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恒平专利>正文

一种噬菌蛭弧菌制剂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0936 阅读:5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噬菌蛭弧菌制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假单胞菌混悬液与0.2%~0.85%NaCl溶液制成含菌量为30~300亿/ml的宿主菌混悬液;2)将pH6.5~8.0的磷酸盐缓冲液用水10倍稀释,再加入CaCl↓[2]和MgCl↓[2]使所得溶液中两者含量均为10~100mg/L,制成培养液;3)在该培养液中加入与其体积比为5%~30%的宿主菌混悬液,再加入与已加宿主菌混悬液的培养液体积比为2%~3%噬菌蛭弧菌液,在28~30℃温度条件下培养72~120小时,即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及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了噬菌蛭弧菌的裂解活性,提高了其防治病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噬菌蛭弧菌制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外在水产养殖及动物疾病防治中,目前主要使用抗生素等化学制剂。这些制剂的副作用,如药物残留、病原菌的抗药性、抑制有益菌群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微生物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噬菌蛭弧菌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青睐。噬菌蛭弧菌自1963年被发现以来,因其是一种寄生菌,能裂解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动物致病菌,而其本身对人和动物无毒无害,还可以改善水环境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研究开发中,人们都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用活的大肠杆菌培养生产噬菌蛭弧菌,受多种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影响生态环境。因而有人提出用高温(70-150℃)或化学药物(氯仿等)将大肠杆菌杀死,制造灭活的宿主菌,用来生产噬菌蛭弧菌。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噬菌蛭弧菌制剂,会降低噬菌蛭弧菌对活的宿主菌的裂解能力,甚至降到无裂解能力,因此,对防治动物细菌性疾病效果不稳,同时该制剂保存时间短,使制剂开发应用受到限制,在水产养殖中更受到制约。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噬菌蛭弧菌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宿主菌混悬液的制备:将培养好的光合细菌中的红假单胞菌混悬液静置24~96小时,除去上层溶液,加入与除去的上层溶液等体积量的0.2%~0.85%NaCl溶液,摇匀,再静置24~72小时;除去上层溶液,再加入0.2%~0.85%NaCl溶液,配成原全部溶液体积1/2~2/3的宿主菌混悬液备用;2)配制培养液:将PH6.5~8.0的磷酸盐缓冲液用水10倍稀释,再加入CaCl↓[2]和MgCl↓[2]制成培养液,培养液中CaCl↓[2]和MgCl↓[2]含量均为20mg/L;3)噬菌蛭弧菌的发酵工艺:在所制成的培养液中,加入体积比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噬菌蛭弧菌制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宿主菌混悬液的制备将培养好的光合细菌中的红假单胞菌混悬液静置24~96小时,除去上层溶液,加入与除去的上层溶液等体积量的0.2%~0.85%NaCl溶液,摇匀,再静置24~72小时;除去上层溶液,再加入0.2%~0.85%NaCl溶液,配成原全部溶液体积1/2~2/3的宿主菌混悬液备用;2)配制培养液将PH6.5~8.0的磷酸盐缓冲液用水10倍稀释,再加入CaCl2和MgCl2制成培养液,培养液中CaCl2和MgCl2含量均为20mg/L;3)噬菌蛭弧菌的发酵工艺在所制成的培养液中,加入体积比为5%~30%的由步骤1制备的宿主菌混悬液,再加入与已加宿主菌混悬液的培养液体积比为2%~3%的噬菌蛭弧菌液,在28~30℃温度条件下培养7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恒平
申请(专利权)人:薛恒平南京福斯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