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丝网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200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色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承印件固定装置、定位装置、两台印刷机头,两台印刷机头之间设有中间干燥装置、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和最后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印刷机头包括机头架、底板、基础板、滑座、刮墨刀、回墨刀,基础板通过气缸和机头架相连,滑座和无杆气缸相连,且安装在基础板上,刮墨刀和回墨刀均安装在滑座上,并由两个气缸分别控制其上下;承印件固定装置包括真空吸附板和盖板,其安装于金属传输带下面;传送装置包括金属传输带、驱动辊、从动辊、传动销、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金属传输带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从动辊固定在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印刷精度高且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多色丝网印刷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可用于纸张、玻璃、塑料、线路板等多色丝网印刷,具体涉及一种多色 丝网印刷机。技术背景专利号是002052 . 6中公开了一种“轨道式多色丝网印刷机”,其虽然定位精度 好,但它仅用于软质材料印制的印刷机,不能应用于硬质的、形状不一的承印件,因此其应 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印刷精度高且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多色丝网印刷机。本 技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承印件固定装置、定位装置、两台印刷机头,两台印刷机头 之间设有中间干燥装置、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和最后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印刷机头包括机头 架、底板、基础板、滑座、刮墨刀、回墨刀,基础板通过气缸和机头架相连,滑座和无杆气缸相 连,且安装在基础板上,刮墨刀和回墨刀均安装在滑座上,并由两个气缸分别控制其上下; 承印件固定装置包括真空吸附板和盖板,其安装于金属传输带下面;传送装置包括金属传 输带、驱动辊、从动辊、传动销、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金属传输带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 从动辊固定在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上。所述的真空吸附板上面和底面铣了若干列长槽,上面长槽和底面长槽之间设有若 干垂直小孔相通,盖板上相应装有若干个管接头,管接头的一端和真空吸附板底面长槽相 通,管接头的另一端通过气管和装在真空室上的节流阀相通,在金属传输带上冲有若干个 小孔,小孔和金属传输带下面的真空吸附板内真空相通。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动机、刹车离合装置、精密分度减速器、胀紧联 接套和驱动轴,电动机通过刹车离合装置和刚性联轴节驱动精密分度减速器转动,精密分 度减速器通过胀紧联接套带动驱动辊旋转。本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传输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跳动和左右位移,保证了传输 带的直线运动度;又由于金属传输带的刚性好,不易变形,驱动辊或/和从动辊上的齿与传 输带的齿孔啮合,保证无滑动,这样金属传输带的位移精度就仅受限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精 度,只要选用高精度的驱动装置,即可实现高精度的印刷,且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多色丝网印 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相对位置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风装置的示意性剖示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印刷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印刷机架的剖示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中间干燥装置的剖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架1上排列 有承印件8、定位装置91、两台印刷机头3,置于两台印刷机头之间的中间干燥装置4、驱动 装置2、传送装置5和最后干燥装置6。图2所示,定位装置91包括有定位气缸、导柱、定位销等,定位装置是根据承印件 尺寸确定其具体位置,当金属传输带停止运动时,定位销下落,其下端面接触金属传输带, 同时断开该部件上真空吸附板的真空,使送来承印件顺利定位、定位完毕后,接通真空,承 印件就吸附在金属传输带上。图3所示,传送装置5包括金属传输带51、驱动辊52、从动辊53、传动销54、金属 传输带张紧装置56和承印件固定装置7 (与钢带51相配合产生负压,详见图4),金属传输 带51用厚为0. 31毫米不锈钢薄钢板制成,做成封闭环形,金属传输带绕在驱动辊52和从 动辊53上;从动辊53固定在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56上,用于张紧金属传输带,传动销M 与金属传输带51上的销孔相结合。通过驱动辊上传动销M拔动金属传输带运动。驱动轮 上的传动销以及金属带上的销孔可以是一排、二排或多排。图4所示,承印件固定装置7采用吸风装置,它的固定方式为真空吸附,但它与普 通的真空吸附台并不相同,它是由具有相对运动钢带和承压板共同组成(而一般真空吸附 由固定组件组成),它直接在钢带51上产生负压,并且不必来回往复运动。它包括真空吸附 板71和盖板72,其安装于金属传输带51下面,与金属传输带51相结合,使金属传输带51 上产生负压。真空吸附板71上面和底面铣了若干列长槽78,上面长槽78和底面长槽78之 间有若干垂直小孔79相通,盖板上相应装有若干个管接头73和真空吸附板底面长槽78相 通,管接头73另一端通过气管74和装在真空室上的节流阀75相通,调节节流阀75可以控 制真空吸附力大小或关闭某一个真空通道。在金属传输带上冲有很多小孔57,小孔57和金 属传输带51下面的真空吸附板71内真空相通,当真空泵76工作时,真空使承印件牢牢吸 附在金属传输带51上,在金属传输带移动过程中,亦是这样。图5所示,印刷机头3包括机头架31、底板33、基础板32、滑座36、刮墨刀37、回墨 刀38。基础板32通过气缸和机头架31相连,在气缸活塞作用下,基础板可在机头架上下滑 动,滑座36和无杆气缸34相连,且安装在基础板32上。滑座36在基础板32上水平滑动, 刮墨刀37和回墨刀38安装在滑座36上,并由两个气缸分别控制其上下,网框安装在两端 的网框架中,网框架安装在弯臂,弯臂也固定在基础板上,并可上下调节。印刷时首先基础 板下降,网版降到最低点,与此同时刮墨刀下降,回墨刀上升,接着滑座从左至右完成印刷 行程,最后是刮墨刀上升,回墨刀下降,同时滑座从右至左回到原来位置,网版也同时上升 到原始位置。图6所示,印刷机架1由矩形钢管焊成封闭机架1,机架上面两侧安装有限位导轨, 该限位导轨包括两排导轨13和压板12,金属传输带两侧由导轨控制,使金属传输带左右摆动不超过0. 02毫米,两排压板位于金属传输带两侧,用于防止金属传输带上下跳动;即保 证了金属带的直线运动一致性。图中71为真空吸附板。图7所示,驱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 的电动机21、刹车离合装置22、精密分度减速器23、胀紧联接套M和驱动轴25等。电动机 21通过刹车离合装置22和刚性联轴节驱动精密分度减速器23转动,精密分度减速器23通 过胀紧联接套M带动驱动辊52旋转。精密分度减速器23主动轴转过330°,其从动轴转 一圈带动驱动辊52转一圈使金属传输带51移动一个步距,在其主动轴继续旋转,从动轴不 转,当其主动轴转过330 °后,通过电子控制系统使刹车离合装置22脱开电动机21运动,同 时使精密分度减速器23和传送装置5刹车,金属传输带51运动停止,进行第1色印刷工艺 过程。当印刷工艺过程完成后,电子控制系统使刹车离合装置22松开刹车,接合精密分度 减速器23,又开始运动,带动金属传输带51移动至第二台印刷机头处,承印件在移动过程 中完成烘干工艺过程(油墨固化),此时精密分度减速器23主动轴转过330°,金属传输带 停止运动,进行第2色的印刷工艺过程。为保证移动传动中的每个步距的精度,驱动装置可 由高精度的间隙分度机构和伺服电机构成,这些精度运动机构所产生的旋转角度是金属传 输带运动来源,为使金属传输带具有同样高精度的线性位移。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上安装 有等角度分布的传动销,保证了金属带运动步距的高精度。送承印件部件8包括气动送承 印件机构、自动补偿高度装承印件台和承印件分离机构。送承印件部件把承印件送到从动 辊附近的金属传输带上。 在印刷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安装有两套中间干燥装置,每套中间干燥装置包括抽 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色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承印件固定装置、定位装置、两台印刷机头,两台印刷机头之间设有中间干燥装置、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和最后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印刷机头包括机头架、底板、基础板、滑座、刮墨刀、回墨刀,基础板通过气缸和机头架相连,滑座和无杆气缸相连,且安装在基础板上,刮墨刀和回墨刀均安装在滑座上,并由两个气缸分别控制其上下;承印件固定装置包括真空吸附板和盖板,其安装于金属传输带下面;传送装置包括金属传输带、驱动辊、从动辊、传动销、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金属传输带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从动辊固定在金属传输带张紧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翊侯卫常军民张瑾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亚华制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