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7503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包括池体(10),在池体(10)中沿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分隔墙(11)和配水墙(4),将池体(10)分为混合区(1)、稳流配水区(2)和沉淀区(5),混合区(1)与稳流配水区(2)在底部相通,出水从沉淀区(5)的末端排出,在沉淀区(5)的底部设有排泥管(8),在池体(10)的外侧设有排泥沟(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处理污水效果稳定,能大幅节约工程投资并能够拓展曝气生物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巿污水处理中用到的多功能池,尤其涉及 一种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多功能池。
技术介绍
当前,针对城巿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提高到执行GB18918-2002 一级A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级A标准与一级B标准、二级标准 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加强了对TN (总氮)、NH厂N (氨氮)、TP (总磷)、 BOD5 (五曰生化需氧量)SS (悬浮物)、粪大肠菌群等污染物指标的 去除。目前,城巿污水处理厂普遍釆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来去除TN、 NH3-N、 B0D5等污染物,而且去除的效果较好,业已得到业内人士的普 遍认可。该工艺主要由反硝化滤池加硝化滤池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组 成,但曝气生物滤池由于水流、气流对滤料表面生物膜的切割使其脱 落,并随出水流出,直接导致悬浮物不能稳定达标,而现有的在曝气 生物滤池后接的接触消毒池也只能依靠投加消毒药剂降低水中的粪 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同时,若在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后再设砂滤或其他过滤设施,导致建造费用高、运3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 水的综合处理池,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并能拓展曝气生物滤池在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包括池体,在池体中 沿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分隔墙和配水墙,将池体分为混合区、稳 流配水区和沉淀区,混合区与稳流配水区在底部相通,出水从沉淀区 的末端排出,在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排泥管,在池体的外侧设有排泥沟。在沉淀区的末端设有集水渠道,出水经集水渠道排出。在稳流配水区中设有消能堰。在静态沉淀区的中部设有导流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本技术通过在池体 中设置分隔墙和配水墙,将池体的工作区域分为三部分,即混合区、 稳流配水区和沉淀区,在使用过程中,将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引人本 技术的混合区中,在混合区内投加消毒药剂,使消毒药剂与滤池 出水完全混合,从而将后续的稳流配水区和沉淀区变成接触消毒池, 使药剂与水有足够的接触时间,从而去除其中的粪大肠菌群;同时, 由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中夹带的悬浮物多是受水流、气流切割脱落的生物膜,具有结构致密、比重大的特点,在重力作用下,其会在本实 用新型的沉淀区内沉淀很快,沉淀区上层清水由设于沉淀区末端的集 水渠道收集排出,因此,本技术同时具备消毒、沉淀两种功能。 2、本技术处理污水效果稳定。在本技术中,在稳流配 水区中设有消能堰,这样混合区的出水进入稳流配水区后,由于消能 堰的阻挡作用,消除其多余的能量,使其流态趋于平稳,在稳流区纵 断面上以推流形式前进,通过配水墙均匀、平稳的进入沉淀区,沉淀 区内导流墙的设置,大幅度的降低了来水的雷诺数,使其尽可能的趋 于层流状态,为其中的悬浮物创造了良好的沉淀环境,同时,本实用 新型的出水通过集水渠道排出,由于在沉淀区的末端设有出水堰,在 排水的同时不会在沉淀区产生水流的紊动,保证了沉淀区的工作稳定 性,从而使得本技术处理污水效果稳定。3、 本技术能拓展曝气生物滤池在城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工程中的应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城巿污水处理厂应用比较广泛, 但从高程设计考虑,反硝化滤池和硝化滤池本身水头损失较大,其后 不宜设同样水头损失较大的砂滤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曝气生物滤 池在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而本技术针对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悬 浮物的特性,实现了对污水的高效稳定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曝 气生物滤池在城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4、 本技术能节约工程投资。由于本技术综合了消毒与 沉淀的两种功能,相对于增设砂滤或压力式过滤装置而言,在保证同 样的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大幅度的节约了工程投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的结构 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的平面 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 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包 括池体10,在池体10中沿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分隔墙11和配 水墙4,将池体10分为混合区1、稳流配水区2和沉淀区5,混合区 1与稳流配水区2在底部相通,在沉淀区5的末端设有集水渠道7, 在沉淀区5的底部设有排泥管8,在池体10的外侧设有排泥沟9, 在稳流配水区2中设有消能堰3,在沉淀区5的中部设有导流墙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墙2是配水花墙或者其他能产生均匀配 水功能的器件,工作原理是在一块墙体或挡板上均匀开通孔,保证水 流能均匀分配;同时,通过在沉淀区的末端设置堰口 12,使得本实 用新型的出水经集水渠道排出,由沉淀区的末端设有出水堰,在排水 的同时不会在沉淀区产生水流的紊动,进一步保证了沉淀区的工作稳 定性,从而使得本技术处理污水效果稳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出水首 先进入混合区l,同时消毒药剂通过加药管道投加进入混合区,来水 与药剂在混合区内充分混合后进入稳流配水区2,通过设于稳流配水 区2内的消能堰3消能后,来水在稳流区内以平稳的推流形式前进,并通过配水墙4均匀的进入沉淀区5,在重力作用下,水中夹带的结 构致密的脱落生物膜逐渐下沉至池底,上层清水通过设于沉淀区5末 端的集水渠道7收集并排出,累积在池底的悬浮物通过排泥管8定期 排出至排泥沟9,从而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悬浮物得到去除;同 时,消毒药剂在混合区内已与来水完全混合,后续的稳流配水区和沉 淀区为消毒药剂提供了与粪大肠菌群充分接触并将其杀灭的环境,使 粪大肠菌群得到去除。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包括池体(10),其特征在于在池体(10)中沿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分隔墙(11)和配水墙(4),将池体(10)分为混合区(1)、稳流配水区(2)和沉淀区(5),混合区(1)与稳流配水区(2)在底部相通,出水从沉淀区(5)的末端排出,在沉淀区(5)的底部设有排泥管(8),在池体(10)的外侧设有排泥沟(9)。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沉淀区(5)的末端设有集水渠道(7),出水经集水渠道(7)排出。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稳流配水区(2)中设有消能堰(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在沉淀区(5)的中部设有导流墙(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包括池体(10),在池体(10)中沿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分隔墙(11)和配水墙(4),将池体(10)分为混合区(1)、稳流配水区(2)和沉淀区(5),混合区(1)与稳流配水区(2)在底部相通,出水从沉淀区(5)的末端排出,在沉淀区(5)的底部设有排泥管(8),在池体(10)的外侧设有排泥沟(9)。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处理污水效果稳定,能大幅节约工程投资并能够拓展曝气生物滤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综合处理池,包括池体(10),其特征在于:在池体(10)中沿进水至出水方向依次设有分隔墙(11)和配水墙(4),将池体(10)分为混合区(1)、稳流配水区(2)和沉淀区(5),混合区(1)与稳流配水区(2)在底部相通,出水从沉淀区(5)的末端排出,在沉淀区(5)的底部设有排泥管(8),在池体(10)的外侧设有排泥沟(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露程寒飞裴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