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6760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盖体及本体,所述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包括:连接盖体的一活动板、安装于本体的一固定座及枢接于活动板与固定座的一连杆组,固定座设有滑槽及成型于滑槽内的定位部,连杆组具有滑接于滑槽内的滑块及多个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块在滑槽内滑行时,连杆组带动活动板相对于固定座移动抬升而掀起盖体,滑块与定位部之间的相互嵌合能够使盖体相对于本体保持在一掀起角度;使用者仅需推动盖体,通过滑块与连杆的牵引连动就可使盖体掀起并固定在一掀起位置,操作上相当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掀盖模块,尤指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开发出许多可携式电子装置;举例来说,如 移动电话一类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已是一种相当普及的日常生活用品,通过移动电话,人们 可随时随地能进行实时通讯。由于移动电话已进入成熟期,其机械结构种类繁多,大致上可归类为一体式、滑盖 式、掀盖式及滑掀盖式等类型,其中滑掀盖式的移动电话由于其兼具滑盖式与掀盖式的特 点,故受一般大众所欢迎。目前的滑盖式移动电话,由于盖体相对于本体滑行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动,所以 已知有利用连杆机构来带动盖体相对于本体滑动的设计;但在滑掀盖式的移动电话中,盖 体必须相对于本体滑行及掀起,因而牵涉到二个不同平面上的动作,也就是滑行加上枢转, 其设计困难度较高,所以现有技术中大多利用扭力弹簧来完成枢转动作以达到掀盖效果, 或者利用凸轮来带动盖体掀起。然而,扭力弹簧的缺点在于必须适当决定其扭力,弹簧的扭力太小则无法将盖体 掀起,而弹簧的扭力过大又会让使用者在将盖体重新盖回本体上时感到吃力,而且扭力弹 簧也有弹性疲乏的问题;至于凸轮的设计,在长期频繁的掀盖动作之下,凸轮很容易磨损且 其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 块,其利用连杆而达成盖体的滑行与掀起,不仅操作上相当方便,并能够使盖体确实定位在 一掀起位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 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盖体及一本体,所述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包括一活动板,其连接于盖体;一固定座,其安装于本体,所述固定座设有一滑槽及成型于滑槽内的一定位部; 以及一连杆组,其枢接于活动板及固定座并带动活动板相对于固定座移动而掀起盖 体,所述连杆组具有滑接于滑槽内的一滑块,滑块与定位部之间的相互嵌合能够使盖体相 对于本体保持在一掀起角度。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杆组还包含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活动板具有第一枢 接端及第二枢接端,第一枢接端枢接于第一连杆的一端,且第二枢接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的一端。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杆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还包含一枢轴,枢 轴设有一枢孔,滑块开设有供枢轴穿过的一穿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通孔,一枢销穿 过枢孔及第一连杆的通孔枢接于枢轴及第一连杆,滑块相对于第一连杆而在滑槽内绕着枢 轴旋转。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杆组还包含一枢接座,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通孔, 枢接座设有供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嵌入的一剖槽及横贯通过剖槽的一轴孔,一插销穿过轴孔 及第二连杆的通孔枢接于第二连杆与枢接座。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枢接座的一侧凸伸成型有一凸耳,凸耳固接至定位部,枢 接座固接于固定座,第二连杆绕着插销相对于固定座枢接。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槽具有一呈N字型的弯折段,定位部位于滑槽内邻近 弯折段的一端,定位部包含位于邻近枢接座的第一定位凸块及远离枢接座的第二定位凸 块,二定位凸块分别设置于弯折段的二侧。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块具有与第一定位凸块相互嵌合的第一定位缺槽及与 第二定位凸块相互嵌合的第二定位缺槽。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弯折段与滑块的滑行方向之间具有一侧向偏移。所述固定座在滑槽的二侧装设有二盖板,二盖板彼此相隔有供第一连杆与第二连 杆往复移动并阻止滑块脱离滑槽的一空隙。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盖体连接至活动板,本体设有固定座,而在活动板与固定座之 间枢接有连杆组,所以利用连杆组中的滑块与连杆的连动设计,使用者只要轻推盖体,就能 使滑块在固定座的滑槽内滑行,然后盖体受到连杆的牵引抬升而相对于本体掀起;换句话 说,使用者只需要推动盖体滑行,盖体就会自然地受到连杆组的牵引而掀起,所以使用者操 作起来相当方便;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并未使用任何扭力弹簧或凸轮,所以能够避 免现有技术中因为扭力弹簧或凸轮所产生的问题;此外,由于本技术的滑槽内设有定 位部,且滑块与该定位部之间的相互嵌合能够使盖体相对于本体保持在一掀起角度,所以 本技术的连杆掀盖模块不仅能顺利掀盖,而且还可以将盖体稳固地保持在一掀起角 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活动板与连杆组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杆掀盖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杆掀盖模块的组合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杆掀盖模块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杆掀盖模块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组合透视图,其中 盖体尚未掀起;图6为图5的侧视剖面图;图7至图10显示的是本技术的连杆掀盖模块中的滑块在滑槽内滑行的阶段 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连杆掀盖模块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侧视剖面图,其中盖体已经掀起;图12为图11的立体透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连杆掀盖模块-1 ;活动板-10 ;可携式电子装置-100 ;第一枢接端-11 ;盖体_110 ; 枢销-111 ;第二枢接端-12 ;本体-120 ;枢销-121 ;狭缝-13 ;固定座-20 ;滑槽-21 ;弯折段-211 ;定位部_22 ;第一定位凸块_221 ;第二定位凸 块-222 ;盖板-23 ;盖板-24 ;连杆组-30 ;滑块-31 ;穿孔-311 ;第一定位缺槽_312 ;第二定位缺槽_313 ;第 一连杆-32 ;通孔-322 ;第二连杆-33 ;通孔-332 ;枢接座-34 ;剖槽-341 ;轴孔-342 ;插 销-343 ;凸耳-344 ;枢轴-35 ;枢孔-351 ;枢销-352 ;C型扣环-353 ;空隙-G。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如下,然而附 图与详细说明仅作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 1(以下简称为连杆掀盖模块1),如图5所示,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一盖体110及 一本体120,连杆掀盖模块1包括一活动板10、一固定座20及一连杆组30,其中连杆组30 枢接于活动板10与固定座20,且连杆组30包含一滑块31、一第一连杆32、一第二连杆33 及一枢接座;34。从图5可以看出,活动板10连接至盖体110且可以带动盖体110随着活动板10 一起移动;活动板10的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枢接端11及第二枢接端12,其中第一枢接端11 枢接连杆组30的第一连杆32,而第二枢接端12则枢接连杆组30的第二连杆33,活动板10 的纵向轴线(即连接第一枢接端11与第二枢接端12的轴线)设有一狭缝13,用以供第一 连杆32及第二连杆33移动时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不会与活动板10产生相互干涉。如图5所示,固定座20安装于本体120,活动板10及连杆组30设置于固定座20 上方;如图2所示,固定座20设有一滑槽21及成型于滑槽21内的一定位部22 ;从图2、图 7、图8、图9和图10可以看出,滑槽21并非呈一直线,而是具有一弯折段211且大致呈N字 型;定位部22位于滑槽21的一端(即,滑块31滑行于滑槽21内的终点处),定位部22包 含位于邻近枢接座34的第一定位凸块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盖体及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杆掀盖模块包括:一活动板,其连接于盖体;一固定座,其安装于本体,所述固定座设有一滑槽及成型于滑槽内的一定位部;以及一连杆组,其枢接于活动板及固定座并带动活动板相对于固定座移动而掀起盖体,所述连杆组具有滑接于滑槽内的一滑块,滑块与定位部之间的相互嵌合能够使盖体相对于本体保持一掀起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英坤简柏元张振翔
申请(专利权)人: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