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066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透明状基板、一薄膜层和一设于基板与薄膜层之间的软性排线;其中,该基板具有一表面,该表面于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电极,该薄膜层是覆设于基板具有电极的表面上,该薄膜层于相对基板的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与基板电极相对的导通电极,且该薄膜层上具有两个以上与基板电极相对应的沟槽;由该薄膜层上的沟槽可避免薄膜层与基板于热压与冷却时因材质线膨胀率不同所造成的不平整现象,而使触控面板具有平整的外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其边缘平整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为了使人们享有更便利的生活,因此许多科技都逐渐朝着便利的方向 发展,而对于用以控制电子装置的输入装置而言,也已由设有输入键的输 入装置演变成可由触碰面板方式控制的触控面板,让使用者更方便操作该 电子装置。目前常见的触控面板有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音波式触控面板及光学式触控面板;其中,该电阻式触控面板是由一透明基板、一 覆设于基板上的薄膜层和多个设于透明基板与薄膜层间且邻近于边缘处 的电极所组成,该电极是与一呈T字形软性排线上多条连接线的一端相连 接,而该连接线另一端则与设于电子装置内的控制电路相连接。然而该软性排线被热压于基板与薄膜层间而与电极相连接后,由于该 薄膜层与基板材质上的不同,当该触控面板于冷却时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收 縮,而造成触控面板边缘处的不平整,并造成外观上的瑕疵;是以,该触 控面板结构上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平整化的边缘,以避免该触控面板的外观产生凸起造成瑕疵。为达上述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前述触控面板,其包括 一基板,呈透明状,该基板具有一表面,该表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电极;3一薄膜层,其覆设于上述基板具有电极的表面上,该薄膜层于相对基 板的表面边缘处设有一与上述基板电极相对应的导通电极,且该薄膜层于 其边缘上具有两个以上与基板电极相对应的沟槽;以及一软性排线,设于基板与薄膜层之间,且其上具有多个连接线且其一 端设于基板的上而与基板的导通电极和薄膜层的电极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该上述的结构,当该基板与薄膜进行热压后,由于该薄膜层设有与 基板上电极相对应的沟槽,因此该沟槽可提供触控面板于热压及冷却时膨 胀变形的空间,使该触控面板具有平整及一体化的外观。附图说明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沟槽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组装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是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 板10、 一薄膜层20、 一软性排线30和一结合层40。该基板10是呈透明矩形状,该基板10具有一表面,且该基板10表 面邻近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电极11,以提供基板10感应电压变化之用; 该薄膜层20是呈透明状,该薄膜层20覆设于基板10具有电极11的表面 上,且该薄膜层20于相对基板10的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与基板10电极 11相对应的导通电极21,又该薄膜层20的边缘上具有两个以上与基板10 电极11相对应的沟槽22,而于本实施例中,该沟槽22是分别设于导通电 极21的相对外侧位置;该软性排线30上具有多个连接线31而与基板10 的电极11和薄膜层20的导通电极21构成电接触,且该软性排线30是呈4T字形,其包括一横向的连接部32与一纵向延长部33,该连接部32—端 是设于基板的电极11上,使该连接线31与电极11和导通电极21相互接 通,而该延长部33 —端是与设于电子装置内的集成电路相连接;该结合 层40是设于软性排线30与薄膜层20之间,且该结合层40较佳为异方性 导电胶膜(Anisor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当使用者利用手指或触控笔碰触该触控面板时,可产生压力而在电极 11产生信号,然后再经由软性排线30将触控面板上所产生的信号传送至 控制电路中计算出使用者所接触的位置。请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于薄膜层20上的槽沟22设计可 使该基板10与薄膜层20作为热压或冷却时,该槽沟22的空间可供薄膜 层20座热胀冷縮的空间之用,而使制作完成后的薄膜层20上缘趋于平整, 进而使该触控面板具有平整的外观。本技术虽已在前述实施例中已揭露出本技术的具体做法,但 并不是只限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范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 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变化,亦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是呈透明状,该基板具有一表面,该表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电极;一薄膜层,其覆设于上述基板具有电极的表面上,该薄膜层于相对基板的表面边缘处设有一与上述基板电极相对应的导通电极,且该薄膜层于其边缘上具有两个以上与基板电极相对应的沟槽;以及一软性排线,其上具有多个连接线且其一端设于基板的上而与基板的导通电极和薄膜层的电极相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沟槽分别设 于导通电极的相对外侧位置。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软性排 线呈T字形,其包括一横向的连接部与一纵向延长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控面板进 一步具有一结合层,该结合层设于软性排线与薄膜层之间。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结合层为异 方性导电胶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透明状基板、一薄膜层和一设于基板与薄膜层之间的软性排线;其中,该基板具有一表面,该表面于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电极,该薄膜层是覆设于基板具有电极的表面上,该薄膜层于相对基板的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与基板电极相对的导通电极,且该薄膜层上具有两个以上与基板电极相对应的沟槽;由该薄膜层上的沟槽可避免薄膜层与基板于热压与冷却时因材质线膨胀率不同所造成的不平整现象,而使触控面板具有平整的外观。文档编号G06F3/041GK201302713SQ200820209710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谢隆胜 申请人:敏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是呈透明状,该基板具有一表面,该表面的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电极; 一薄膜层,其覆设于上述基板具有电极的表面上,该薄膜层于相对基板的表面边缘处设有一与上述基板电极相对应的导通电极,且该薄膜层 于其边缘上具有两个以上与基板电极相对应的沟槽;以及 一软性排线,其上具有多个连接线且其一端设于基板的上而与基板的导通电极和薄膜层的电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隆胜
申请(专利权)人:敏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