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智文专利>正文

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8924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属于电器自动控制技术。它是在基盖的两个动作杆孔里连接两个动作杆,在动作杆下端连接动触点、动触片、静触点和静触片,通过双金属片受热反转推动被动断开片反转,被动断开片反转推动两个动作杆垂直向下平动,从而使两个动触片和两个静触片分离,达到断开电流的目的。它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构件简单,动作一致性好,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它包括基座(1)、动触片(2)、动触点(3)、静触点(4)、静触片(5)、长铆钉(6)、基盖(7)、封盖(8)、双金属片(9)、被动断开片(10)、短铆钉(11)、接线端子(12)及复位推动杆(13)、其特征是在基盖(1)的两个动作杆孔(7-1)里连接动作杆(15)。(*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
本技术是电加热器用的温控器,特别涉及一种带双动作杆的 突跳式双极温控器,属于电器自动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电加热器用的温控器使用普遍,特别对于大型的电加热器,国家 规定必须装配双极温控器,以保证电加热器的安全。但由于突跳式双 极温控器在使用时必须同时断开电源的火线和零线,因此要求温控器 的动作一致性要好,两极要同时断开,否则会由于电路的回路容易发 生安全用电事故。而市场上现有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都是采用一支动作杆来控制两极的(见图7),同时将动作杆与手动复位杆组合在一 起(见图9),这种结构难于进行精密的机械加工;所以在制造时, 只能依靠工人手工加工,这样不但效率低,而且不能保证配合尺寸的 精确性,五金件高低不同,有偏差,因而,推动时用力不匀。对温控 器产品的配合精度要求达到土0.05mm,否则就不能保证温控器两极 断开时的一致性;而在两组动、静部件中,各个零部件在加工时都有 一定的尺寸偏差,要保证配合精度达到土0.05mm是不可能的,只能 采用人工调试方法,这样就会出现接线端子松动、弹力小、工作性能 不稳定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双金属片30 受热反转推动被动断开片31反转,再通过动作杆34使两个动触点23与两个静触点24分开,从而达到断开电源的作用(如图8)。现有 的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差,产品工作性能不稳定等弱点, 本技术就是在这样一种
技术介绍
下进行研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 它是对己有技术的一种新的改进。它是在基盖的两个动作杆孔里连接 两个动作杆,在两个动作杆下端连接两组动触点、动触片、静触点和 静触片,通过双金属片受热反转推动被动断开片反转,被动断开片反 转同时推动两个动作杆垂直向下平动,使两个动触片和两个静触片分 离,从而达到断开电流的目的。本技术结构合理,性能稳定,部 件简单,动作一致性好,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专利技术人构思己有 技术采用动作杆和手动复位杆组合的十字杆结构,它的弱点多,机械 加工困难,专利技术人采用将动作杆和手动复位杆分开制造的办法从而解 决了上述问题。因此,本技术包括基座、动触点、动触片、静触 点、静触片、长铆钉、基盖、封盖、双金属片、被动断开片、短铆钉、 接线端子及复位推动杆,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在基盖的两个动作杆 孔里连接两支动作杆。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基盖为碟型,其上有5 个孔,中部为复位推动杆孔,两侧为定位孔和动作杆孔;基盖下部连 接基座,基座的中部有长方形凸台,在凸台上两侧有定位柱,中部有 复位推动杆孔,基盖的定位孔连接在定位柱上,复位推动杆穿过基盖 复位推动杆 L、连接在基座复位推动杆孔里;在凸台两侧短铆钉连接两组动触点、动触片及接线端子;两组长铆钉连接两组静触点、静触 片和接线端子;动作杆的末端连接在动触片上,在基盖中部重叠连接 被动断开片和双金属片;在基盖上部连接封盖。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 是圆柱形的动作杆采用陶瓷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造。它的第四个结构 特点是基座和基盖采用陶瓷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造。综上所述,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 使用两支独立的动作杆,每组动、静组件独立测量所用动作 杆的长度,生产效率高,能保证配合精度,保证温控器两极断开时的 一致性。2、 动作杆采用普通单极温控器一样的规格,是一根陶瓷圆柱体, 容易加工,可以保证精度,并且在高温下也不会变形。3、 基座、基盖可以用陶瓷或其它耐温材料来制造,选料广泛。4、 基座凸台上有两根定位杆,与基盖上的定位孔对应,保证基 盖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保证产品的性能。5、 手动复位推杆是一支简单的两级圆柱体,直接作用在断开被 动片上,它同样可以使用陶瓷或其它耐温材料来制造,制造容易。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 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在接通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在断开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零部件基座及部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零部件基盖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部件动作杆的主视图; 图6为附图5的俯视图7为己有的双极温控器在接通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8为已有的双极温控器在断开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9为已有的双极温控器的部件十字型复合动作杆的主视图。附图中1、基座,2、动触片,3、动触点,4、静触点,5、静触片,6、长铆钉,7、基盖,7-1、动作杆孔,7-2、定位孔,7-3、复位推动杆孔,8、封盖,9、双金属片,10、被动断开片,11、短铆钉,12、接线端子,13、复位推动杆,15、动作杆,16、凸台,17、定位杆,18、复位推动杆孔。在附图7至9中21、基座,22、动触片,23、动触点,24、静触点,25、静触片, 26、基盖座,27、基盖,28、封盖,30、双金属片,31、被动断开片, 32、铆钉,33、接线端子,34、十字型复合推动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制造本技术各个零部件,并进行了组装和测试,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的基座1中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凸 台16,在凸台16的两侧有两个圆柱体,即定位柱17,中部有复位推 动孔18,而基盖7中部有五个孔,中间孔是复位推动孔7-3,两侧垂 直有4个孔, 一侧为定位孔7-2,另一侧为动作杆孔7-l,这里的定位 孔7-2是与基座1上的定位杆17相对应的,当基盖7连接在基座1上时,可以固定基盖7,保证基盖7不会转动。而动作杆孔7-l中装 配动作杆15,它上端贴近被动断开片10,下端装置在动触片2上。 本技术的使用情况是这样的,将己经调试合格的本双极温控器装 配在电热水器上,通电后电热水器正常升温,当本双极温控器受热到 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9受热反转推动被动断开片10反转推动两个 推动杆15向下平动,从而分别推动动触片2,使动触点3与静触点4 分离,从而断开电路,达到停止升温的作用,这样起到对电加热器的 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包括基座(1)、动触片(2)、动触点(3)、静触点(4)、静触片(5)、长铆钉(6)、基盖(7)、封盖(8)、双金属片(9)、被动断开片(10)、短铆钉(11)、接线端子(12)及复位推动杆(13)、其特征是在基盖(1)的两个动作杆孔(7-1)里连接两支动作杆(1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 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盖(7)为碟型,其上有5个孔,中部为复位推动 杆孔(7-3),两侧为定位孔(7-2)和动作杆孔(7-1);基盖(7)下 部连接基座(1),基座(1)的中部有长方形凸台(16),在凸台上两 侧有定位柱(17),中部有复位推动杆孔(18),基盖(7)的定位孔(7-2)连接在定位柱(17)上,复位推动杆(13)穿过基盖复位推 动杆孔(7-3)、连接在基座复位推动杆孔(18)里;在凸台(16)两 侧短铆钉(11)连接两组动触片(2)、动触点(3)及接线端子(12), 两侧长铆钉(6)连接两组静触点(4)、静触片(5)和接线端子(12); 动作杆(15)的末端连接在动触片(2)上,在基盖(7)中部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动作杆的突跳式双极温控器,包括基座(1)、动触片(2)、动触点(3)、静触点(4)、静触片(5)、长铆钉(6)、基盖(7)、封盖(8)、双金属片(9)、被动断开片(10)、短铆钉(11)、接线端子(12)及复位推动杆(13)、其特征是在基盖(1)的两个动作杆孔(7-1)里连接两支动作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黎智文陈健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