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宜专利>正文

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3077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它包括槽式导轨、托臂、悬臂、长支杆、短支杆、滑块、定位拨件和“V”形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开有限位槽,所述定位拨件的前端位于限位槽前端中,定位拨件的后端突出于限位槽的最高槽口位,所述滑块上方设一盖板,盖板与滑块叠加在一起,并与悬臂铰接,所述滑块行程所在位置的导轨一侧壁上开有定位窗,与滑块行程起点位置相邻的导轨内设一凸起的止挡。本定位铰链的定位拨件、限位槽、定位窗等的设置使得原本需要四支铰链来固定支撑窗扇变成现在的只需要两支即可,大大节省了原材料,既经济又实惠;本定位铰链的设计外观简洁、明快,零部件数量较少,装配紧凑方便,使用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业五金配件,尤其是一种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200720048492.7公开了一种悬窗安全型自动定位铰链,它包括 导轨、托臂、悬臂、长支杆、短支杆、滑块、定位装置和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 装置包括一定位保险锁和拨动定位机构,所述滑块横截面的中部向上凸起,其横 截面两侧下方各有一向外伸展的臂沿,其两侧的臂沿套在导轨上,其向上凸起的 中部与导轨围成一腔室,所述定位保险锁位于腔室内并铰接在导轨上,定位保险 锁相对的两端部成V形卡位结构,所述拨动定位机构包括一前一后的回位定位 拨件和开启定位拨件两部分,其中开启定位拨件固定在滑块后部、内腔的顶部, 回位定位拨件固定在滑块的内侧壁面,所述两拨件在运动过程中均与V型卡位 相干涉;通过两拨件在运动中对定位保险锁的拨动作用,使得定位保险锁可以旋 转,当其旋转到不同的位置就可以实现窗扇的开关及固定、支撑。该铰链的定位 装置的设置使得原本需要四支铰链来固定支撑窗扇变成现在的支需要两支即可, 大大节省了原材料。但是这种结构的铰链结构相对复杂,需要的零部件较多,不 便于成品的加工,而且在稳固性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为稳固的只需要两支铰链就可 以实现窗扇的固定和支撑的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它包括槽式导轨、托臂、悬臂、长支杆、短支 杆、滑块,其中滑块卡套在槽式导轨内,悬臂与滑块铰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设 有条状的定位拨件和"V"形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拨件前端为圆弧形,后端带一 "L"形钩件,后端与钩件之间设一顶杆,所述定位拨件与"L"形钩件之间成 一锐角,所述滑块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前端成与定位拨件前端相配合的圆弧形,限位槽的后端高度低于前端高度,并成""l "形结构,所述定位拨件的前 端位于限位槽前端中,定位拨件的后端突出于限位槽的最高槽口位,顶杆位于限3位槽后端之上方,并突出于滑块侧边,所述限位槽的槽长大于定位拨件前端与"L" 形钩件之间的垂直距离,槽口长度小于定位拨件前端与"L"形钩件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L"形钩件的横臂厚度小于限位槽后端槽高,所述限位槽后端"1 "形结构的横臂厚度小于顶杆与"L"形钩件之间的距离,所述"V"形复位弹簧 安装在限位槽与定位拨件和"L"形钩件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滑块上方设一 盖板,盖板与滑块叠加在一起与悬臂铰接,所述滑块行程所在位置的导轨一侧壁 上开有定位窗,与滑块行程起点位置相邻的导轨内设一凸起的止挡,所述止挡与 滑块行程终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拨件前端与限位槽前端相抵挡时顶杆突出于 滑块的长度。所述定位拨件、"L"形钩件和顶杆一体成形。所述盖板与滑块的后端和/或前端焊接固定在一起。根据铰链开度设计要求,在所述滑块行程终点位置的导轨上设一顶块,使铰 链固定在一事先设计好的开度上。所述顶块由导轨槽底切开两平行鏠,在两平行缝之间施以外力,使其向内凸 起而构成。为减少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使滑块与导轨更加紧密配合,所述滑块行程 经过位置的导轨一侧壁上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向内凸起的压块。所述压块由导轨侧壁切开两平行鏠,在两平行缝之间施以外力,使其向内凸 起而构成。本技术的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具有以下优点(O该铰链的定位 拨件、限位槽、定位窗等的设置使得原本需要四支铰链来固定支撑窗扇变成现在 的支需要两支即可,大大节省了原材料,即经济又实惠;(2)该铰链的定位拨件、 定位窗与顶块的设置起到了固定窗扇的双保险作用;(3)本铰链的设计外观简洁、 明快,零部件数量较少,装配紧凑方便,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玻璃幕墙,也可以用于普通窗户。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轨、滑块、定位拨件、"V"形复位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滑块、定位拨件、"V"形复位弹簧、盖板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实现锁定、解锁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图4-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一5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它包括槽式导轨l、 托臂2、悬臂3、长支杆4、短支杆5、滑块6、 "V"形复位弹簧7、 一体成形的 定位拨件8、 "L"形钩件9和顶杆10,其中滑块6卡套在槽式导轨1内,悬臂3 与滑块6铰接,所述定位拨件8前端为圆弧形,后端带一"L"形钩件9,后端 与钩件9之间设一顶杆10,所述定位拨件8与"L"形钩件9之间成一锐角,所 述滑块6上开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前端成与定位拨件8前端相配合的圆弧形,限位槽12的后端高度低于前端高度,并成"n "形结构ll,所述定位拨件8的前端位于限位槽12前端中,定位拨件8的后端突出于限位槽12的最高槽口 位,顶杆IO位于限位槽12后端之上方,并突出于滑块6侧边,所述限位槽12 的槽长大于定位拨件8前端与"L"形钩件9之间的垂直距离,槽口长度小于定 位拨件8前端与"L"形钩件9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L"形钩件9的横臂厚度小于限位槽12后端槽高,所述限位槽12后端"n "形结构11的横臂厚度小 于顶杆10与"L"形钩件9之间的距离,所述"V"形复位弹簧7安装在限位槽 12与定位拨件8和"L"形钩件9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滑块6上方设一盖板 17,盖板17与滑块6叠加在一起与悬臂3铰接,同时盖板17与滑块6的后端焊 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滑块6行程所在位置的导轨1 一侧壁上开有定位窗13,与 滑块6行程起点位置相邻的导轨1内设一凸起的止挡14,所述止挡14与滑块6 行程终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拨件8前端与限位槽12前端相抵挡时顶杆10突出 于滑块6的长度;根据铰链开度设计要求,在所述滑块6行程终点位置的导轨1 上设一顶块15,所述顶块15由导轨1槽底切开两平行鏠,在两平行缝之间施以 外力,使其向内凸起而构成;所述滑块6行程经过位置的导轨1一侧壁上均匀设 置四个向内凸起的压块16,所述压块16由导轨1侧壁切开两平行鏠,在两平行 缝之间施以外力,使其向内凸起而构成。本技术的定位拨件8的锁定及解锁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图4-l为未启动锁定时的状态,当要启动锁定时,向前推动滑 块6,带动定位拨件8前移,当滑块6经过定位窗13时,"V"形复位弹簧7将定位拨件8向上顶,使定位拨件8的后端从定位窗13中向外伸出,同时发出"嗒" 的撞击声,这时定位拨件8卡在定位窗13中,实现锁定(如图4-2),这时如果 想向后推动滑块6将铰链合上是不行的,要合上铰链只能继续向前推动滑块6, 带动定位拨件8前移,让定位拨件8被压回导轨1内,并使其上的"L"形钩件9与限位槽12后端的"n "形结构11扣在一起,实现解锁(如图4-3),当滑块6行至顶块15位置时,行程到终点,这时向后推动滑块6,带动定位拨件8向后 移,当滑块6行至接近起点位置时,顶杆10与止挡14相抵,这时继续向后推动 滑块6至起点位置,定位拨件8无法随滑块6—起后移,使得"L"形钩件9与""l "形结构ll实现分离(如图4-l),至此本定位铰链合上。重复上述步骤,可重新锁定、重新解锁。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是说明中提及的方案均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悬窗安全自动定位铰链,它包括槽式导轨、托臂、悬臂、长支杆、短支杆、滑块,其中滑块卡套在槽式导轨内,悬臂与滑块铰接,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条状的定位拨件和“V”形复位弹簧,所述定位拨件前端为圆弧形,后端带一“L”形钩件,后端与钩件之间设一顶杆,所述定位拨件与“L”形钩件之间成一锐角,所述滑块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前端成与定位拨件前端相配合的圆弧形,限位槽的后端高度低于前端高度,并成“┐”形结构,所述定位拨件的前端位于限位槽前端中,定位拨件的后端突出于限位槽的最高槽口位,顶杆位于限位槽后端之上方,并突出于滑块侧边,所述限位槽的槽长大于定位拨件前端与“L”形钩件之间的垂直距离,槽口长度小于定位拨件前端与“L”形钩件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L”形钩件的横臂厚度小于限位槽后端槽高,所述限位槽后端“┐”形结构的横臂厚度小于顶杆与“L”形钩件之间的距离,所述“V”形复位弹簧安装在限位槽与定位拨件和“L”形钩件之间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滑块上方设一盖板,盖板与滑块叠加在一起与悬臂铰接,所述滑块行程所在位置的导轨一侧壁上开有定位窗,与滑块行程起点位置相邻的导轨内设一凸起的止挡,所述止挡与滑块行程终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拨件前端与限位槽前端相抵挡时顶杆突出于滑块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宜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