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1580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平面方形井道和设置在井道内与其形状相应的轿厢,所述井道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所述轿厢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之间并上下垂直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是一种能特别适于多开门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安装电梯的楼房井道均为平面方形结构,设置在该井道内 的电梯部件有轿厢、平衡重和保证轿厢垂直运行的导向装置。其中, 平衡重和导向装置布置上占据了井道平面方形结构的三个面或两个面,因此,通常的电梯只能一面开门或两面开门(180°方向对通)。 如客户或建筑结构上需要电梯三面开门或相邻两垂直面开门时就无 法实现了,针对上述结构的缺点,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布局合理、实用 性强的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平面方形井道和设置在井道内 与其形状相应的轿厢,所述井道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 装置和右导向装置,所述轿厢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 装置和右导向装置之间并上下垂直运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井道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 装有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轿厢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 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之间,合理的利用了井道内的空间,通过该结构可以改变井道及轿厢的开门方向及开门数量,实现三门开或相邻两垂直面开门,极大地提高了其实用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图1,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平面方形井道l和设置在井道l内与其形状相应的轿厢2,所述井道l内壁的一组对角 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向装置4,所述轿厢2外壁对角处 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向装置4之间并上下垂直运 行。通过在井道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 向装置4,轿厢2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装置3和右 导向装置4之间,合理的利用了井道内的空间,在方形井道的四个面 上任平衡重5设置在某一个面上都便于改变井道及轿厢的开门方向 及开门数量,实现三门开或相邻两垂直面开门,极大地提高了其实用 性能。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是一种能特别适于多开门电梯 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权利要求1.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平面方形井道(1)和设置在井道(1)内与其形状相应的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向装置(4),所述轿厢(2)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向装置(4)之间并上下垂直运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平面方形井道和设置在井道内与其形状相应的轿厢,所述井道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所述轿厢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装置和右导向装置之间并上下垂直运行;本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是一种能特别适于多开门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文档编号B66B7/02GK201301149SQ20082020432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郑孝权, 陈炳炎 申请人:广东台日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梯轿厢与井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平面方形井道(1)和设置在井道(1)内与其形状相应的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内壁的一组对角处分别安装有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向装置(4),所述轿厢(2)外壁对角处通过导靴活动安装在左导向装置(3)和右导向装置(4)之间并上下垂直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孝权陈炳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台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