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316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炎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采用渗漉提取法得到主药,加入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用常规制药工艺制备成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质量稳定,环境污染小,适于大工业生产。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显著的消炎、消肿,该药物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后的炎症以及治疗烧伤、烫伤伤口的炎症效果尤其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炎症是指由感染或非感染多种致病因素,以直接及间接免疫机制方式损伤组织,造成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的病理现象。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微生物以及他们的代谢产物及其分泌的毒素所致的过敏反应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发炎。非感染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如高或低温度、放射线及紫外线和化学因素如强性酸碱及松节油、芥子气、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或病理条件下体内堆积的代谢物,如肾功能不全时尿毒素不能排除体外,将形成严重的致炎物质。非感染因素还包括机械因素如挤压、冲击、切割伤、烧伤、烫伤等。炎症是人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病理过程,见于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和任何组织如脑炎、肺炎、肝炎、肾炎、阑尾炎、皮肤炎等,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和损伤性疾病,如感冒、伤寒、麻风、梅毒、烧伤、冻伤等,虽然不带“炎”字,也属于炎症性疾病。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一种病理性防卫反应,也是最重要的保护性反应。临床实验资料表明,目前治疗炎症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是常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势必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是依据现代医学研究和中医药学理论,自行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药理实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在治疗体表的急性炎症疗效确切,抗炎效果明显,同时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自行研制了一种治疗炎症的纯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药物是由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及、白蔹、乳香、地榆、川椒、八角枫、蟾酥、蔗糖组成。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采用渗漉提取法得到主药,将主药中加入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用常规制药工艺制备成制剂。本专利技术药物质量稳定,环境污染小,适于大工业生产。药理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显著的消炎、消肿、镇痛作用,该药物在治疗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后的炎症以及治疗外伤伤口感染后的炎症和治疗烧伤、烫伤伤口的炎症效果尤其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环境污染小,适于大工业生产、不良反应小的治疗炎症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后的炎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消炎、消肿的炎症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伤口的炎症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炎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工艺制法制备方法一1.处方原料药重量配比为大黄10-80、黄连10-80、黄柏10-80、黄芩10-80、白及10-120、白蔹10-80、乳香5-40、地榆10-80、八角枫20-160、白矾2-16、蔗糖20-120;2.制备工艺(1)取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及、白蔹、乳香、地榆、八角枫九味药材,粉碎;取白矾研磨,将研磨过的白矾与粉碎后的九味药材一起装到密闭容器中,加入加入2-10倍量的25%-95%的乙醇溶液室温渗漉提取24-120小时,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过滤,得到浓缩液;(2)取蔗糖粉碎加入浓缩液中,室温下搅拌1-6小时,混合均匀,得到主药;(3)取主药,加入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用常规制药工艺制备成口服液、糖浆剂、合剂、混悬剂、溶胶剂、乳剂、喷雾剂、乳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搽剂、贴膏剂、膜剂、涂膜剂、酊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分散片、泡腾片、崩解片、冻干粉剂、洗剂、栓剂。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将乳香和白矾粉碎,和粉碎的蔗糖一起加入其它药材的渗漉提取浓缩液中,得到主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采用常规的浸渍法、回流提取法、加热连续回流提取法。本专利技术药物处方中的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及、白蔹、乳香、地榆、八角枫九味药材可以粉碎成最粗粉、粗粉、细粉。本专利技术药物处方中蔗糖可以粉碎成最细粉、极细粉。本专利技术药物处方中白矾研磨成中粉、细粉、最细粉。制备方法二1.处方原料药重量配比为大黄10-80、黄连10-80、黄柏10-80、黄芩10-80、白及10-120、白蔹10-80、乳香5-40、地榆10-60、川椒10-80、八角枫20-160、白矾2-16、蔗糖20-120、蟾酥0.05-0.6;2.制备工艺(1)取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及、白蔹、乳香、地榆、川椒、八角枫十味药材,粉碎;取白矾研磨,将研磨过的白矾与粉碎后的十味药材一起装到密闭容器中,加入加入2-10倍量的25%-95%的乙醇溶液室温渗漉提取24-120小时,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过滤,得到浓缩液;(2)取蔗糖、蟾酥粉碎一起加入浓缩液中,室温下搅拌1-6小时,混合均匀,得到主药;(3)取主药,加入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药用辅料,用常规制药工艺制备成口服液、糖浆剂、合剂、混悬剂、溶胶剂、乳剂、喷雾剂、乳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搽剂、贴膏剂、膜剂、涂膜剂、酊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分散片、泡腾片、崩解片、冻干粉剂、洗剂、栓剂。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将乳香和白矾粉碎,和粉碎的蔗糖、蟾酥一起加入其它药材的渗漉提取浓缩液中,得到主药。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采用常规的浸渍法、回流提取法、加热连续回流提取法。本专利技术药物处方中的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及、白蔹、乳香、地榆、川椒、八角枫十味药材可以粉碎成最粗粉、粗粉、细粉。本专利技术药物处方中蔗糖和蟾酥可以粉碎成最细粉、极细粉。本专利技术药物处方中白矾研磨成中粉、细粉、最细粉。二、药理实施例为了证实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实验研究人员对该药物进行了如下的药效学试验。试药与动物本专利技术药物组(按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制备,由北京和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药室提供);肿节风阳性对照组(市售品);新西兰家兔,体重约2.2-2.5kg;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1.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本专利技术药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肿节风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分别灌胃给药(ig)8g生药/k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后0.5小时,在小鼠左耳内外测涂巴豆油致炎剂(2%巴豆油,20%无水乙醇,5%蒸馏水,73%乙醚)0.1ml致炎,致炎后4小时用打孔器(孔径6mm)打下左、右耳片,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作为肿胀程度,结果见表1。表1 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由上表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更好的药理作用。2.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健康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肿节风阳性对照组、本专利技术药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饲养。阳性对照组和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别灌胃给药8g/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后30分钟,分别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只致炎,分别于致炎前和致炎后15、30、60、120、240分钟测大鼠右后足跖的周长,并计算肿胀率肿胀率=(致炎后足跖周长-致炎前足跖周长)/致炎前足跖周长×100%;结果见表2。表2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处方中含有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及、白蔹、乳香、八角枫、地榆九味中药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