱在轴孔内的摩擦部位是位于切槽两侧的垂直向,当反复操作时,该两摩擦部位损耗极快,进而导致松弛。基于前揭套接式转轴的缺点,如图1所示,相关业者则将一具有弹性的多折状套筒20套设于母连接件10内,而公连接件30的轴柱301则套入该套筒20内,使摩擦扭矩发生于轴柱301与套筒20的多折状接触面。惟该套接式转轴的显著缺点在于,若轴柱301与套筒20间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干涩;或者母连接件与套筒结合时,因公差过大,而导致密合度不足;将使得公连接件30的轴柱301于套筒20内转动时,因摩擦力过大,而迫使该套筒20于母连接件10内壁形成打滑,从而造成扭力值变异或衰退过大等严重缺点,而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接式转轴,其是在轴筒件与套筒间设有一定位机制,使该套筒牢固地定位于轴筒件内部,而具有防止枢轴件与套筒因摩擦力过大,而使该套筒与轴筒件内壁形成打滑的缺点外,并可提供套筒与枢轴件间具有稳定的扭力值。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套接式转轴,其包括一轴筒件,其具有一连接部,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该轴孔前端开口内壁轴向开设至少一定位槽;一套筒,是套设于轴孔内,其是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是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向切槽,该套筒前端径向突设至少一卡榫,其是插入定位槽内,而形成卡扣;以及一枢轴件,其具有一衔接部,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是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套接式转轴,其是在轴筒件与套筒间设有一定位机制,使该套筒牢固地定位于轴筒件内部,而具有防止枢轴件与套筒因摩擦力过大,而使该套筒与轴筒件内壁形成打滑的缺点外,并可提供套筒与枢轴件间具有稳定的扭力值。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已知套接式转轴的立体分解图2为本技术套接式转轴的立体分解图3为本技术组立后的立体图4为本技术组立后的前视图5为图4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5所示,基本上,本技术的套接式转轴是由一轴筒件1, 一套筒2,及一枢轴件3所组合而成。其中,轴筒件l一端具有一连接部ll,其是结合电子产品的主体,如图2所示,该连接部11开具至少一接合孔111,以便利用已知的结合组件,例如螺丝穿越后,而锁固于主体。惟不以此为限,该连接部11实施时可为断面非圆形的柱体,以可嵌插及定位于主体预设的孔洞内,亦可获致相同的连接效果。该连接部11另侧延伸一筒体12,其轴向开具一尺寸略小于套筒2的轴孔121。而该筒体12的创作特点在于,该轴孔121前端开口内壁轴向开设至少一定位槽122。如图2所示,为提供套筒2组装时的方便性,该轴孔121前端开口内壁相对轴向开设一对定位槽122。套筒2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其是由折弯部21及毗邻的接触面22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折弯部21形成一轴向切槽23,使该套筒2具有径向扩张的弹性。如图2及图5所示,该套筒2是呈五角形,惟不以此为限。而该套筒2的创作特点在于,该套筒2前端,尤其是至少一接触面22径向突设至少一卡榫24,该卡榫24是在套筒2折弯成型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的后,再经由折弯,使其径向突设于接触面22前端。是以,当套筒2套接于轴孔121内时,该至少一卡榫24是插入所选定的定位槽122内,而产生定位效果,且该套筒2的各折弯部21则抵靠于轴筒件1的轴孔121内壁,从而使该套筒2能够牢固地定位于轴筒件1内。如图4及图5所示,该轴孔121的一定位槽122供套筒2的一接触面22前端径向突设的卡榫24所卡扣,而另一定位槽122则邻接于套筒2的切槽23。枢轴件3为一杆体,其一端的衔接部31是结合于电子产品的盖体,如图2所示,该衔接部31是唯一断面非圆形的柱体,俾可嵌插及定位于盖体。惟不以此为限,该衔接部31亦得开具至少一接合孔,以便利用己知的结合组件,例如螺丝穿越后,而锁固于盖体。该衔接部31轴向延伸一轴杆32,且其表面得形成一曲线状的油槽321,以供润滑油的容置,以提供润滑效果。因此,当轴杆32插入套筒2时,该套筒2的复数个接触面22包夹该轴杆32,并与其外径形成紧密的接触,以形成摩擦扭力。本技术于实际组立时,首先将该套筒2套设于轴筒件1的轴孔121内,使该套筒2前端至少一卡榫24插入轴孔121前端开口内壁所选定的定位槽122内,进而产生定位效果。同时,该套筒2的各折弯部21抵靠于轴孔121内壁,使该套筒2牢固地结合于轴筒件1的轴孔121内。最后将枢轴件3的轴杆32插入于套筒2内,使该套筒2因径向压力作用而略微变形,而加大该切槽23的间隙,即完成如图3所示的套接式转轴的组装工序。实施时,因套筒2硬度大于轴筒件1,以致其各折弯部21因轴杆32的径向压力作用,而抵顶于轴孔121内壁,甚至略微嵌入轴孔121内;而套筒2的卡榫24是卡扣于轴孔121内壁的定位槽122,而呈现固定状态。是以,当枢轴件3的轴杆32相对于轴筒件1内部的套筒2转动时,使该套筒2各接触面22与轴杆32间产生稳定的摩擦扭力。所以,经由本技术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因套筒外端的卡榫是卡扣于轴筒件的轴孔前端开口内壁所预设的定位槽内;当枢轴件的轴杆在套筒转动时,即便轴柱与套筒间润滑油不足所导致的干涩,或者轴筒件的轴孔与套筒结合时,因公差过大所导致密合度不足的情况,仍能防止轴杆与套筒摩擦力过大,而使套筒于轴孔内壁打滑的严重缺点。同时,该轴杆与套筒间能提供稳定的扭力值,而不致造成扭力值变异或衰退过大的情况。尤其是,由轴杆表面油槽的设置,可容置润滑油脂,从而使轴杆与套筒间获得全面性的润滑效果。本技术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倶不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套接式转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轴筒件,其具有一连接部,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该轴孔前端开口内壁轴向开设至少一定位槽;一套筒,套设于轴孔内,其是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折弯部形成一轴向切槽,该套筒前端径向突设至少一卡榫,其是插入定位槽内,而形成卡扣;以及一枢轴件,其具有一衔接部,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与轴杆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接式转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轴筒件,其具有一连接部,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该轴孔前端开口内壁轴向开设至少一定位槽;    一套筒,套设于轴孔内,其是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折弯部形成一轴向切槽,该套筒前端径向突设至少一卡榫,其是插入定位槽内,而形成卡扣;以及    一枢轴件,其具有一衔接部,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鸿潘盟仁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