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六梭圆织机。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塑料圆织机,所用的梭子运行轨道采用单斜面结 构,依靠梭子的四只滚轮沿上下门圈单斜面轨道运行,容易发生飞梭等故障,所用的凸轮 是鼓形大凸轮,鼓形大凸轮外周面设计有大坡度、高升程的凸台,工作时依靠其外圆周面 上的凸台壁面推动滑块在滑块导柱上作上下移动来达到编织经线开交所需要求,大凸轮 重量大,运动的惯性力大,凸台曲线坡度大、升程高,在编织折径350-750mm的塑料编织 袋的主机使用4只大梭子,32根综带,上下门圈直径大于1090mm,存在转速低,能耗高 的缺陷,为此,国内一些塑机专家和业内人士进行研究和创新,专利公开有公告号为CN 201485592U(—种节能型小凸轮塑料圆织机),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其所说的小凸轮上第 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实际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高效又能节省电耗的圆织机,特别是一 种沟槽式小凸轮小六梭圆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六梭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小凸轮、下 无边滚轮、摆臂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六梭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小凸轮、下无边滚轮、摆臂座、摆臂、铰链、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6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9只滚轮,梭体正面4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斜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4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斜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所述小凸轮的外圆周面上设计有单曲线沟槽,所述摆臂的一端上同轴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沟槽的一个槽壁滚动接触,第二滚轮和沟槽的另一个槽壁滚动接触,摆臂安装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昌,周传对,
申请(专利权)人:黄美昌,周传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