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式转轴结构及其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6197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一轴筒件,其于筒 体轴向开具一轴孔;一套设于轴孔内的套筒,其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 环体是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 向切槽,各折弯部前端开设一缺口及一凸缘,使各凸缘的端角高于折弯部, 以刺入轴孔内壁,并形成卡扣;以及一枢轴件,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 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 且套筒各接触面是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其防止 轴杆与套筒摩擦力过大,而使套筒于轴孔内壁打滑的缺失;且该轴杆与套 筒间能提供稳定的扭力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尤指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该转轴结构的轴筒件与套设于内部的套筒间具有一定位机制,使该套筒不致随着枢轴件的转动,而在轴筒件内壁打滑。
技术介绍
具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及掀盖式手机...等,基本上,是将主体置于下半部,并通过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相连结,使盖体相对于本体可为之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良窳的一大要因。基本上,传统套接式转轴为获致预期的停滞定位效果,精密度要求甚高,其主要在一母连接件上轴向形成一轴孔,而公连接件的轴柱水平向开设一贯穿切槽,以提供该轴柱适当的弹性,以便嵌插于轴孔,使摩擦扭力在轴柱与轴孔之间。而该轴柱因切槽的存在,以致轴柱在轴孔内的摩擦部位是位于切槽两侧的垂直向,当反复操作时,该两摩擦部位损耗极快,进而导致松弛。基于前揭套接式转轴的缺失,如图1所示,相关业者则将一具有弹性的多折状套筒20套设于母连接件10内,而公连接件30的轴柱301则套入该套筒20内,使摩擦扭矩发生于轴柱301与套筒20的多折状接触面。但该套接式转轴的显著缺失在于,若轴柱301与套筒20间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千涩;或者母连接件与套筒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轴筒件,其具有一连接部,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 一套筒,套设于轴孔内,其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是由折 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向切槽,各折弯部前端 分别开设一缺口及一凸缘,使各凸缘的端角高于折弯部,以便刺入轴孔内壁,并形成卡扣;以及 一枢轴件,其具有一衔接部,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是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套接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筒件,其具有一连接部,并于筒体轴向开具一轴孔;一套筒,套设于轴孔内,其为一多折状弹性环体,该环体是由折弯部及毗邻的接触面交错围组而成,并于一适当位置形成一轴向切槽,各折弯部前端分别开设一缺口及一凸缘,使各凸缘的端角高于折弯部,以便刺入轴孔内壁,并形成卡扣;以及一枢轴件,其具有一衔接部,并轴向延伸一轴杆,该轴杆套接于套筒,使套筒各折弯部因轴杆的径向压力,而抵顶于轴孔内壁,且套筒各接触面是与轴杆形成摩擦扭力。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接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是由一金属片体依所欲形状于相邻等宽接触面间轴向设置折弯线,并于各折弯线前端分别形成一缺口及一凸缘;将该金属片体的折弯线进行折弯,使凸缘沿着各自所属的接触面伸出,并使其端角高于折弯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接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切槽设于一折弯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接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鸿江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