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777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方法(1)取熊胆、蟾酥、牛黄分别研成细粉;(2)取麝香加步骤(1)中已研成的牛黄粉共研成细粉;(3)取步骤(1)所研成的熊胆粉、牛黄及步骤(2)研成的麝香混匀后,混合物先与蟾酥混匀,混匀后再与水牛角浓缩粉再次混匀;(4)取人参、珍珠、猪胆膏,粉碎成细粉,再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混匀,过筛;(5)取冰片加乙醇溶解,得冰片乙醇溶液;(6)将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91-1∶9)适量与上述药粉混合,水浴加热熔融,搅拌混匀,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冰片乙醇溶液,搅拌混匀,保温,冷却,滴制成丸;(7)用滤纸吸去上述滴丸表面的冷却剂,置硅胶干燥器内干燥,包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为滴丸剂,不仅溶出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具有速效、高效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同时还涉及一种该中药滴丸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国家卫生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一种上升趋势,并且已成为第一位的死因。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料清楚地表明1991年到1999年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加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10-15年,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压力的加大,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长,患病年龄趋于年轻。2000年,在中国城市住院心脏病人中,冠心病占58%,死亡率占总心脏病死亡率的25%。如不加以控制,未来30年冠心病人数将增长4倍。冠心病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慢性病。可见冠心病在国内外居民健康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制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成为药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常用的主要是化学药,主要有硝酸酯制剂,如硝酸甘油、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调整血酯药物如烟酸和他汀类、溶血栓药物如尿激酶等。除此之外也有少数的中药应用于临床,这些中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如复方丹参滴丸、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等最为常用。这些中药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及其引起的心绞痛方面起了作用,但生产成本较高。且现有的药物大多为口服药,药物稳定性不太高,且易水解、挥发和氧化。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研制开发更有效的预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包括以下制备方法(1)取重量份分别为1-3份的熊胆、15-18份的蟾酥、3-7份的牛黄分别研成细粉;(2)取重量份为1-3份麝香加步骤(1)中已研成的牛黄粉共研成细粉;(3)取步骤(1)所研成的熊胆粉、牛黄及步骤(2)研成的麝香混匀后,混合物先与重量份为15-18份的蟾酥混匀,混匀后再与重量份为15-18份的水牛角浓缩粉再次混匀;(4)取重量份为65-70份的人参、30-36份的珍珠、10-20份的猪胆膏,粉碎成细粉,再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混匀,过筛;(5)取冰片加乙醇溶解,得冰片乙醇溶液;(6)将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91-1∶9)适量与上述药粉混合,水浴加热熔融,搅拌混匀,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冰片乙醇溶液,搅拌混匀,在50-100℃下保温,用二甲硅油作冷却剂(5-25℃),滴距为1-10cm,滴速为20-70滴/分钟,用直径为1-10mm的滴头滴制成丸;(7)用滤纸吸去上述滴丸表面的冷却剂,置硅胶干燥器内干燥,包装,即得。步骤(5)中的乙醇浓度为0.05g/ml~1.0g/ml。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在于采用了一种该中药滴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重量份分别为1-3份的熊胆、15-18份的蟾酥、3-7份的牛黄分别研成细粉;(2)、取重量份为1-3份麝香加步骤(1)中已研成的牛黄粉共研成细粉;(3)、取步骤(1)所研成的熊胆粉、牛黄及步骤(2)研成的麝香混匀后,混合物先与重量份为15-18份的蟾酥混匀,混匀后再与重量份为15-18份的水牛角浓缩粉再次混匀;(4)、取重量份为65-70份的人参、30-36份的珍珠、10-20份的猪胆膏,粉碎成细粉,再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混匀,过筛;(5)、取冰片加乙醇溶解,得冰片乙醇溶液;(6)、将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91-1∶9)适量与上述药粉混合,水浴加热熔融,搅拌混匀,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冰片乙醇溶液,搅拌混匀,在50-100℃下保温,用二甲硅油作冷却剂(5-25℃),滴距为1-10cm,滴速为20-70滴/分钟,用直径为1-10mm的滴头滴制成丸;(7)、用滤纸吸去上述滴丸表面的冷却剂,置硅胶干燥器内干燥;(8)、包装,即得。步骤(5)中的乙醇浓度为0.05g/ml~1.0g/ml。本专利技术的各组分中熊胆,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抑菌、解痉、镇咳、抗惊厥、利胆溶石、降血酯、降血压、呼吸兴奋及心脏抑制等多种药理活性,药理研究表明(1)熊胆能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调节心律失常作用,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和心律失常(2)熊胆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解痉作用,可缓解心绞痛;(3)降血酯、降血糖作用,能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粘附率、抑制血栓形成;用于高酯血症、血栓病、糖尿病。蟾酥,甘、辛、温,具有解毒消肿,辟秽开窍功能;药理研究表明,(1)蟾酥毒素蟾毒配基对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洋地黄配糖体,但无蓄积作用,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中枢或末稍,加强离体蛙心的收缩,但大剂量能使心脏停止;(2)对麻醉的家免具有升血压的作用。冰片,辛、苦、微寒,具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显著的扩张冠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麝香,味辛,性温,善通关窍,辟秽安惊,解毒甚妙。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珍珠,甘、咸,寒,入肝、心经,具有镇心定神,清肝除病,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功效。牛黄,苦、甘、凉,具有清心开窍,化痰镇惊,清热解毒的作用,牛黄及胆酸钙对自发性及肾性高血压大鼠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有兴奋作用。猪胆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水牛角浓缩粉,寒、苦,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能,主治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本专利技术的诸药合用,具有强心益气,芳香开窍,的功能,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胸痹心痛,胸闷气短和心悸等症。本专利技术的中药为滴丸剂,不仅溶出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具有速效、高效的作用;而且采用滴丸剂型制成的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挥发和氧化,本专利技术中的冰片、麝香等药材中含有挥发性成分适于制成滴丸。同时,由于在液态下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无粉尘污染、生产周期短,不受晶型影响,易于保证药品的质量,是一种先进的剂型。本品用量较小,每次服用量少,成本较低。疗效判断标准一、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的病例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滴丸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方法(1)取重量份分别为1-3份的熊胆、15-18份的蟾酥、3-7份的牛黄分别研成细粉;(2)取重量份为1-3份麝香加步骤(1)中已研成的牛黄粉共研成细粉;(3)取步骤(1)所研成的熊胆粉、牛黄及步骤(2)研成的麝香混匀后,混合物先与重量份为15-18份的蟾酥混匀,混匀后再与重量份为15-18份的水牛角浓缩粉再次混匀;(4)取重量份为65-70份的人参、30-36份的珍珠、10-20份的猪胆膏,粉碎成细粉,再与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混匀,过筛;(5)取冰片加乙醇溶解,得冰片乙醇溶液;(6)将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0(91-1∶9)适量与上述药粉混合,水浴加热熔融,搅拌混匀,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冰片乙醇溶液,搅拌混匀,在50-100℃下保温,用二甲硅油作冷却剂(5-25℃),滴距为1-10cm,滴速为20-70滴/分钟,用直径为1-10mm的滴头滴制成丸;(7)用滤纸吸去上述滴丸表面的冷却剂,置硅胶干燥器内干燥,包装,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军杨永芳王庆鹏焦新华骆献丽魏巧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帅克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