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奇飞专利>正文

一种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2581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成本低、集收割及制造生物质燃料功能于一 体的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用于带动 所述联合装置行进的行走部(2)、用于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并切割下来的割 台部(3)、用于对所述联合装置进行各项操作控制的操控台(4)、用于将切 割下来的作物运送到脱粒流程的输送槽(5)、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进行脱 粒并将杂质分离的脱粒部(6),所述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脱粒后的杂质进行粉碎并压缩成型的生物质燃料成型部(8),所述生 物质燃料成型部(8)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可广泛应用于秸秆综合利用 领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是指采用稻壳、秸秆、甘蔗渣、木片、木屑、锯末、竹屑、 竹丝、动物粪便等有机农作物、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压、增密 成型的一种燃料,其有块状、球状、棒状等多种形状,其具有体积小、比重 大、耐燃烧、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生物质燃料中挥发份占绝大部分,其 在加热时会产生大量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热能。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亿吨左右,列世界之首, 其中,粮食作物秸秆占了总量的90.5%,主要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 秸秆、棉花秸秆等。但是大部分秸秆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每年收获 的秸秆除去用于造纸的2800万吨秸秆和作为饲料或饲料原料的2.13亿吨秸 秆,造肥还田及收集损失的1.089亿吨,可作为能源加以利用的秸秆总量为 3.761亿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在已经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收割机进行农作 物的收割。联合收割机是一种对谷物等农作物进行收割、输送、分离、清洗 和装袋等进行联合作业的收割机,其收割速度快, 一次收割过程即可完成数 项作业,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但是其收割后的副产品如稻壳、秸秆等仍无 法进行进一步处理,仍然需要人工将其运送出去进行其他处理。如将稻壳、 秸秆等进行制造生物质燃料,需要人工将原料运送至另外的加工场所,还需 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存储、运输成本均较高。目前,还没有集收割及制 造生物质燃料功能于一体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 成本低、集收割及制造生物质燃料功能于一体的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 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机架、用于带动所述 联合装置行进的行走部、用于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并切割下来的割台部、用 于对所述联合装置进行各项操作控制的操控台、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运送 到脱粒流程的输送槽、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进行脱粒并将杂质分离的脱粒 部,所述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脱粒后的杂质进行粉 碎并压縮成型的生物质燃料成型部,所述生物质燃料成型部设置于所述机架 上。所述割台部包括拨禾轮、分未器、切割器、割台搅龙,所述分禾器位于 所述联合装置的正前方,所述拨禾轮位于所述分禾器的上方,所述切割器位 于所述分禾器的后方,所述割台搅龙的末端与所述输送槽的进料端相接。所述脱粒部包括脱粒滚筒、凹板筛、振动筛、回收搅龙、出谷搅龙,所 述凹板筛位于所述脱粒滚筒的外围下方,所述振动筛位于所述凹板筛的正下 方,所述出谷搅龙位于所述振动筛的籽粒落粒处,所述回收搅龙位于所述凹 板筛的下方。所述生物质燃料成型部包括碎料机、输送机、碎料斗、螺旋挤压推进器、 成型模、加热器、挤压成型电机、减速器,所述碎料机的入料口位于所述脱 粒滚筒的尾部下料处,所述输送机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碎料机的出料口、所 述碎料斗的进料口,所述碎料斗的底部出料口接入所述螺旋挤压推进器的进 料口,所述成型模接于所述螺旋挤压推进器的出料口,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 螺旋挤压推进器的出料口处,所述挤压成型电机依次连接所述减速器及所述 螺旋挤压推进器的主轴。所述输送机为螺旋式输送机。所述行走部为履带式或轮式行走装置。所述输送槽为皮带滚筒式输送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用于将脱粒后的杂质进 行粉碎并压縮成型的生物质燃料成型部,所述生物质燃料成型部设置于所述 机架上,作物收割后的副产品如稻壳、秸秆等可直接输送到生物质燃料成型 部,通过破碎、挤压成型直接制得生物质燃料,避免了人工将其运送到场所 进行处理的麻烦,节省了运输成本,同时不需要额外的储存废料的场地,节 省了存储空间,而且在收割的同时直接制得生物质燃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使作物收割及废物利用同时进行,对农作物的综合利用度大大提高,故 本技术综合成本低、集收割及制造生物质燃料功能于一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生物质燃料成型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l、用于带动所述联合装置行进 的行走部2、用于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并切割下来的割台部3、用于对所述联 合装置进行各项操作控制的操控台4、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运送到脱粒流 程的输送槽5、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进行脱粒并将杂质分离的脱粒部6、用 于将脱粒后的杂质进行粉碎并压縮成型的生物质燃料成型部8,所述生物质 燃料成型部8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行走部2为履带式行走装置,当然 也可以为轮式行走装置,所述输送槽5为皮带滚筒式输送装置。所述割台部3包括拨禾轮30、分未器31、切割器32、割台搅龙33,所述分禾器31位于所述联合装置的正前方,所述拨禾轮30位于所述分禾器31 的上方,所述切割器32位于所述分禾器31的后方,所述割台搅龙33的末端 与所述输送槽5的进料端相接。所述脱粒部6包括脱粒滚筒61、凹板筛62、振动筛63、回收搅龙64、 出谷搅龙65,所述凹板筛62位于所述脱粒滚筒61的外围下方,所述振动筛 63位于所述凹板筛62的正下方,所述出谷搅龙65位于所述振动筛63的籽 粒落粒处,所述回收搅龙64位于所述凹板筛62的下方。所述生物质燃料成型部8包括碎料机81、输送机82、碎料斗83、螺旋 挤压推进器84、成型模85、加热器86、挤压成型电机87、减速器88,所述 碎料机81的入料口位于所述脱粒滚筒61的尾部下料处,所述输送机82的两 端分别位于所述碎料机81的出料口、所述碎料斗83的进料口,所述碎料斗 83的底部出料口接入所述螺旋挤压推进器84的进料口,所述成型模85接于 所述螺旋挤压推进器84的出料口,所述加热器86位于所述螺旋挤压推进器 84的出料口处,所述挤压成型电机87依次连接所述减速器88及所述螺旋挤 压推进器84的主轴,所述输送机82为螺旋式输送机。生物质通过压縮成型, 一般不使用添加剂,此时木质素充当了黏合剂,因此本技术可一次压縮 成型。本技术将已经粉碎的生物质通过所述螺旋挤压推进器84连续不断 推向所述成型模85,挤压成型。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所以成型燃料 的质量比较均匀,外表面再挤压过程中发生炭化,容易点燃。以上所述生物 质燃料成型部8为螺旋挤压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活塞冲压式或环模滚压成型 方式。.当本技术在田间作业时,所述分禾器31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所述 拨未轮30把进入左、右分禾器间的作物拔向所述切割器32,割刀切断作物 茎杆,被割下的作物在自重、所述联合装置前进速度和所述拨禾轮30的配合 作用下,倒向割台,通过所述割台搅龙33的螺旋叶片将作物送到割台左侧所 述输送槽5的进料端,由所述割台搅龙33的伸縮杆将作物拔入所述输送槽5的进料端口,经输送平皮带耙齿的作用,作物进入所述脱粒滚筒61,在钉齿 和滚筒盖、导草板配合作用下作圆周和轴向运动,从所述脱粒滚筒61左端移 向滚筒右端,作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钉齿的多次打击、梳刷,在所述凹板筛62上反复揉搓而脱粒,谷粒通过所述凹板筛62的孔落下,掉在所述振动筛 63的筛面上,经风扇气流风选穿过筛孔,落入所述出谷搅龙65,再经所述出 谷搅龙65的旋转将籽粒送入粮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包括机架(1)、用于带动所述联合装置行进的行走部(2)、用于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并切割下来的割台部(3)、用于对所述联合装置进行各项操作控制的操控台(4)、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运送到脱粒流程的输送槽(5)、用于将切割下来的作物进行脱粒并将杂质分离的脱粒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及生物质燃料制造联合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脱粒后的杂质进行粉碎并压缩成型的生物质燃料成型部(8),所述生物质燃料成型部(8)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奇飞聂民
申请(专利权)人:杨奇飞聂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